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
摘 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教育。越来越多的职校将技能大赛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徑。以赛促教,以竞赛、技能为课堂导向,以竞赛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根据学院多年来举办、参加技能大赛的经验,论述了技能大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介绍了笔者所在的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及竞赛的导向作用,希望能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技能大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赛促教;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1 技能大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为高职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由于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的问题。入学门槛分越来越低,学生基础薄弱,在理论学习方面接收能力较差,但在动手操作方面只要正确引导,便能取得一定的成绩[1]。因此,可以通过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的技能得以施展,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亮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终被企业发现,把这些低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技能大赛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
要举办、参加技能大赛在师资水平和实验实训条件上绝对不能落伍。师资跟不上,便指导不了学生,何谈参加大赛;没有相对应的实验实训条件,学生在训练时更是无法下手,纸上谈兵怎能参加大赛。有了技能大赛,学校在教学资源、实验设备方面肯定要不断补给,不断更新,师资方面更需要双师型教师来指导,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3 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更有效地结合
通过举办、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把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以赛促教,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功能,可以将职业竞赛的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促使课程和应用实践相结合。以竞赛、技能为课堂导向,推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2]。
1.4 技能竞赛促进了校企合作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要密切与企业相结合,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要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紧跟企业的步伐,掌握企业的前言动态,明确企业的需求,不断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企业所用。通过竞赛活动搭建学生与行业、企业交流的平台,以提升学生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素质,为社会输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较强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3]。真正实现开放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性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大赛,企业与学校共赢,学校明确了企业需要的人才,知道了自己的培养目标,企业可以通过技能大赛选拔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其所用。
2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相对普通院校招收的学生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薄弱,课堂理论教学比较吃力。以“数据通信原理”课程为例,该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为64学时,在讲授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中涉及许多以前的知识点,要想给学生讲明白,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对以前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讲解,而这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教学效果很差[4]。
3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技能大赛的做法
3.1 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2008年开始举办,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11年,项目设置丰富、比赛形式灵活多样。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从2011年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包括:办公自动化应用技能竞赛、程序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竞赛、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竞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竞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竞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4G全网建设技能大赛、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大赛、大数据、蓝桥杯等。竞赛项目侧重基本设计和实际测试等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大部分赛项都包含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
参与的技能竞赛包括:国赛、省赛、行业赛以及校内赛,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走向国赛。首先,每年在四五月都会举办各专业的校内赛,通过校内赛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省赛,在省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可以参加国赛。每项比赛都有专业老师进行全程陪同指导。其次,时刻为竞赛做准备,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学习兴趣班,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为来年的竞赛活动做准备。开设的兴趣班有:程序设计兴趣班、电子兴趣班、Java兴趣班等。
3.2 制度文件明确
技能大赛分为国赛、省赛和校赛。每一赛项都有具体的赛项规程,校赛以省赛为参考依据、省赛以国赛为参考依据,不管是校赛、省赛还是国赛,都有专门的大赛组委会、执委会等组织部门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包括报名、比赛、评分、颁奖等环节。
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系的通力合作下,每次的竞赛都会成立专门的小组,从院长到基层老师全员参与。由院长负责大赛管理体系建设,日常行为规范,监督和考核。具体细节由各系单独进行,实行系主任负责制,评委由各教研室主任、教授担任。竞赛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做到公平、公正。
3.3 加强后勤保障
在每年参加的技能大赛中,有些技能大赛需要假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学校对假期培训的学生单独开放了宿舍和食堂,并对假期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学生给予饭卡补助,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安心学习,加强锻炼。
3.4 将竞赛融于课堂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以竞赛项目作为教学实施的载体,将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应当掌握的理論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在课堂上进行分解、落实和传授。从本届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来看,我校有效地适应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实现了专业教学和职业岗位、专业技术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有利于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大赛岗位技能需求,融合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各系、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了每学期必须开设一门与技能竞赛相匹配的课程,保证学生在校的3年内,全部知识点形成一条线,不断地深化。
以“数据通信原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将数据通信原理相关技能大赛用到的理论知识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大实验课程安排,安排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实验验证:如通过信号源实验掌握几种信源的使用;通过几种调制解调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码型变换实验使学生对码型变换的方法更加熟悉;通过抽样定理实验使学生明白抽样定理的意义。将这样的学习形式贯穿学生3年的学习中,从而为参加大赛做准备。
3.5 “三位一体”素质培养
通过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我们也坚持对学生进行“三位一体”素质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技能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职业精神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动力,它是以职业理想为前提,以职业道德为支柱,以敬业奉献、自觉承担职业责任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职业精神是从事一份职业应有的情感(对服务对象的情感、对职业的情感等)、责任感(道德感)和对职业的正确信念,是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多种能力的综合。技能素养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学习者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逐渐形成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能力。
3.6 竞赛奖励力度大
每年对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老师和学生都会给予表彰奖励。学院出台了相关的表彰文件:加分、荣誉证书、物质奖励等,通过奖励使更多的老师、学生重视并参与到技能大赛中。
3.7 以赛促教,发挥竞赛导向作用
以赛促教,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功能,紧密结合大赛、企业的需求,及时修正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通过竞赛与课堂的有效结合培养、选拔出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他们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竞赛活动搭建学生与行业、企业交流的平台,以提升学生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素质,为社会输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较强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开放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性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4 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创新,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大,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同时展现了职院师生的风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5]。技能大赛已成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通过技能大赛,学生的操作技能,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的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增强。
另外,在竞赛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并没有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参与的只是那些好学的学生,通过竞赛,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并没有得到提高。其次,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样才能对学生作出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合理的评判。
总体来说,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在技能大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参加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将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菊.高职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5-39.
[2]顾伟璐,罗文华.高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J].河北农机,2015(12):35.
[3]朱宇亮.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淮海技师学院技能大赛选手培养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20):118-120.
[4]刘 珉.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3(10):40-42.
[5]李永芳.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通信专业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2):190-191.
上一篇:WAP期待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