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文化的飞跃
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之后,以色列迈出了建立坦克工业的实质性步伐,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装甲文化的飞跃,于是一个自成风格且影响力巨大的新兴坦克生产国出现了。
“进口替代”的大胆设想
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之后,尽管以色列装甲部队在重建过程中致力于结构性调整,机械化步兵和炮兵的比例被大大提升了,但坦克仍是装甲部队建设的核心。事实上,同全世界在“赎罪日战争”后发表的种种草率结论相反,在以色列国防军的心目中,坦克仍不失为在战场上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但前提是把它作为计划周密的、能够应付现代化战争中各种问题的合成战斗队组成部分之一。于是以这种回归理性的思想为前提,对现有坦克的改进和更新也在战后有条不紊的进行。不过,虽然在经历了1973年的恶战之后,以色列装甲部队元气大伤,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实际上只剩下不到200辆M60A1坦克,但在如何获得新式坦克的问题上,以色列人的观念却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色列估计在下一轮阿以军事对抗中,阿拉伯人将投入更多的军队,这意味着以色列军队不但也要相应扩大规模,而且在主要技术装备、弹药、备件的储备量上也要大大增加。从以色列政府和军方的角度看来,1973年美国对以的空运实际上是以色列政治上受束缚的一个缩影,这显然有损于以色列的利益。而且尽管美国在1973年10月对以色列实施了紧急空运,为此不惜以削弱本土和欧洲的防务能力为代价,直接抽调现役装备,甚至还一度下令三军进入三级战备,以回应苏联支持阿拉伯的强硬态度,但阿拉伯和苏联人所没有察觉到的是,华盛顿在战争正处于关键时刻的整整一个星期,采取了一种犹豫和拖延态度,而以色列人却对此从一开始就十分敏锐地感觉到了。
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拼命奔走于美国国务院、白宫和五角大楼之间,结果直到10月13日星期六,第一批C-5“银河”运输机才载着补给品飞往以色列。显然,在危急关头进行的这次空运,对以色列在军事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此前以色列几乎因为技术装备的战损率过大,自己既缺乏主要技术装备的库存,又缺乏必要生产能力而险些导致战线全面崩溃。更重要的是,停火后由于美以双方在对阿谈判问题上的一系列分歧日益加剧,这使以色列人也意识到,今后美国以类似的方式来表示对以色列的支持是不大可能了。
事实表明,下次以色列一旦再面临类似境况时,西方世界依然会畏首畏尾、自私自利。于是,以色列感到它政治上孤立,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从而减少了它的行动自由,而且以色列需要时间来重建军队和恢复信心。所以很明显,要在未来的战争中获得能够在质量上保持优势、数量上足以满足需求,但同时又不受苛刻政治条件制约的新式坦克来源,只能放弃此前完全依靠进口坦克的策略。作为这种思索的结果,主管以色列装甲兵装备发展的塔尔少将正式提出制造国产坦克,并最终取代现役装备中全部进口坦克的大胆设想。
“装甲文化的飞跃”
在1973年10月的战争结束后,已经不是一个以色列是否应该参与研发一种以色列自制坦克的问题,而是以色列是否有能力在此项坦克研发计划里获得高水平的工业以及技术专业技能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以色列是否有能力研发一种在价格上可以承受并且保证不会因此计划而破坏以色列整体经济的坦克。
有意思的是,像以色列的塔尔将军这样拥有丰富的坦克战实战经验的坦克项目负责人是极为罕见的。俄国的科金、科什金、美国的莱特,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坦克战。也正因为如此,长时间的作战实践,不但使塔尔获得了丰富的坦克使用和作战经验,也使其掌管的国产坦克项目从一开始就在设计思想上独一无二,具有浓郁以色列风格,并最终发展成一种对中东战场拥有最佳适应性的“梅卡瓦”,为实现“装甲文化”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单来说,塔尔将军的思想其实可以归结为“防护为重,乘员生存力第一”。所以最终出现在绘图板上的“梅卡瓦”,不再追求火力、防御、机动三者的平衡,而是防御第一、火力第二、机动第三这样优先次序思想下的产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塔尔将军的设计思想不仅仅是一个老兵从战术角度思索的结果,同样也必须与当时以色列国防军乃至整个国家所持的军事思想密不可分。1973年以后,以色列由于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保持防御的战略态势,企图主要靠政治手段来减少阿拉伯人发动突然进攻的机会,并且希望能避免发展为全面战争。为了加强防御态势,以色列在指导思想和技术方面都有了变化。这就造成在“梅卡瓦”的设计意图中,必须把进攻武器系统同攻防战略重新协调起来,换句话说,将“梅卡瓦”只看作是一辆传统意义上坦克的想法将是片面的,而是要令其承担起一座机动性防御堡垒的全部职责。为此,这辆坦克不仅仅要能够在一对一的坦克决斗中生存下来,还需要能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长期坚守阵地,并在必要时充当装甲人员输送车、弹药车、自行迫击炮,甚至重装甲救护车的角色也在考虑之中。对以色列装甲兵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装备的更新,更是一次“文化上的飞跃”。
