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绘画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摘要]绘画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不仅紧密相连,又相互影响,然而在它们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绘画艺术通常显得更加重要。绘画艺术主要由色彩、塑造客观事物、构图以及节奏等基本元素构成,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电影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个成功的电影导演在对电影画面处理方面必须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视角、观点以及非常深厚的艺术涵养,从而创造出极富视觉冲击效果的影像画面。本文结合优秀影片实例,探讨了绘画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关键词]绘画艺术;电影;应用
电影艺术是由各种不同画面的色彩、构图、光影等基本元素所组成的。一个成功的电影导演在电影画面处理方面必须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艺术视角、观点和十分深厚的艺术涵养,从而创造出有着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影像画面以及非常动人的故事情节,进而反映出独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因此,一部成功的电影必须具备十分深厚的绘画艺术功底,绘画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有些艺术大师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绘画艺术元素,使得电影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进而反映出非常深厚的美术涵养。此时,电影不仅是在单纯地描述人物以及事件,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种艺术美。比如前苏联的导演格拉杰诺夫,他同时是一位十分著名的画家,他在导演电影时,就十分灵活地运用了绘画艺术,对电影中不同场景里的布局、道具都有非常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影像结构非常巧妙。电影画面中所采用的色彩也充分体现了绘画艺术的技巧,从而使电影中的色彩更加绚丽,布局以及构图更加完美协调。日本艺术大师黑泽明在小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传统绘画,其电影受到日本传统绘画的深刻影响。他的电影具备古朴而纯净的传统特色,电影里面的画面构图也非常讲究,在拍摄电影之前首先画好镜头画面的场景以及色彩。他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有时会要求演员根据他所描绘的构图站在规定的位置进行表演创作,从而使得他的电影画面在构图方面显得非常均衡,让广大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非常舒服的视觉效果。并且他对日本传统绘画的热爱与研究,让他的电影散发出浓厚的日本传统气息。人们不难发现绘画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不但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在其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绘画艺术通常扮演了一个更加关键的角色。
一、电影中充分运用了绘画艺术中的画面色彩
色彩是绘画艺术作品的一个基本的组成元素,也是电影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色彩能被人们看见,主要因为两个客观物理因素:其一,光,也就是太阳光。就算是再漂亮的色彩,如果没有太阳光,黑夜里人们是不可能看到色彩的; 其二,眼睛,有了色彩以及光之后,假如没有眼睛,就算再亮丽的色彩,再明媚的阳光,都是暗淡无光的。由于亮丽的色彩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可以分为冷色、暖色;因为其明亮程度不同,色彩又可以分为高明度、中明度以及低明度色彩;根据色彩饱和度不同,色彩还可以按照纯度分为高、中、低三种。利用绘画作品中所运用色彩的各种明度、纯度、色相,从而充分反映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色彩展现并且感染观众。例如,如果要想让观众产生激情的感触,画面所运用的色彩往往是明度稍中、饱和度饱和的暖色的那种,例如红、橙、黄等暖色能够准确地将创作者内心情感传递出来。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的海报所运用的色彩,充分反映了影片主人公真挚的感情,让观众对电影中的一段对白“在时光流逝前,好好地再依恋你一段”有更加充分的感悟,精确地传递出了电影中主人公深沉的爱恋。如果电影画面想要传递出理性、冷静、严峻,往往会运用那种冷色调的色彩,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海报中,所运用的色彩主要为黑、白两色,充分反映了创作者所要传递的内心感情。在任何一种艺术当中色彩都能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电影中色彩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像一把利剑,刺穿外在的面具,直达心灵深处。
色彩中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所传递出的画面思想感情也并不相同。因此,它成为传递电影剧情、感情的一个有效手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制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绘画涵养。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中运用了大量的竹海的景象,运用了大量翠绿的色彩,让观众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同时也意味着在这非常幽静的竹海中将有一场无情的残杀;他另外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运用了大量的黄色色彩,比如皇帝、皇后以及王公贵族等的穿戴、服饰、饰物、官兵的战袍、兵器以及宫中的生活用具、装饰品等都采用了各种不同纯度以及明度的黄色色彩。因为这种颜色不仅是皇权的象征,同时和电影中所要反映的“黄金甲”相吻合,并且还能使得电影中的情绪得到有效宣泄。在一部电影中色彩的表现力也反映在服装设计方面。比如《雷雨》中讲述了繁漪并不满意现实生活,她十分渴望获得独立以及自由,并且热切期待获得爱情,然而现实生活往往与她的愿望背道而驰。电影中的服装从一开始淡淡的紫变化到其后的色彩愈来愈深,其所运用的色彩的明度愈来愈低的变化正与她内心深处愈来愈多对生活以及爱情的绝望相一致;在王家卫导演的电影《花样年华》当中,女主人公先后更换了数十套不同的颜色、款式的旗袍从而充分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非常丰富的情感世界,对爱情的无限期盼、渴望。导演在整部电影中所运用的色彩明度以及纯度都比较低,这种比较暗淡的色彩,与电影中人物的情绪、内心情感十分相符,也和当时社会的现状非常吻合。因此,与绘画中的色彩相同,电影中的色彩不但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还是艺术真实反映。
