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摘 要:近年国家提出的科技供给概念表明科学研究不仅要掌握知识和真理,同时也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自身利益。在实现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入与积累。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因素不仅关键,并且也是动态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体系构建,通过对相关因素定性和定量的优化分析,让职能部门及创新创业人员在双创过程中及时掌握客观情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而通过相互比较,获得适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模式。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b)-0233-0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目前政府致力打造的两大经济引擎之一,它既是创造新财富的源泉,也是人民生活提高和物质丰富的重要方法保障。在实现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创新创业人才的积蓄。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发展议题,各因素不仅复杂,并且也是动态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如何科学地考察各相关要素在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先程度;是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研究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1-2]。本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创新创业相关因素定性和定量优化分析,将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权重排序,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行方案。
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选择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教授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可用于多因素影响判断的决策方法。其中比较标准选用萨蒂的1~9附分值方式作为重要度比较参数(见表1),通过矩阵客观的两两附分值对比(见公式1)来获得被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它是一种客观、科学、全面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与目标方案有关的因素设置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相应层次,并以此为分析框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这种方法能解决许多传统方案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此方法让复杂的影响因素分解量化,既能抓住问题的重点又能找出内在指标的动态影响程度[3]。
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权重分析
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如下考察和分析。以沈阳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效发展为研究主线,立足沈阳双创人才培养各因素的优化分析;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对双创用到的物质基础与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信息技术运用,资源保障投入,创新创业奖励之间的联动关系,让职能部门和科研团队在了解优化方案的同时,为以后产业化应用路线给出了全面整体分析(见图1)。将以上因素进行了科学及客观的分析验证之后;通过权重数值大小的排序,可以直观地得到科研团队创新培养的优化方案(见表2)。让创新创业人才在双创过程中及时掌握客观情况,加快科技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展速度;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反复实践获得适合本地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运行模式。
其中:一级权重λmax=4.0104,CR=0.0038;信息技術应用二级权重λmax=4.0042,CR=0.0015;创新资源投入二级权重λmax=3.0092,CR=0.0079;创新创业效率产出λmax=3.0649,CR=0.0559;创新创业效果奖励二级权重λmax=3.0037,CR=0.0032。
3 结语
现今各国家对于创新型人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都处于经验摸索阶段,科技成果的实物产生、经济转化和产品深化等过程都缺乏量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全面客观地了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因素的内在关系和根本实质,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因此,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的建立及客观、科学的过程研究,探索最佳发展方式,建立建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高效体系,进而实现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最佳模式,推动地区以及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健康快速发展[2,4]。
参考文献
[1]Nelson,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Stud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朱学新,方健雯,张斌.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7):15-18.
[3]可月,林莉.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6):106-109.
[4]陈勇钢.打造创新团队,建立长效机制[J].北京教育,201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