当然,尽管“梅卡瓦”的设计在1974年6月就已基本成形,并在当年的11月拿出了第一辆样车,但能设计出来是一回事,是否能够大批生产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毕竟作为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资源贫瘠、缺乏重工业基础的小国,要作到这一点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塔尔将军对此采用了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策略。其总体思想,是要在现成的已经掌握其关键技术的子系统以及装配工艺上去“装配”而不是“制造”出这种坦克,而且在完成所有研制和论证步骤前,整个开发计划必须以研发一系列原型产品作为起点。为此,任何短缺的技术必须部分从国外获得,比如从美国购买装甲板、火炮、发动机、传动系统、火控系统及其它很多部件,从英国购买悬挂系统和机枪,部分由以色列的国防部门或是工业部门自己的研究机构自行研制开发的方法予以解决,比如车体和炮塔的装配,以避免在对相关技术完全吃透方面耗费过多的时间。同时,出于满足生产规模的需要,塔尔将军还决定不但要充分利用以色列国防军现成的直属工厂,而且一些私营工厂也被要求参与进来,以此来应对这样的潜在需求,甚至于为了节省成本,塔尔还征用了以色列陆军的坦克仓库作为“梅卡瓦”的装配车间。显然从设计到装配“梅卡瓦”的一切,都处处体现着精明而又务实的典型犹太式智慧。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条件限制,“梅卡瓦”只能利用可获得的二流部件进行装配,但就是这些二流部件,以及看似另类而随性的“堆砌”风格,却使以色列装甲部队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称心得手的作战装备。1978年4月,第一批40辆生产型“梅卡瓦”交付部队,从各种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性事件,实现了以色列式“装甲文化”的飞跃。
不应被忽略的“马加奇”
如果说“梅卡瓦”系列意味着以色列自主坦克工业的建立和“装甲文化”的飞跃,那么由“巴顿”系列不断升级而来的“马加奇”系列也不应该被简单地忽略。在“梅卡瓦”1开始量产的1978年,本就不平静的中东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波澜。1978年3月11日,18岁的巴勒斯坦女战士达拉尔·穆戈拉比带领10名法塔赫战士,潜入以色列,在海滩上打死了一名美国游客,然后在海法附近劫持了一辆大客车,在去特拉维夫的途中又劫持了另一辆大客车。在和以色列军警的枪战中,37名以色列人丧生,76人受伤。为报复这一恐怖行动,以色列部队发起了代号“利塔尼”的军事行动,于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据地发动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虽然此后在美国压力下,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该地区,清剿行动宣告失败,但是以色列却在边界区域组织了一些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被称为黎巴嫩自由战士,也就是南黎巴嫩军SLA,作为日后的一个契子。事实上,“利塔尼”是以色列国防军在1974年1月18日和5月31日分别与埃及和叙利亚签署停火协议后,主动发起的最大规模的地面作战行动,这实际上成为了贝京政府开始转变军事战略的一个风向标。
不过,贝京对此的态度仍然是谨慎的,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虽然贝京的前任成功地完成了以色列国防军大规模重建计划,这似乎为以色列转变军事战略提供了方便条件,但在贝京看来,以色列国防军还不够强大,在追求数量的目标完成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以色列武器的质量重新成了当务之急。毕竟,1973年那场代价高昂的“胜利”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压在以色列国防军身上。在这个背景下,除了开足马力开始生产“梅卡瓦”外,对原有“巴顿”系列坦克的升级也在同步进行中,于是一些更新型号的“马加奇”出现了。
事实上,1973年10月的战争充分证明了第一代“马加奇”坦克的战场价值(第一代“马加奇”在以色列国防军中的制式型号是“马加奇”3),在西奈,这些由各种“巴顿”坦克改装而来的坦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场景,成为了埃及人的梦魇。而在戈兰高地的大反攻中,“马加奇”依靠先进的M1781C型合像式测距仪和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对叙方的T-62坦克展开远距离精确射击,甚至有被“马加奇”3从2000米以上的距离连续摧毁四五辆的记录。也正因为如此,虽然“马加奇”对中东战场的适应能力不及专门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的国产“梅卡瓦”,但仍较以色列国防军中其它未经过改装的英制或美制坦克显示出了优越性。
而作为1973年战争损失的应急补充,美国为以色列运来了150辆M48A3,这就成了进一步改装“马加奇”的新资源。不过有意思的是,之前的“马加奇”3实际上就是将早期的M48A 1/A2通过换装L7型105毫米炮、“乌尔旦”车长指挥塔、塔上外置1挺7.62毫米机枪、在105毫米炮炮管上方安装12.7毫米M2重机枪、换装AVDS-1790柴油发动机、CD-850-6型变速箱和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并配发M111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的方法升级到M48A3的标准。为了和之前的“马加奇”3有所区分,这批新到货的M48A3起先直接被称为“马加奇”5。
