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吃剩饭的机器
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
餐厨、厨余垃圾不仅量大,而且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的处理,过去是填埋、堆肥,今天,分类处理加上高科技,使其不仅摆脱了垃圾大户的帽子,还成了变废为宝的先锋。
餐厨垃圾资源化的主要技术有生物法和物理法。生物法采取微生物发酵技术制成发酵饲料,物理法是将餐厨垃圾脱水后进行干燥消毒,粉碎后制成干饲料。据专家介绍,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
每天,在距离上地地铁站不远的一家微生物资源循环处理中心,一辆印有BGB字样的货车都要从这里进进出出6趟,将区域内20多家餐馆饭店的垃圾回收,原本汤汤水水的餐厨垃圾,在6个多小时的高温发酵后脱胎换骨,变成一种金黄色的粉末,这是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的微生物菌肥。这种借鉴日本利用生物菌分解残羹剩饭、将之变为肥料和饲料的做法,被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并研发出适合中国高油高盐食物的生物菌。这种技术就像乳酸菌能把牛奶变成酸奶一样,在残羹剩饭中加入生物菌高温发酵,8~10小时后,剩饭就变成了肥料。
2008年,这种从剩饭中提炼出来的菌肥曾应用于50亩草莓大棚,不但草莓口感和产量都有很大提升,而且莓农头疼的重茬病也没有了。2009年,覆盖了5000亩草莓大棚。虽然每亩成本增加200元,但平均亩产增长800~1000斤,产量提高了30%。
这种从剩饭中提炼生物菌肥的技术还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上大显身手。把奥运村的餐厨垃圾变为微生物菌肥,然后把用这些微生物菌肥种出来的草莓等水果再提供给奥运村,形成一条完整的“餐桌循环经济链”,成为科技奥运的一大亮点。
13届科博会上嘉博文的演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一个盘子里放着两个磕开的鸡蛋,蛋黄的颜色明显不同,一个是普通鸡蛋,一个是食用该公司BGB生物蛋白饲料的鸡下的蛋。据介绍,这种饲料中含有107个有益菌,对人体非常有益。
2010年,国内最大的餐厨垃圾场——占地32亩的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运营。在这里,通过添加玉米皮、花生壳以及部分微生物菌剂,每天将有200吨餐厨垃圾变成动物饲料或有机肥,供应大型养殖场、种植基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该处理厂于2010年9月正式启动运营后,每天餐厨垃圾处理量可达200吨。二期工程上马后,每天处理量将达400吨。可以基本解决400万城市人口的餐厨垃圾处理问题,直接减排二氧化碳至少15万吨。年产8万吨的再生产品,每年将带动40万亩绿色有机农业和1亿多只肉鸡清洁生产,带动农业二氧化碳减排75万吨。
这是餐厨垃圾处理的“战斗机”。在北京的一些机关、校园社区,小型的餐厨处理机也在运转,把每天食堂或者住户家中产生的剩饭变成肥料,用于校园、社区的绿化美化。
还有一类更小的“小家伙”,在第13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科博会展馆,家庭用食物垃圾处理器引起观众浓厚兴趣。这种处理器适用于普通家庭的厨房,直接安装在厨房水槽下水口,通过高速电机驱动碾磨件,将残羹剩饭、蔬菜枝梗、鸡骨鱼刺等碾磨成粉末或微小颗粒,随水流从下水道自然排出,从源头实现餐厨垃圾分类及减量,实现集中、无污染的资源化垃圾处理。
更有意思的是,舰船也开始搭载一种新装备——舰用餐厨垃圾处理装置。过去,海军舰艇部队常常受餐厨垃圾的困扰,特别是舰艇远航训练,每顿用餐过后的餐厨垃圾只能堆积起来,返回军港时再作处理。这种装置比立式冰箱稍宽一点,可放置在厨房的任何角落。餐厨垃圾放进去之后,通过粉碎、脱水和烘干,污水被排进船底污水舱,干货经过微波干燥、消毒灭菌,变成了无色无味的粉末,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存放3个月。以30公斤的餐厨垃圾为例,经过这种装置处理,最后只剩下2.5公斤左右的干粉,满足了舰艇远航需要,并且符合出访别国时的环保要求。 5公斤重的西瓜经过粉碎、脱水和烘干,只剩下像袋装雀巢咖啡大小的粉末。目前,除了某新型驱逐舰已经添置了该型装置,正在南极考察的“雪龙号”科考船上也使用上了这种装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