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思维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变化,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文理结合、工艺结合的趋势,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更加紧密。设计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工科学生的艺术基础薄弱,在教学中学生难以放开思维进行创作,直接影响学生的设计基本功的形成。本文通过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新思维理论,分析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设计基础课程缺乏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因作出思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设计涵盖艺术史、文化、社会、科技、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能反映出国家的文化面貌、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民族精神等。“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设计逐渐与世界同步发展。201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国际海报年展中,众多的国内外设计作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不同国度的文化与设计的结合,以设计的现代艺术设计形式呈现出来,向观众讲述着一个个文明的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国家教育部就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实现教育由“知识导向”——“能力导向”——“创新能力导向”的重大转变。如何培养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工业设计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设计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是培养工科类工业设计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最有效和快捷的方法。
1 工科工业设计创新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两个多世纪以来,哥伦比亚大学以世界的胸怀,培养了97名诺贝尔得奖者,“科学与艺术”是它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在本科生院最早进行了通才教育;伦敦大学要求学生修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等课程。这充分说明艺术修养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2]。
工业设计的本质就是将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进行美的设计创造,从而使科技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改善和引导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工科学生虽然对科技比较敏锐,但是对如何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还很陌生。这就要求工科工业设计教师将设计创新思维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去。只有学会了创新设计思维,才能将科技前沿技术和设计审美相融合。
工业设计是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设计类学科,包括造型创新、材料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等。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工科学生多年的理性思维方式造成他们大多数只具备具象思维能力,而没有或者少有抽象思维能力。据笔者多年从事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课教学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工科学生思维比较理性和刻板,进行设计创作时,喜欢按照中学时代解数理化题目的条条框框的方式进行,不论老师多么强调要扩展思维,不要拘泥于几何方圆的套路,但是学生仍然难以下笔。这充分说明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释放,必须通过合理、灵活的思维训练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方法和灵活的拓展训练,就无法促使他们打开创新意识,也就很难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创造潜力。
三大设计构成课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平面、色彩以及立体结构知识的掌握决定着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工科学生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培养拥有创新设计思维的人才是工业设计的重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2 设计课程缺乏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因及对策
1、应试教育的弊端禁锢学生创新思维。
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十二年的学习经历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以至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靠刻板的记忆,而不是依靠自我思维的推敲,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都缺乏兴趣和勇气。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都适应不了自主学习的大学生活,尤其是设计类学生,缺乏灵活思考、自主创作的能力。当前部分中小学也尝试进行了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长期积累的应试教育模式在高考的沉重压力之下,还是无法被动摇分毫。
对策: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素质教育、创新精神需要的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1]。
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
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艺术造诣底子差,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时容易找不到学习方向。目前工科类工业设计教育从教学模式上讲,仍然以传统教育方式,即满堂灌输知识为主,老师主要靠在课堂上用理论阐述设计要领和设计思维,这些都是在封闭的课堂内闭门造车的模式,教学过程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扼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个性发挥,导致学生的艺术知识结构过于狭窄,无法紧密的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更不能适应创新能力的需求。这样就导致绝大多数学校重理论、轻实践,很难令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
对策:相比部分艺术院校的开放教学模式,填鸭式课堂教育禁锢了学生思维,学生只能靠机械的记忆来建立粗糙的设计思维,学生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完成的设计作品肤浅平庸,缺乏创新力。事实上,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每一种平面构成形式讲完以后,都需要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用到这些构成形式来制作完成的,需要学生自己走出去,到电器市场、大型商场、家居用品市场、家装建材市场等地方去感受和体验,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理论和市场上看见的实物相结合。但目前的教学模式仅限于让学生在纸面上以绘图方式来完成构平面成形式的练习。殊不知实地考察和体验环节对学生的教学意义远远大于课堂理论讲解和照本临摹更实用。
3、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创意训练以模仿为主,缺乏设计实践平台。
工科学生进校时基本不具备艺术造型能力,这一因素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储备大量的艺术知识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意思维。但是,目前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知识仅仅来源于《工业设计史》课程,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艺术修养目标。事实上,设计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设计练习。然而,目前学生的设计作业仅仅靠教师的自拟命题和模仿练习,学校提供的设计平台和设计机会较少,学生在应付作业时,通常只能采用模仿和抄袭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虽然课程教师也经常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假期实践,但是工科学生对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缺乏信心,也就缺乏适应设计行业需求的勇气,更谈不上对创新设计的追求,这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策:艺术知识的积累关系到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培育应该从小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应该开设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并注重改善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造诣和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专业课学习,例如建筑类、设计类、IT类专业学生,可以很容易接受艺术教育的训练,以开发和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同时,积极联系与专业学科相关的企业,开拓设计实践平台,为学生练习更多的课程设计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从而避免闭门造车的学习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缺少交叉专业的交流平台。
目前工科学生的艺术培养课程还是单独授课的,即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和艺术专业学生分开上课,由于工科学生绘画及设计水平普遍偏低,上课和设计练习时,同班同学的设计水平都普遍较差,缺乏良好的艺术氛围的影响和引导,只能随波逐流。
对策:开放各专业的艺术通识课程教学界限,让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平均艺术修养水平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艺术通识,有助于各学科学生进行跨专业探讨、分享不同学科学生的学习心得,让工科学生能更全面的感受艺术氛围,接受艺术熏陶,从而拓展知识维度,培养创新设计思维。
5、课程设置不够严谨。
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决定着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开办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教学方法正处于摸索阶段,学校定制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尝试着各种变化以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某些年级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才开始进入平面构成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计划大大的缩短了工科学生培养艺术造诣的时间,不利于工科学生在短暂而有限的大学阶段培养艺术创新能力。
对策:探讨更适合工科学生的教学模式,使艺术基础课程的学时、学期设置更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让艺术基础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教学缺乏传统文化特色。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教学以书本内容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和学生成天禁锢在教室里,教学方式枯燥而单调,无法将理论联系实际;由于缺乏与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相关的设计拓展实践平台,更谈不上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让学生在良好的本土文化中汲取知识、运用知识。
对策:其实,各高校所在地域都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地处四川攀西地区,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若能采取教学与实践结合,将教学内容融入当地本土特色,带领学生进行当地文化采风,运用传统民族元素和图案进行设计,不仅符合现代设计审美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从当地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提升工科学生的艺术修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当前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结合当前社会的设计需求,为社会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模式还不尽人意,我们的设计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努力。
参考文献
[1]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建议及对策.张顺军.
http:///detailcon.asp?infoid=6213&classid=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