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摘 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题材,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教学只有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文谈了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品德 教育 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儿童的品德教育在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课程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一、在看和玩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习惯
眼睛是世界的源,眼睛是心灵的窗。为了引导、教育学生,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把他们生活中点滴的经历留下来、打开心灵的窗口去感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启动他们发现、探究、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每一节课里,都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
如在教学 《风儿吹呀吹》这一课时完全可以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受风,并让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同时结合生活中一些关于风的视频知道风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和哪些危害(这样图文并茂感染力强)。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生每人亲手做个漂亮的风车到教室外玩一玩感受学习的乐趣。
“留心处处皆学问”,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在角色扮演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品德课的真正意义,是通过课程把学生引导、教育成有思想、有能力、德才兼备、健康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课程虽然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帮助,用他们经历的生活情景,锤炼成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教育他们。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了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在教学中要真实反映社会。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扮演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悟,促使学生品德向健康、善良、正直去发展。在教学中,以课堂为线,学生的生活为点,用课堂这条线把学生生活的各个点连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点、线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新的感悟受到教育,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教学目的。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也可让学生在周五放学回家时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送自己回家的司机,这就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有提问的,有记录的,提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是最丰富的教学素材。课堂上和教材上的教学素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教材的内容有的对农村孩子来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删减。而所有的这些都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该找到最接近学生生活的那个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整合后的内容搜集整理资料。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拓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其成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深入社会生活的原动力。
如在《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教材要求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京剧知识,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外,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引导学生对当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进行搜集整理。比如东北二人转、东北皮影戏以及当地的丧葬、婚俗和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要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切实有效融入学生生活中去, 使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来自生活用于生活,生活就是课堂,课堂就在生活中的观念时时处处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学生在成长,课堂在跟进。通过课堂教学,既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有意识地把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体验带回真实的生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同时潜移默化的教育,就这样融入了学生的美好生活。帮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使他们的生活获得真正的提升。品德课的教学要做学生了解世界的眼睛,品德课教学要做学生通往幸福的窗口。
下一篇:高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