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工业设计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突然出现的韩流这一文化现象促使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特别是韩国的工业设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企业从改良甚至模仿设计精良的外国产品转向开发自己的原创产品,使得韩国的企业开始具有了世界级的设计水平,一些大公司如LG、三星、起亚、现代等的工业设计,特别是新兴的高科技产品的设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在各类国际设计评奖活动中屡获殊荣。为何短短几十年,韩国的工业设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值得我们国人好好反省,是否是我们的设计教育出了问题?通过这次到韩国首尔的弘益大学进行交流学习,逐渐解开了心中的疑问,基于和那边教师及学生的深入交流,发现韩国设计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适时性西方理论与根基性亚洲文化的混合。同时韩国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也更着眼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希望此文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国;工业设计;设计;思想教学
上个世纪末,突然出现的韩流这一文化现象促使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我有幸到韩国首尔的弘益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作为韩国最好设计院校之一的弘益大学,能在这里交流学习感到十分的幸运,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直都在用心的学习和体会韩国文化,并且对这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击,感受至深,这在去韩国之前是始料未及的。
1 中韩大学授课方式的不同
弘益大学那边的授课方式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教授的授课方式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活跃,在思考和辩论之中,而且还能够将问题引向深入,在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中,问题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那边的老师认为,把一个富有个性的学生塑造成具有全面而完整的创造能力的人,是设计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因为它涉及人的创造精神,设计永远在变,而创造性却是工业设计永远不变的法则,创造性也是设计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关于工业设计有许许多多的争议,但是创造性的重要几乎得到所有争议各方的公认。如德国和美国的设计思想仍然认为设计需要的是创造性,如果有创造性,设计可以不用艺术。他们认为设计思想的主要来源是文化,劳动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而那边的学生则是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展现出自己的主张,所以在这里经常都会看到通宵赶作业的现象。同时,设计基础课教学除了基础课程外,还设立了在学校的工作室里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技能,如刨,挫,锯,胶合和焊接等。同时为今后和工业设计有关的职业作准备,使学生更有把握地选择自己的工作。在这方面,材质和肌理的作业练习,可以很有意义地帮助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很快地发现他最感亲切感地材料,他们也许是木材,金属,玻璃,石块,泥土或纺织品其中地某一种材料会激发他最大地创造力。
2 中韩大学对于动手能力培养的不同
另一个与中国不甚相同的地方则是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是设计师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国内设计教育欠缺的地方。在弘益大学以及其它的一些设计学校,学生入学后完全抛开了传统的素描与色彩训练,而造型训练通过其他方式得以培养,比如直接的动手能力,效果相当不错,这种训练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增强对三维空间的感觉,增强对三维形体真实的体验,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能够直接感受到三维产品的实际存在形态。因为传统的素描更注重平面上空间和结构,而产品更多的是三维空间,材料工艺,使用状态,存在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使用者对产品的感受和评价。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有时可能绘出一幅很好的效果图,但产品实际生产出来以后效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在弘益大学,学生作品展览也是他们教学成果的一大特色。学生作品展一般是在11月的中下旬举行,这个作品展并不是针对某个年级的作品展,而是整个工业设计专业的作品展,每个年级都必须参加,而且都要求做实物,例如大一的学生上了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某种材料的喜好,根据老师给的主题来设计相关的形体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个年级都如此,根据每个年级段设计出不同学习阶段的产品。不要看是一件简单的学生作品,要求绝对不亚于我们国内的毕业设计,而且都必须自己手工完成。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他们的手工喷漆必须要达到商品级别,每个产品从打磨到手工喷漆,至少来回6,7遍,真心让我佩服。而且那边的学生对这个展览特别的重视,学习都非常刻苦。同时学校也会邀请例如三星,LG,现代,起亚等这样国际性企业的设计总监及经理过来欣赏学生设计作品展并给每件作品打分,每年都如此,这样企业可以通过这4年的作品对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设计创新能力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企业储备后续的设计人才,所以基本上大三暑假或寒假假期期间学生都会有这些企业提供实习的机会。
总之,这次在韩国弘益大学交流学习的经历,作为一名设计教育者,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明显感觉韩国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着眼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工业设计大部分学校教学模式只是着眼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也可能正因为这样,中国高校每年毕业上万名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目前看来好像大多只是“绘图员”,极少称得上“设计师”。这个也正是我们设计教育的悲哀,真心感觉我国的设计教育要进行改革。美国产品设计师布鲁斯·汉纳(Bruce Hannah)写了一本书,叫《如何成为产品设计大师》。作者在第一章“设计教育----真谛与误区”中谈到“下决心去寻找一种能够产生设计方式的教育模式”,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所有学校都有一定的教育模式,但并不是所有学校的教育模式都能够产生好的设计方式。在21世纪的中国设计教育界,为了培养能够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工业设计人才。应提出好的教育“方式”。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转型,我们的设计教育思想和观念也要随之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更加富有创新面貌,更加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 结语
现在,中国的设计已经展现出亮丽的曙光,学习工业设计不但要善于统观全局,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并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进行观察。我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中,每个都会遇到无数的事物和现象,要留心观察和理解,找到新的启发。对于一个工业设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难。我们只有善于发现事物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正如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做的预测给我们的启示一样,我们要努力地去发现新问题,创造新事物,而不是只听留在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的层面上。
我们还要有看本质的方法观察事物,例如讲的杯子的道理,要知道杯子是为了解决人的饮水方式,只要是解决人的饮水方式,我们可不局限于“杯子”这一概念。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既要观察本质还要去理解他的形式,结构,材料和色彩等等细节因素。看到一样东西要经常给自己提出一系列的问号,思考形式与本质的关系,为什么采取这样形式等等。这样我们就会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积累习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观察事物。
目前,工业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市场体制也越来越成熟。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都需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踏踏实实地工作,力争将来能在工业设计领域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邓涛.关于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思考——兼谈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教师教育的若干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07):14-16. [2] 汪怿.OECD国家紧急应对中小学师资短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2):8-10.
[3] 党远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05):37-40.
[4] 谢广田.略论高等教育体制下小学教师培养中的几对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05):46-48.
[5] 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04):1-5.
下一篇: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