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有用文档网!

当前位置: 有用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王永晟,,水彩晕染的艺术人生

| 浏览次数:

王永晟有一张个人照片,出外写生时别人给拍的。照片上的他坐着,面前放着画架和画板,上身呈自然的倾斜状态,头微扬,神色平静,目光望向远处,戴的帽子是他常戴的那种有沿的文艺布帽,圆领T恤,右手被画板遮住,左手随意放在左膝处。王永晟的水彩画集、空间头像、微信头像都用的是这张照片。

为什么先要说到这张照片呢?原因有二:第一,这张照片确实拍得不错,王永晟自己这样认为,熟悉他的同事朋友这么认为,当然,比较迟些见到照片的我也是同样的感觉,觉得照片拍出了属于他的气质,很有范儿。照片拍得好,自然是要用在需要用的地方。第二,王永晟说,这是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那次写生,规模比较大,随团的有位专业摄影师。一路上,和王永晟聊得很投机,关于绘画,关于摄影,关于艺术之种种,摄影家为他抓拍了这张照片。那次采风,让王永晟眼界大开,收获颇丰,他创作的几幅作品,受到同行画家的好评。一张有来历的照片,值得他看重,并乐意讲出其中的故事与我分享。

我们的话题似乎就从照片开始,随意,轻松。

1981年,王永晟出生于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永晟从小喜欢画画,课本上的小动物小植物,家里新盖的房子大梁上描绘的花纹,邻家过世老人棺木上的图案,都会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琢磨了又琢磨,蠢蠢欲动,总觉得自己也可以画出那些线条。当然,做教师的父亲就是他的指导老师。虽然父亲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但喜欢写毛笔字的爱好无形中影响到儿子。永晟常常拿起父亲或粗或细的毛笔,蘸了红的蓝的墨水,或者浓稠的墨汁,在粗糙的纸页上横七竖八画满他自己才能看明白的东西。父亲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觉得这孩子总喜欢玩弄这些东西。

从家到学校,隔着一条浅浅的河,偶有大雨下过,上游流下浑浊的大水,漫过河滩。天晴以后,永晟会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去河滩挖泥巴玩。挖取的红胶泥,会被他们装在小脑袋里的奇思妙想左右而变化出各种玩意来。跟其他小伙伴不同的是,永晟不会丢弃玩过的泥巴造型,而是把它们带回家,待泥巴造型干了之后,又拿起父亲的小毛笔在上面勾画一番,左瞧瞧,右看看,自得其乐。那时候,永晟不知道素描,不知道泥塑,乡村学校教室墙面上的课程表上标示的“美术”一词,只是样子而已,没有老师上过美术课。可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童年生活里的玩乐行为,却是来自内心的最纯粹的美术启蒙。故乡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以美好新奇的面孔吸引着永晟的目光,他细心,灵敏,善用观察,喜欢描摹。春日的红花绿柳,夏日的枝繁叶茂,秋日的瓜香果熟,冬日的寒山瘦水,似乎都可唤起他记录表达的欲望。普通的白纸和铅笔,劣质的蜡笔,他会涂抹出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庄稼羊群,山谷河流。而教室后墙的黑板上,他总是用彩色粉笔画上了像模像样的东西,让老师都感到惊讶。这一切,其实都为后来他的水彩绘画艺术打下了不可小看的基础。

永晟上初中时,姐姐已经就读于固原民族师范学校,每逢上美术课,姐姐就会想到永晟,她觉得弟弟学美术真有天赋。每次放假回家,姐姐就带着自己的美术课本,还有学校发的美术纸啊水粉颜料啊,让弟弟学着画画,永晟自然如获至宝,学画格外认真。那时候,姐姐就鼓动他初中毕业可以报考师范学校的美术特长班。父母看永晟特别喜欢画画,也表示支持。有了家人的支持,永晟自己心里盘算着,若能考取美术班,跟着老师正经学画画,那可是自己特别愿意的事啊。

永晟初三毕业,中考前期,经人介绍,跟着固原师范学校的李文斌老师学了一段时间水彩画基本技法。他很幸运,参加中考有幸被固原民族师范学校美术特长班录取。忆想当初,永晟说自己确是生活的幸运儿。

进入师范学校美术班,永晟开始绘画理论的学习,开始接触素描静物,色彩静物,图案以及美术鉴赏等。那三年的时光,匆忙,艰苦,但也快乐美好。敬业的老师,和他一样充满求知欲的同学,他们一起上课,作画,讨论,组织就近写生。时光不会辜负辛勤努力的人,三年时间,永晟在班里是佼佼者。

