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怎样能让图书馆资源“活”起来
摘 要:本文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由于图书管理员工作方法、思想意识、工作态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图书馆资源要么死呆在馆里等着读者来发现、借阅,甚至无人问津;也可以通过图书管理员的多方努力,让馆藏资源为师生所用,并且可以减少一些途径,轻松借阅,提高效率,让图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资源;活起来
1 引言
学校图书馆的职能就是搜集、整理、保管书刊资料,开发信息资源,参与教育教学。早在1808年德国人施莱廷格在《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中给图书馆下了一个比较严密的定义。他说:“我所说的图书馆,是将收集的相当数量的图书,加以整理,根据求知者的各种要求,不费时间地提供他们利用。”所以,要充分体现图书馆职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就得让馆藏资源“活”起来。让那些图书资料呆在馆里,不为师生熟知、利用,那图书馆就是个摆设,失去存在的意义。
2 传统管理下我校图书馆状况
2.1 废旧藏书相对较多
由于资金短缺、空间受限等诸多因素,长时间不能添置新书,导致图书馆对师生的吸引力不够。
2.2 图书借还程序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首先把买来的书资料登记到资料本上,再给每本书分类贴上标签及制作和标签相对应的图书分类卡片,最后把图书分类卡片按类别分别放置在文件柜里。对于有借书证的师生来说还要对他们资料作一定的记录。并且在人们来借书的时候,首先持证件者要去存放图书分类卡片的文件柜里查找想要的书是否在架,如果卡片存在,再按图书分类卡片在相应的书架上找到需要的圖书。然后登记持证者的借还时间和在书签条上写下借还书记录,之后把会员证留在那里。这么麻烦,就算想借阅的师生也不愿浪费时间。
2.3 图书管理员被动、自我
图书管理员面对师生的各种咨询、提问,总是回答“不知道”、“自己找”、“都在书架上呢”。一本本图书就静静地竖立在书架上,等待读者的借阅。
2.4 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压力大
师生的空余时间本来就非常有限,加之去图书馆选书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借到适合自己读的书,甚至有时候还不能如愿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所以导致图书馆冷冷清清。
3 尝试搞活我校图书馆
3.1 图书采购
图书采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 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思维都存在局限性。因此,购书之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征求师生的意见建议,收集师生们所需书目报表,然后甄别筛选,求同存异。另一方面,与书商沟通交流,了解新书动向。从网络、新闻等渠道,了解和掌握出版发行业的相关政策。这样从正规渠道购买师生所需图书资料。
3.2 藏书的整理摆放
图书的摆放,一般都用字母加数字给每一本图书对应一个编号,然后依序摆放。但我们馆为方便师生借阅,一是把一些比较旧的,还有不常用的书放置于书架的最上面。例如:《图说卫星通信》、《经济学原理》、《马克思》等。二是把借阅率低一点的放置于中间位置。例如:《子夜》、《傅雷家书》、《文化苦旅》等。三是把最常用,借阅率高的放置于最低几层,并在书架上标明为推荐书架。例如:《论语》、《离散数学及其应用》《艺术的故事》《史记》等等。
3.3 提升图书管理员素质
要求图书管理员对藏书了然于心,特别是对推荐书架上的书籍资料。能按师生的需求精准、快速的推荐书目,精准、快速的找到书本。例如:一个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比较困难,需要有助于学好文言文的书。那么就给推荐《文言入门》、《高中文言文全解全析》之类的书。
3.4 做好藏书与师生的桥梁作用
要搭好桥梁,一方面熟悉藏书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师生需求。我们的做法是:让师生以书面形式提交自己的需求,再有的放矢的给他们推荐书目。比如收到这样的信息“我学地理觉得太难了,找不到方法,没兴趣。”那么我就思考给他推荐《地理与生活》、《地层学原理》、《世界地理精华》等等。以板报形式设立图书馆新书推介栏,建议文科生读书栏,建议理科生读书栏。分文理科制作书目推荐表张贴到各班教室墙壁上。板报栏及书目推荐表每隔两周或最长一个月更换一次。
3.5 图书管理软件的使用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强大,能对图书进行借还操作,设定借期,能对图书、读者、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复杂的查询,能自动统计藏书情况,对任意时间段的图书借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人均借阅册数、日均借阅册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初见成效
经过多方努力,图书馆终于有了很大的改观。师生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从门可罗雀到可谓门庭若市。人均借阅册数和日均借阅册数都翻了几十倍,图书馆真正在履行它的为教育教学的服务职能,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认可。
5 结语
通过以上简述可知,图书馆的藏书要得到充分利用,最关键的是图书管理员的业务素质要过硬,工作态度要端正,思想意识要新颖,做好藏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因为普通的读者最大的苦恼不是找不到图书,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所以图书管理者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在“最适合的图书”和“最适合的读者”之间建立衔接,帮助知识和信息双方实现精准衔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业务学习,探讨更为适用的采、编、放、借还等精准快捷的方法;深入分析读者,解读读者,密切联系师生。变“知识图书馆”为“智慧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盛剑锋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6)
[2]许兴菊 中学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利用率的思考[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6):20-21
上一篇:用代码编写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