二、在电影中充分运用绘画艺术的人物、动物、植物的表现手法
在绘画艺术中,为了更加充分地传递内心的情感,在运用色彩的同时,还会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去描绘客观人物、动物、植物等,进而充分反映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与思想。在西方著名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当中非常容易发现这种表现手法,例如在毕加索的作品《牛》当中,首张画的是一头非常写实的牛,其外形大小、比例与生活中的牛相同,然而其后创作的牛都实施了变形的处理,到最后一张甚至将牛抽象成为数个几何形状的有机组合,画面对于牛的复杂外形实施了高度概括的处理手法。观赏者对于现实生活中牛的形态能够站在一个全新视角进行观察与审视,对其有一种全新的了解与认识。
事实上,电影艺术是在绘画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子艺术,因此在其表现手法当中无法脱离绘画艺术中对人物、动物、植物的表现形式,在电影艺术中随处可见绘画艺术的绘画表现手法。尤其是在动画电影当中有更加明显的体现,例如国外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动画片《小鸡快跑》描绘的是在一个农场中,农场主人想将全部的鸡都杀掉,小鸡们就积极开动脑筋、充分运用它们的聪明才智想出了通过飞机逃跑的对策。电影中所塑造的鸡的形象就充分运用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对于鸡的外形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手法,让鸡穿衣服,母鸡甚至还戴上了象征农家妇女的头巾。影片对鸡的外形运用了非常夸张的处理手法,比如电影中有一只自鸣得意的公鸡,为了充分反映这个特点,对其外形方面运用了十分夸张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将鸡的脚画得非常大、将其胸脯刻画得比其他鸡的外形比例更大,运用这种夸张绘画手法主要是为了充分体现这只公鸡的傲慢的性格特征;又比如在电影《超人总动员》当中,电影中的人物都运用非常夸张而变形的绘画表现形式,电影中人的头、手脚、身体等都与现实生活中人的比例不吻合,头部的比例刻画得非常大,相比之下身体显得非常瘦小,运用这种绘画手法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对观众有更加强烈的吸引力;在电影《冰河世纪》中,其中的动物也运用了绘画艺术中的变形以及夸张的处理手法。在电影的创作前期,美术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绘画工作,创作了许多电影中动物的图片,并进行反复修改,比如大象的形象就充分综合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头顶还运用了拟人的表现形式,增加了一团头发,从而使得电影中的大象的形象更加活泼、生动。
三、在电影中充分运用绘画艺术中的构图意识元素
一幅画要充分体现创作者的内心思想与情感的同时,还应当感动观众。不仅需要运用画面色彩、夸张的外形处理,还必须运用一定的绘画艺术的构图元素。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当中,画面构图往往十分传统,它所讲究的是一种中规中矩、平衡的视觉美感。这种构图方式往往给观众一种十分平和的内心感受,在我国传统国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绘画作品《马》以及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菊》等,这些画面构图所运用的都是那种传统的均衡美感,充分反映文人的内心平和的艺术情感。然而在现代的绘画艺术当中,画面需要突破传统的构图形式,打破常规的构图法则,转而去追求那种能够产生非常强烈的艺术视觉冲击效果。在电影艺术当中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的每一个影像画面,绘画艺术当中的构图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首先是传统的画面构图,传递出一种均衡的艺术视觉效果,其次是现代的画面构图,让广大观众能够产生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可以在视觉效果上吸引更多的眼球。
这种处理手法在一些文艺以及爱情电影中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比如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它讲述的是一段非常纯真的爱情,里面并未掺杂世俗中的所谓金钱、地位等物质、现实的成分,电影中的女主人公静秋纯真,“老三”热情而执著,那是一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而又热切期望的爱情。电影的故事情节娓娓道来,讲述了纯真年代的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因此,整部电影的影像构图中运用的是那种传统的绘画构图形式,电影中所有画面影像构图显得那么均衡而又协调,这种运用传统常规的构图处理手法,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整个社会氛围以及当时人们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凸显了电影中所要传递的真挚而纯真的爱情。在影片中还可以运用非传统的构图处理手法,寻求那种非常规的构图的处理手法。比如希腊著名电影导演安哲的《哭泣的绿地》,观众在该电影中能够看到很多倒挂的物品的形象,电影中有一非常独特的影像画面,在树上垂挂了非常多的羊,各种排列组合,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奇观,在构图方面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观众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人类自身的原罪。
总而言之,不难发现在电影艺术当中随时可见绘画艺术的元素,这两种艺术密切相关,电影艺术的最根本的元素是绘画艺术,所以,在大力发展电影艺术的过程,必须高度关注绘画艺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电影艺术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先平,李明.绘画与电影的艺术交融[J].美术大观,2011(01).
[2] 林韬.电影摄影应用美学[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3] 施虹.“灵晕”与符号游戏——绘画艺术在电影中的传播[J].当代电影,2009(12).
[作者简介] 赵乾雁(1975—),女,贵州人,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中国画。王蕾(1972—),女,重庆人,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油画。
上一篇:摄影艺术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