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仿真实验在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及作用
摘要: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经济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都存在着局限性,文章认为可以尝试运用经济仿真实验来辅助宏观经济学教学,这既符合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的新要求,又适应了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而且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经济仿真;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适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初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以往的经济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机械教学法,它虽然对讲解经济学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学生很难准确深入掌握经济理论等。为了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各高校普遍开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基本理论模型的学习困难。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又开始尝试运用经济实验来辅助教学。经济实验是以微观经济系统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其特点在于以真实的人作为实验对象,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中对偏好的控制。经济实验在生产交易理论、信息与博弈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教学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经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而在课堂上组织大型的宏观经济实验比较困难,且实验对象个体的偏好差异会对宏观经济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实验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的作用。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经济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都存在着局限性,笔者认为应该在综合运用以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仿真实验来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从而避免和克服其他教学方法的不足。
一、经济仿真实验及其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经济仿真实验简介
经济仿真是以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代理人行为的特点为原型,将经济系统抽象成为程序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算,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它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允许研究者建立非常复杂的虚拟经济系统,并分析经济主体在其中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科学研究无法重复实验的困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应用仿真实验的还不多,主要局限于证券市场、议价行为、拍卖行为、公共产品、演化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特别是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仿真实验的研究还非常缺乏。
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是将有关经济理论,经过初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转化为经济数学模型。二是运用合适的仿真软件将经济数学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块。三是将制作好的仿真经济实验模块运用于相应的教学内容当中。前面两个步骤由授课老师完成,而最后一个步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最后一个步骤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模型进行解释和演示;然后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自由探索,通过亲自尝试来获得对模型运行结果的感性认识;待学生能够熟练操控实验模块之后,可以安排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观察修改模型结构和参数带来的结果的差异,并引导其进行解释;最后,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基于该实验模块设计更为复杂的模型,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一是教学内容具体。教师可以用仿真软件将模型做成相应的实验模块,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为直观的教材。二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高存储容量两大特点,所以在经济仿真模型中可以实现一些多主体多周期的大型实验,而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长时间的演算,节约教学时间。同时,大量的经济学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以数据列表和图形曲线等方式展示和导出,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三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学生可以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并且可以通过修改模型的机构和参数获得对经济理论和模型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记忆与知识建构角度来说其对学习效率的影响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方法。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高等教育需要有效率地与广泛的运用信息科技。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财经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二是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上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宏观经济学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将信息科技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新要求的需要。
(二)适应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授课对象是没有太多经济学背景知识的本科低年级学生。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些高校甚至将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大多未系统学习过经济类前期课程,而且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的限制,只是单纯给学生进行经济理论的讲解与模型的推导,其所接受的刺激难以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因此,学生记忆、理解难度较大,难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灵活运用的能力也较差。
第二,课程内容抽象,且理论性较强。在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微观经济学的每一个原理,几乎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来形象地阐释。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宏大叙事”对刚刚从应试教育的重围中杀将出来的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像“天方夜谭”,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通过大量的图形、表格、数学论证来加以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
第三,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数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而大多数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则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方法不愿深入,对教学中的经济学案例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学习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第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马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而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基本理论模型,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模型本身来说,帮助是有限的,而借助经济仿真实验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总之,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适应了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有助于低年级本科学生加深对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模型的理解,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对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经济仿真实验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普及而使建构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应用的体现,符合了授课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情境”而言,经济仿真教学正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境,这个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将未知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就“协作”而言,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利用仿真软件学习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诸如学习内容的布置,学习材料的分配之类的协作,在学生之间也会发生搜集资料,合作实验、分析问题的协作,也有老师对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协作,这些协作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就“会话”而言,在仿真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协作的存在,必然会因此而产生各种会话,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学生之间的会话,也包括学生和电脑之间和互联网之间的会话。这种会话,将加速意义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建构。就“意义建构”而言,在仿真教学中,通过创设的仿真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协作,逐步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知识,达成意义的建构,也就是将新的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转化成个人的能力。
三、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
通过经济仿真实验将本来抽象的理论模型具体化为过程可操作、结果可直观的实验模块,让学生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生动的、可亲近的学问。
(二)有利于丰富理论教学的手段,深化教学内容
利用经济仿真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模型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模型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认知特点,从而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同时,在经济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参数的设置,模拟现实生活中某些经济变量的改变,观察和比较程序运行结果,从而加深对这些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学生多接受的是升学教育,接受的知识是灌输性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还有待培养和开发。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体性,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经济仿真实验不仅能对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提出问题-正式表述-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一般研究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理论学习和开发性实践学习之后,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开发作品,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作品存储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作为后续教学的案例,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动态良性循环。
总之,经济仿真这一崭新的研究手段应该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士龙.借助经济仿真实验开展宏观经济模型教学的设想[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0).
2、任韬.实验经济学与经济仿真[J].理论与当代,2007(2).
3、李鹏.仿真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研究[DB/OL].
*本文为教育部专项资金、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