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仿秀
蚂蚁虽然小,但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它们组成蚂蚁大军,威力不容小觑。当发现猎物后,蚂蚁大军一波波地进攻。等猎物败下阵来,它们便围着比自己身体大很多倍的猎物,朝着家的方向,后方的蚂蚁向上抬,前方的蚂蚁向前拉,最终将“巨大”的猎物搬回家。
当遇到危险时,蚂蚁大军也会团结起来,一起反抗。
因此,很多动物模仿蚂蚁,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的螽斯模仿得惟妙惟肖。
对于幼虫阶段的螽斯来说,想要独自在危险的世界中存活下来难度不小。没有坚硬的外壳,没有极快的逃跑速度,难道就坐以待毙吗?当然不!它们伪装成蚂蚁的模样,除了那对奇长的触角外,其他地方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形态可以提醒任何试图伤害它们的家伙:我是只蚂蚁,你要是动我一下,蚂蚁大军就会出动,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蜘蛛是模仿高手,也擅长模仿蚂蚁。
绝大多数鸟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捕食者都不太喜欢吃蚂蚁,因为它们又硬又带着尖刺,乌干达跳蜘蛛似乎发现了这点,因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让自己的外貌越来越像蚂蚁,最后竟然克服先天差异——脚的数目,让两条前腿看起来跟蚂蚁的触角一模一样。
乍看乌干达跳蜘蛛,我们真的以为它就是蚂蚁,其实它连昆虫都不是,有8条腿,常常将两条前腿抬离地面,而蚂蚁只有6条腿。
还有一些蜘蛛模仿蚂蚁则是利用它们的外表和气味捕食真正的蚂蚁,比如一种来自北美的蚁蛛。它们其实是蚂蚁杀手,会潜入蚂蚁群中,静待时机,用毒液射杀蚂蚁。
为了生存,蜘蛛觉得即使“我不是我”那又如何,所以有时候,它们还会伪装成瓢虫,以假乱真。
你瞧,这只蜘蛛红色的背上带着黑色小点,是不是长得跟瓢虫几乎一样呢?
为什么蜘蛛会把瓢虫当作自己的模仿对象?
原因很简单,瓢虫会分泌出一些化学物质让自己的味道变得很苦,从而让捕食者不愿意捕食自己。
在昆虫界,蜜蜂和黄蜂因为其致命的螫针而成为一霸。为了吓唬潜在的捕食者,逃避敌害,食蚜蝇会模仿蜜蜂或黄蜂的样子。它们模仿得非常逼真,连摄影记者都被骗了哦。
食蚜蝇属于双翅目,有很多种类。无论小时候长得怎么样,长大后的食蚜蝇都会衣冠楚楚地在花丛中伪装成蜜蜂或黄蜂,和蜜蜂或黄蜂有着一样的外形和黑黄相间的体色,飞行时发出“嗡嗡”的声音。
有时候,它们还会借助模仿来侵害其他动物。以蜂蚜蝇为例,它们穿上黄蜂的“马甲”,把卵产在黄蜂的巢里,让幼虫可以食用黄蜂幼虫。
如果有一只蝴蝶停在花朵上,它的双翅展开,与身体不成比例,颜色是黑色与金黄色相间,翅边嵌着白点,绚丽无比,你觉得这只蝴蝶是黑脉金斑蝶还是总督蝶呢?
很多人都分不出来,因为它们实在太像了,唯一的区别是总督蝶体型较小,黑脉金斑蝶的黑线一直延伸至翅膀下方。
为什么它们会这么像呢?
原来总督蝶是有意模仿黑脉金斑蝶的。黑脉金斑蝶身上覆盖着被称为强心苷的有毒物质,它们是在毛毛虫时期通过食用乳草属植物获得这些物质的。强心苷使黑脉金斑蝶的味道变得很差。而总督蝶没有毒,在进化过程中,它们逐渐具备与黑脉金斑蝶类似的外表,用来防止自己被吃掉,因为一只鸟一旦尝过黑脉金斑蝶的味道,就不愿再犯相同错误。
红萤就像一个粉红女郎,翅膀都是红色的。它散发着一种不怎么好闻的气味,再加上体内的酚类,让对它垂涎的捕食者无奈地叹道:“你好毒!”
因此很多甲虫模仿它的样子,反正红色也是很神气的,比如花萤和象甲。
花萤身体细长柔软,常趴在植物上,有点像萤火虫,但不能发光,也没有毒,所以有些花萤会模仿红萤的模样吓唬人。
象甲科是动物界第二大科,已知包含5万多种昆虫,比目前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种类加起来还要多。在象甲科这个大家族中,有的象甲非常善于模仿红萤。
黄蜂甲虫属于天牛的一种,生活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部分地区,拥有类似黄蜂的迷彩花纹和模样。
这种动物是一种完全无害的昆虫,会在腐烂的木质材料和树皮中安家。它们的移动速度缓慢,而且看起来相当可口,如果不是因为拥有像黄蜂一样的斑纹误导捕食者,那么早就成了鸟类等的口中食。
除了外表几乎一样,它们的全部动作也完全模仿黄蜂,在遇到危险时,还会发出“嗡嗡”的叫声。
长角和硬壳可以用来区分它们与其他动物,但即便这样,乍一看,人们还是可能被骗到。
下一篇:成为森林系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