2000年,王永晟从固原民族师范美术班毕业,分到老家山里一所偏远的小学任教。虽说在学校学的美术教育,但乡下小学因为缺少教师,并不重视音乐、美术等科目教学,他被分配担任语文教学。正值青春时期,本来就有很多莫名的苦闷和彷徨,再加上工作环境的偏僻,所学无用武之地,让他更是郁闷。回忆起那段日子,永晟笑着说,后来逐渐明白,经历真是财富,那段日子真正磨练了他的意志。学校有几个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晚上无聊没事干,不是喝酒就是打牌,他也混着过了那样一段日子,看似没有压力,很舒服,但内心的不安越来越折磨人。永晟自己觉得不能那样虚度光阴,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他知道得赶紧有事情忙起来才不至于空虚和无聊,好在,他还有绘画。他静下心来,拿起笔和纸,开始画画。自己画,也教学生画。简陋的宿舍墙上,他挂上了自己的画作,老师们都很羡慕。教室里,他也布置上自己和学生画作,孩子们的喜悦从眼神流露,变得热爱学校热爱学习了。他从那些喜欢画画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小时的自己。日子似乎不再枯燥乏味,生活因为拥有了目标而变得有了意味。

2001年,永晟创作的作品《旱年》刊登于《固原日报》,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公开发表,时任文联主席的火仲舫先生还为此画写了一个短评,同时刊发在报上。火主席还专门写信给永晟,鼓励他多创作好作品。这使永晟信心大增。事隔多年,当年的那封信他还保存完好。《旱年》一作,是永晟对乡村生活的深刻体验,干旱少雨的年份,庄稼被晒得卷起了叶片,土地变得龟裂。人畜饮水也成了问题。住在山上的人只能赶着驴子去山下很远的地方驮水吃。那扬尘的弯弯山路,驴背上的水桶一颠一颠的,一旁跟着的人也走得小心翼翼……这情景永晟不止一次看到,每当那时,他会为乡亲的生存境况感到难过,而当沉静下来之后,那些情景就促使他有了表达的欲望,拿起画笔,铺开画纸,情感的闸门打开,对故土的依恋,对乡亲的敬畏,都流露在纸页之上了。《旱年》正是这样自然纯粹的创作。2005年,《旱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

2007年,永晟感觉到了困惑,他想提升自己,可待在乡村学校,毕竟是受限的。他把想出去学习的想法跟校长作了汇报,校长又跟主管部门做了沟通,同意永晟出去进修。经过咨询,永晟决定报考湖北美术学院成人班。当时儿子只有一岁多,妻子在学校的工作也比较忙,永晟权衡再三,觉得学习的机会不能错过,最终将家里的担子留给妻子,自己去上学。在湖北美术学院两年,他师从著名水彩画家刘寿祥教授系统学习水彩画的理论和技法知识。跟师范学校的学习相比,在湖北美院的两年,学习任务更多更重,老师的要求更严,自己的目标也更高,所以,永晟更加珍惜时间,更加努力用心。有付出就有收获,从师两年,从悟性,到技法,他都取得了不小进步。那两年,也是永晟的经济境况比较艰难的时期,不高的工资,除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有出去写生的费用,还要购买纸张颜料。他说,蒸馏水,好画纸,一支三十多元钱的好颜料,他舍得买,用时却舍不得了,平时的练笔他都用便宜的,只有正规的作业和参展参赛的作品才用好颜料,也是节省着用……好在都坚持过来了。回头看,那样的艰难和坚持在生活中显得更有意义。

因为对水彩的挚爱,永晟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水彩画家和爱好者,他经常应邀参加各种采风活动。2010年,他去陕北绥德郭家沟写生基地参加了较大规模的写生活动。2012年,他参加了“我爱水彩论坛”组织的上海枫泾和浙江西塘采风写生活动。适逢妻子假期,永晟也会带上妻子一起外出,他们一起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一起感受画家的追求和辛苦。也许正是因此,多年来,妻子对永晟的绘画事业总是给予了最大支持。

家里除了书房是永晟画画的地方,客厅一大半也被他占用,立放在墙角的画框,地上铺开的草稿,备用的纸张颜料,用过的展板简介,桌上插在瓶中的干花,还有水养的大大小小的绿色植物,每一样东西,都是永晟需要的,都跟他热爱的水彩画有关,在这样乱而有序的有限空间,白天或黑夜,他在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静心创作出一幅又一幅水彩作品。习惯成自然,每当看到永晟画画时,妻子和儿子也是安静的干自己的事,不会打扰他。有遗传的基因,也有后天影响的原因,永晟的儿子小小年纪,也是喜欢画画,经常学着爸爸的样子铺开画纸,调和颜料,涂涂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永晟说,儿子自己喜欢画就画吧,顺其自然,他不会刻意要求的。

