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发展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升级的同时,对良好生态环境、美好家园的向往也愈加强烈。在传统经济发展指标中加入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观念。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提供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下,物质流成本会计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阐述了物质流成本会计内涵、起源和发展,阐述物质流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在我国发展物质流成本会计几点建议。
关键词:物质流 成本会计 环境价值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获得较大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加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变这种趋势,努力使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我国不仅应该重视国内生产总值,更应该重视国民整体幸福感。秉持绿色发展观,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必须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生产线上每一个环节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规律,进而对物质流动的程序及物质数量进行优化,提高物质利用率、降低废料排放量。 物质流成本会计作为环境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低污染排放量,促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目的。
一、物质流成本会计起源和发展
物质流成本会计((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MFCA)是跟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转,将企业的所有产出分为“正产品”和“负产品”,将流向负产品的材料、能源等予以单独的统计和核算,获得更多废弃物成本的信息,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引。物质流成本会计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德国经营环境研究所的瓦格纳和斯乔布提出的一种管理会计工具,随后联合国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分别在《环境管理会计业务手册》和《环境管理会计指南》中引入物质流成本会计技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2005年发布了《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其中将环境成本划分为物料方面的成本与货币方面的成本,分别用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表示,体现了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基本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在2011年9月正式发布了ISOl4051号文件,即《环境管理——物质流成本会计——一般框架》,用以指导该项环境管理工具的实践应用。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先后开始了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实践。日本《环境管理会计技术工作手册》、德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指南》也相继引入物质流成本会计技术,为其本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
我国对物质流成本会计的研究相对比较缓慢,相关的理论体系尚不够健全,实践方面才起步,尚没有制定的环境管理会计标准的规范性文件,不能有效推广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广泛应用。
二、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其根本目标是获取利润,与此同时,企业家作为社会成员,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谋取利润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者和践行者。 企业的物质流成本会计也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
(一)物质流成本会计目标
从宏观角度看,政府要求企业实施物质流成本会计,其主要目标是引导企业将经营活动的外部性内部化,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微观角度看,企业实施物质流成本会计的目标包括有效确认废弃物数量和负产品成本、弥补传统财务会计环境信息不充分的短板、形成会计年度报告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等。
(二)理论基础
1、物质流分析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期,德阿芝、尼斯、艾瑞斯在其著作《经济学与环境》中提出了物质平衡模型。其主要思想为:现代经济系统由材料加工、能量转移、废物处理和产品消费四个部门组成,此经济系统与外界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移关系;理论上讲,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从经济系统中转移到自然环境中的废弃物大致等于从自然环境中进入到经济系统的物质量。物质流理论以能量守恒原理为出发点,通过跟踪自然资源被开发、生产、转移、分配、消耗、循环、废弃等过程,揭示物质在经济和自然两个系统间的流动规律和转化效率,探寻到生产流程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源头,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
2、环境价值理论
环境价值理论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主要观点有: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对人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环境的自净能力为人类生产的废弃物提供消解作用。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用中存在合理配置的问题。环境价值理论对于企业实施环境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不仅核算料、工、费等传统的成本要素,还应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进来,分别计算正产品成本和负产品成本。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基于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而提出的,其核心内涵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后代留有足够的资源,使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该理论阐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在其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将环境因素纳入成本管理体系,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这也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我国发展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环保意识
日本、德国等企业能够成功实施物质流成本会计,与其本国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价值观分不开,政府和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实施。我国首先要通过宣传及财税政策,引导和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对企业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制度約束。当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物质流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又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时, 即可提升实施此成本管理工具的意愿。
(二)充分考虑可操作性
在物质流成本会计实践中,首先是收集生产各环节中投入和产出的原始数据,这项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其中物量中心的设置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设置的物量中心数量较少,但每个物量中心规模较大,则在计算负产品成本过程中,增大出现误差的概率,如果设置过多的物量中心,成本计算精确,但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因此,物质流成本会计实践中,要平衡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物量中心的设置。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数据必须在现场进行收集获得,只有如此,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型才具有有效性。
(三)与传统成本会计相匹配
传统成本会计与物质流成本会计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处理废弃物成本的方式不同,前者没有专门的科目记录废弃物处理成本,使其再生产过程中容易被隐性化,后者使废弃物成本分类且可见,因此,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要结合传统会计科目进行。
(四)制定物质流成本会计指南
一种新的管理技术研究与实践成功的典型标志是其被指南化和标准化。在国际上,已经发布了ISOl4051号文件,即《环境管理——物质流成本会计——一般框架》,该指南的发布为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环境管理会计技术指导。日本、德国等国也制定了本国的指南,为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推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同时,酝酿制定环境管理会计指南,以此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玲,王培培在.战略层面将资源效率引入物质流成本会计[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年32卷164期.
[2]王贵.基于物质流成本会计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应用[J].财会通讯,2019年16期.
[3]吴菲,王湛.基于物质流成本会计法的环境收入计量[J].财会通月刊,2018年24期.
上一篇:煤企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