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制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明确的服务定位、面向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和山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取得良好成效。本文详细阐述了改革过程。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1研究背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认可,也是我国工程性人才走向国际市场的准入证。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专业办学实际、反映行业需求、促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始于2006年,几年间,陆续有多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通过了认证。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专业认证从过程到结果,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认证过程就是对专业建设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提升过程。专业认证可以使高校更进一步地明确培养目标,更进一步关注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达到提高学生就业水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96年。作为一所地方院校,与全国许多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比,虽然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实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合格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山西省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来,面对计算机专业就业的严峻形势,如何办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培养具有社会竞争优势的专业人才,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对照标准的要求,我们亟待对现行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和创新。我们申报了山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思想,深入探索计算机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课题,拟在以专业认证的标准规范我们的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本专业的特点,通过对人才培养出口的广泛调研,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认真研究,按照专业认证的规范要求,制定了具有培养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并不断探索改进培养方法和手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地方院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如何把握自己的培养方向,体现自己的培养特色,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在过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没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造成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局面。此次,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中,我们认真领会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按照认证标准要求的“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2]”展开工作,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广泛的社会调研。其一,充分调研高水平高校,尤其是已通过认证和正在准备进行认证的学校。学习它们的办专业理念,学习它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借鉴它们的先进经验。其二,广泛调研社会需求,对省内外大、中、小型计算机应用企业和IT行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它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三,了解我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他们的就业层次。同时总结我校的办学优势。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作为机械行业最老的学校之一,为我国重型机械行业和装备制造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在我国重型机械和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也为山西的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依照调研结果,我们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即面向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和山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侧重于软硬件相结合的计算机工程研究开发,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获得完整工程技术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信息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突出和强化“行业特色明显、专业基础厚重、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为前提,以培养优秀的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培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办成在机械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与山西地方经济紧密结合,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特色的专业。
3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专业认证体系所强调的是培养目标要与培养环节一一对应。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的研究包括教学系统,即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除此之外,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手段改革等,都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本文仅对培养方案中教学体系研究的结果进行论述,其他方面的问题在另文中阐述。
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2]”。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时,从培养目标出发,从服务面向的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出发,同时根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以及本专业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定位,构建了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太原科技大学出台了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据学校定位与办学优势,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及因材施教、按需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遵循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我们制定了一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工程方向)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本方案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级课程平台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第一个平台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主要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形势政策、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内容以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选修内容。第二个平台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着重体现计算机工程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的培养,依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计算机工程方向)的知识体系要求,设置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值分析、数字逻辑、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第三个平台为专业特色课程平台,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依据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和山西地方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最新知识体系,设置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和计算机控制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方向开设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资产管理EAM、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电子商务战略结构与设计等特色课程。在计算机控制工程方向开设了工业控制网络、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组态软件开发与设计、PLC编程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组态软件开发与设计等特色课程,充分体现了培养目标强调的“行业特色明显、专业基础厚重”的人才培养特色。
此外,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应用开发的技术要求,我们在这一平台还设置了一些前沿技术的选修课程。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更新,随时调整这部分课程内容。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2]。”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也将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我们在培养方案中构建了一套从基础性到专业性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涵盖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案例教学、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并适当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计划学时之外积极参与UIT计划及各种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整体实现了一个从基础到高端的实践能力培养链,体现了培养目标强调的“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培养特色。实践教学按照五个层次进行设置,如表2所示。
第一层为课程实验,包括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等。在完成课程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层为课程设计实践,包括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企业资源计划ERP课程设计。这个环节中的每个课程设计将利用三周的时间完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项目开发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层为案例教学,此环节利用三周时间完成一个专业领域大型应用项目的逆向分析或项目开发全过程的实践。第四层为综合实训,此环节要到实习基地,由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讲授,进行为期三周的实际项目开发实训,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应用领域的认识与了解。第五层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一个检验,也是提升学生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一次综合实践。这个综合性的实践环节将利用14周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面向应用的软、硬件开发设计项目,同时安排部分学生直接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参与行业生产的机会,我们与企业联合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定期派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参加UIT项目、各种竞赛,或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样一个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能力锻炼,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专业认证对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有意义的是,我们以认证的理念和标准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作为切入点,对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这仅仅是我们专业建设进程的开始,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对专业建设的其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虽然目前我们距离专业认证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但是我们会不断努力。我们的目标是以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用专业认证的标准来规范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提升我们的专业培养水平,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廖明宏. 以专业认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J]. 计算机教育,2008(13):14-16.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EB/OL]. [2010-10-12]. http://wenku.baidu.com/view/2fe75400bed5b9f3f90f1cf8.html.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本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6-147.
Research 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s Education Plan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
LIU Jing, GUO Yinzhang, YAN Linxia, ZHAO Junzho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Abstract: In the paper, an education plan of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s,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ystem, is studi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 clear service orientation are illustrated in the plan. The objects meet society’s need, and face the manufacturing informatization and shanxi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 set of effectiv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re set up.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omputer speciality; education plan
(编辑:张玥)
上一篇:中国的“芯”路历程(二)
下一篇:曙光6000使用国产龙芯3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