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目标即是打造生态化的宜居城市,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方向,城市的生态规划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处,更利于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中心这种单一的思想价值观念,完善了城市规划中的思想价值体系。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系统的双赢,也符合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理念,也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生态城市的特点
1、高效益运行的转换系统
在投入产出的整个转换过程中,达到自然物质投入量少,经济物质产出量多,废弃物排泄量少的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运转的流转系统
以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与能源流的运作创造合适的条件,进而通过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活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规划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会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目前的发展。
4、国际化的环境质量指标
城市的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管理水平、各种污染等环境质量等指标与国际环境指标接轨。对城市人口控制、劳动就业、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等方面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5、和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突出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体现和谐。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文文化气息,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保护与提升两手抓,首先在于保护,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其共享性。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以环境为本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城市规划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自然基础的功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有效的保护与延续。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2、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碳减排为目标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城市建筑、交通、绿地系统等建设活动中,以及居民日常活动中遵循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遵循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本质。用生态观念对能源、环境、建材、废弃物处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
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链。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引导产业发展,结合城市建设的技术与市场发展,积极实现产业由能源消耗指向向科学技术指向转变,建设科技指向的支柱产业;以重点项目带动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绿色、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4、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因此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低碳生活观念,建立文化设施,加强价值文化的传播。以社会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维护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
5、革新观念,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保障体系涉及减排目标、新能源开发、碳金融、新节能方式推广、低碳技术研发等内容。专门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运作需要体现低碳经济的运行特点。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
1、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自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回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所以这些是对建立生态型城市十分有利,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可以通过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元素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或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现有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
2、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要将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3、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提到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但包括了山、水等自然的景观,还包括了历史古迹经历的长期的环境的变化,这些景观都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对周围环境的不断适应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区域之内的相对平衡的空间,具有很大的保留价值。除了这一点,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还要注意把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现代城市景观相互结合,对于城市空间的塑造既要保持细小但趣味性强的自然人文景观,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欣赏。
4、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生态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
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
5、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近年来,城市汽车饱有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所以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主要应体现在公共交通优先上,这是有效的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城市交通规划时对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优先考虑,制定公共交通发展的专项规划,落实其发展用地及在其他规划中的优先地位,从而将公共交通优先得以落实。
总之,生态质量的下降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加速进行,要让城市化和生态化同步推进,只有打造生态城市才是城市长久生存发展的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小伟,胡淑婷.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应用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03):91-92.
[2]任洪臣.论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吉林农业,2013,09(20):53-54.
[3]汤薇.生态城市基本问题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3(1):73-77.
[4]杨建军.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4,(03):141-142.
上一篇:试论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下一篇:试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