前不久,“乡情故土”王永晟水彩画展在宁夏固原博物馆展出,所展的100幅作品是他从近十年的水彩画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独特。古雁新姿、六盘烟雨、丝路佛光、东山秋月、火石丹霞、移民新村、生态旧居等故乡的特色景致,在永晟的水彩画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家乡雪系列》是永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那些飞舞在天空的雪花,那些落盖在矮房子屋顶的积雪,那些遮住了山头的积雪,那些淤积在河谷的积雪,那些落在牛背上的雪片,那些落在儿童帽檐的雪片,那些正在消融却还未完全划去的雪痕……家乡的雪,在永晟的作品中是曼妙的,美丽的,有情感和寄托的。

《家乡雪·暖冬》一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初冬吧,薄雪隐约遮盖了伸向远处的小路,而门口场院里却没有雪的踪影,打扫得干干净净。大杨树枝桠处的喜鹊窝还在。大门口,奶奶拉着孙儿的小手站着,目光望向远处,远方的城市里,孙儿的爸爸妈妈在那里打工挣钱。他们似乎出去很久了呢,还要多久才能回家?天冷了,都落雪了,总该是快回来了吧。这样想着,冬天不只是寒凉和寂寥,而是有了些许暖意。

《回乡》,同样是一幅让人深思的好作品。乡间土路上走着的农人和他的牛儿,远处的山和树……也许,永晟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脑海出现的是熟悉的面孔,邻家大叔也好,远房亲戚也好,一定记得他的模样,也一定熟知他的生活。唯有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才是可以打动人心的,《回族老人》恰好说明了这一点,那头戴白帽的老人,就是永晟常见的故乡大地上熟稔的回族老人,那样的眼神,那样的动作,在他的画笔下并不难以表现,因为那就是他敏感的眼睛和思维经常关注的东西。

《六盘烟雨》,高高山巅,那蒙蒙的烟雨,情绪饱满,意境悠远,刚柔相济。我想,烟雨,那般美,妙不可言,既属于六盘山,也属于永晟。

近两年,永晟在作画题材方面又有了进一步拓展,他觉得不能仅仅局限于风景和熟悉的事物,只要是引发内心感触的事物都可以尝试着画画,尤其外出采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甚至是大大的惊喜。那来自内心的触动和灵感,常常会激发他超越自己,向着更广阔的道路前行。《嘉峪关之秋》《印象瑶里》《千年舞姿》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创作的,既有他一直以来坚守的传统,又有创新的手法。

永晟现为宁夏美协会员,宁夏水彩艺委会委员,宁夏版画艺委会委员,固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近几年,他的水彩画创作在质和量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些作品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这当然对永晟是极大的鼓励。

作品《风景》在宁夏第一届水彩画展中荣获铜奖,《回声》荣获宁夏第二届水彩画展优秀奖,《雪山牧歌》获湖北省水彩画展优秀作品奖,《家乡雪·系列二》入选《当代中国美术》,《回乡》荣获宁夏第三届水彩画展金奖,《春潮》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黄昏》入选第六届亚洲水彩“华阳奖”竞赛,《暖冬》参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银川书画名家作品展,2014年12月,参加“宁夏美协水彩艺委会2014年七人提名展”。

《中国西部水彩网》《中国水彩论坛》等专业网站多次刊登永晟作品并作个人艺术报道,他的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国水彩》《中国美术报》等国家级刊物以及地方大小报刊,这样的宣传,常常鼓励和鞭策着他。

近几年,永晟的水彩画也有自己的市场。作为画家,他希望自己的辛勤劳作变成艺术成果,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肯定,继而产生经济效益,自然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永晟有自己的原则,不糊弄人,最起码是自己认真对待,用心付出而作,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画家必须坚守的底线。

在水彩绘画艺术的道路上,永晟是勤学好问的,从他的博客,微信里经常能看到他的写生新作和别人的交流心得。而固原文艺圈内每次举办书画摄影展,永晟必是最积极的参与者,遇到比自己年长艺高的前辈,更是虚心求教。懂得艺无止境,相信勤能补拙,这是他信奉的从艺信条。

深秋季节,去往六盘山,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打开相机,把自然的神妙摄入镜头之际,脑海蓦然出现王永晟的水彩画。顿悟,原来,这么多年,永晟一直用自己的思想和追求,饱蘸着水和颜料之灵气,执着地描绘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诠释着水彩画的奥妙,表达着对故乡和大地的爱恋。

推荐访问:水彩 艺术人生 王永晟

热门排行Top Ranking

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军队战斗力损耗的新变化

关键词:军队;战斗力损耗;新变化军队战斗力的结构,是战斗力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和相互关系。军队战斗力的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精品文章《问题及

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 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在认真

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 关于警察的诗朗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关于警察的诗朗诵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疫情防控赞美警

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

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简报第2期申扎县中学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篇1敬爱的党组织:我是一个普通年轻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