不过到1977年贝京上台,要求进一步提高以色列国防军装备质量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马加奇”5和之前幸存下来的少量“马加奇”3又开始准备进行进一步升级,这次的主要方向是为“马加奇”加强“布拉泽”爆炸反应装甲(这种装甲当时属于绝对机密,在部队接到动员令开拔前线之前都不允许安装到坦克上),并将火控系统中的M13AID机械式弹道计算机、M17C车长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替换为更新型的M16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和AN/VVG-2车长激光测距瞄准镜,在2 000米距离对静止目标射击时的首发命中率由之前的30%提高到75%。M16弹道计算机采用有10个抽头的线性电位计来模拟不同弹种的弹道,可计算多个弹道参数产生的瞄准线高低修正和方位修正,而AN/VVG-2车长激光测距瞄准镜由激光测距望远式光学系统和潜望式车长瞄准镜组成,结合了车长瞄准和测距两个功能,测距也可由炮长完成。激光测距采用第一代“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200~6000米,测距精度±10米,距离分辨率20米。该测距仪可同时测量和存储3个目标距离并用数字显示1个目标距离。激光测距望远光学系统有2个倍率,其中6倍率视场10度用于搜索目标,12倍率视场5度用于瞄准和测距。
到了1980年1月,美国又开始向以色列提供一批总数为300辆的最新型M60A3主战坦克,这样包括早期的M60和M60A1,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手中的M60“巴顿”系列的总数将突破800辆,成为了比M48“巴顿”更具改装价值的基础材料,“马加奇”6因此出现。与“马加奇”3/5情况不同的是,虽然“马加奇”6的改装套路大体类似,但改装范围不仅包括早期的M60和M60Al,还包括新运到的M60A3,而且改装的深度也要超过“马加奇”3/5。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将M60和M60A1的火控全面升级到M60A3的标准,也就是以M21全解式数模混合弹道计算机为核心的分划扰动式坦克火控系统,其在弹道计算中计算了多种弹道参数对弹道的修正,其中很多参数是用传感器精确测定的,具有在静止状态射击固定和运动目标的能力。同时,增加AN/VSG-2炮长热成像瞄准镜,该瞄准镜采用低速并行扫描、光学多路传输和发光二极管显示,能在昼夜和复杂气候条件下使用,并能穿透烟幕和简单伪装,最大作用距离可达2000米。AN/VSG-2有1倍昼间观察(水平视场21度、高低视场10度),8倍昼间瞄准(视场8度)和8倍热成像夜视(水平视场5度、高低视场2.58度)3个光学通道,并有1个光学肘管延伸至车长瞄准镜处,使车长也能看到炮长瞄准镜中的图像。其次,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炮管上包裹隔热护套以防止炮管受热变形。第三,对动力系统使用RISE套件进行可靠性和标准化升级,并安装“布拉泽”爆炸反应装甲。除此之外,还安装了“梅卡瓦”的履带、新的第5号钢制负重轮(其余负重轮仍为铝制)。不过,装有“梅卡瓦”履带、负重轮的“马加奇”6被称为“马加奇”6B。
如此深度改进的结果,实际上使“马加奇”6成为了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战斗序列中与“梅卡瓦”高度通用的一型主战坦克,从火炮身管、弹药到火控系统和动力/传动乃至行动部分基本一致,而梅卡瓦在设计时也同样注意了与现有的“马加奇一巴顿”系列尽量保持一致,其M68 105毫米坦克炮及弹药与“马加奇”完全相同,火控系统实际上是M60A3的LTFCS坦克火控系统的以色列版、AVDS-1790-6A柴油发动机、CD-850-6B传动装置也与M48/M60系列
“马加奇”的AVDS-1790-2D/CD-850-6大部分零件通用,特别是经过RISE套件升级的AVDS—1790-2D与AVDS-1790-6A的通用性最高,这一点对于战争中后勤保障方面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从“马加奇”的渐改到“梅卡瓦”的飞跃,整个过程是以色列坦克工业几十年来从囫囵吞枣到局部修改,再到全新设计,最后大胆冲击坦克技术前沿的艰难过程的真实写照,“梅卡瓦”更是关键一步。但在“梅卡瓦”尚未成熟,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改装出更多、更好的“马加奇”将是十分可行的明智之举,这将在短时间内显著强化了以色列装甲部队的战斗效能,并满足了以色列对于高质量武器在数量上的要求。1982年的战争结束后,“马加奇”6进行了进一步升级,又出现了更新型的
“马加奇”7系列。今天,这个系列的“马加奇”仍然作为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之一,活跃于中东大漠之上。
结语
“在以色列的土地上,用哈加纳赋予我的武器,为了祖国,我将向人民的敌人作斗争,决不屈服,决不退缩,全部奉献”,这是以色列国防军前身、哈加纳军事组织帕尔马赫誓词。
如果说土地与人口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资源,那非常遗憾的是,以色列这两项资源都非常匮乏,特别是相对于前者而言,兵源的短缺始终是以色列国防军最大的难题,“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无论用军事术语怎样描述,以色列国防军的作战理念都可以浓缩成这样一句话——“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我们在以色列式的“装甲文化”中体会到的正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