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自相矛盾 教案 (2) 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自相矛盾 教案 (2) 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部)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相矛盾》。
2、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等词语的含义。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个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并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个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难点: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
1、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学习并运用成语就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的传承。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3、板书课题,释题。
师:谁见过矛和盾的?
课件出示矛和盾
师: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二、学习故事,领悟道理
1、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朗读课文。
3、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藏在课文中的生字。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
矛盾戳
锐利坚固张口结舌
师:谁来结合这一组词语概括一下这则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4、故事中的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呢?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来朗读一下这则成语故事。
指名分角色朗读。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你这个楚国人,当时你在叫卖自己的矛和盾时,你的心情怎样?
师:文中有就体现了楚国人当时的心态,这个词就是——夸口。“夸口”的意思就是——说大话,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吹牛”。
他先夸了自己的盾,又夸了自己的矛。
课件出示: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现在你就是故事中的楚国人,请你来夸一夸自己的矛和盾。
(一点自信都没有,你的矛和盾怎么能卖出去呢?
吆喝的很卖力,如果加上动作就更能让人相信了)
师:他如此夸赞自己的矛和盾有什么目的呢?
5、从楚国人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6、说大话可是要吃亏的,围观的人听了他的话,就这样问道:
课件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呢?
师:这句话很有味道,这个楚国人该怎么回答呢?
课件出示:
如果楚国人说他的盾,那他的矛。如果楚国人说他的矛,那他的盾。因为他,所以张口结舌。
7、后来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成语——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三、表演展示,评议深化
1、这则成语故事非常有趣,你能讲给他人听吗?
2、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我们讲故事时应加入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这们,讲出来的故事才生动。谁来挑战一下?
3、课件演示无声视频,师生合作讲故事。
四、拓展阅读,提出希望
1、《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韩非子简介和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1)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2)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
楚人有鬻(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刺破、穿破)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拿)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怎么样)?”其人弗(不)能应也。
3、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自相矛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矛与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要前后一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通过多读、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的大意等来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理念:
新课改、新思路、新理念,这是新课程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地方。新课标提出
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这个新理念既是新课改的重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易把我的难点。怎样在教学中贯穿这一理念呢?
1.调整师与生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传授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身心发展及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者本着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更新教与学的方法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词,怎样让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体现创意的课堂,更需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教者主要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表演活动等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的方面,教者则更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及对学生现状的了解,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大意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读、讨论。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理解古文的意思,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
的话表达出来。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紧紧抓住读这个重点,采取:读通——读懂——读好——读透的“四读法”进行展示交流,以读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味美,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明白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议、说、演相结合。
五、说教学程序:
(一)温故而知新,导入课文
由同学们回忆学过的一些成语故事,引出《自相矛盾》,同时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积累与预习,谈谈对矛与盾的了解。
(二)按照“读通——读懂——读好——读透”的学法,品读课文,悟出寓意。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在听范读的基础上,自己试着读课文,并让学生谈谈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感受。引导学生说说解决这些困难都有些什么好方法。并让学生按照这些方法把文章读通。因为是文言文,所以读的次数要较于平常的白话文要多。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接着让学生精读课文,感悟寓意,达到读懂、读好的目的。
在此处,让学生在读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注释预习,一字一句深入地读,读明白每一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相互讨论,试着完成。
接着,汇报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对汇报的要求很宽松,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一人一句;也可以就你懂得最透彻的一句汇报;也可以就全文来汇报,每汇报一句,除了谈理解,还要让学生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者表演来展示理解到的内容,老师再相机点拨,指导读法,也就是在“读懂”中渗透“读好”这一环节,让学生既读懂又读好。
3.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最后让学生自己在反复的品读中悟出寓意,品出学习文言文的秘诀,体会其美妙的韵律,达到读透的目的。
文章读到这时,实质上已经读透了,此时,教者在学生反复品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说出文章的寓意,并根据文章蕴含的道理设计了一个环节“文章读到这里,你肯定感受颇深,此时,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谈,只要说出道理即可。最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古文的秘诀,那就是反复诵读,细细的品味,慢慢你就会发现它有着音乐般美妙的韵律,从中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快乐。
六、说板书
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紧扣主题,揭示寓意。卖者自夸的两句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自然引出“自相矛盾”,这一主要意思。
推荐访问: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部) 自相矛盾 下册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