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的艺术——现代工业设计的新角色
总结造型语言,并将其运用于产品语意的传达中,以积极的态度使信息加速传递给使用者。
语意的两大功能:指示性语意和象征性语意。设计师的任务是借助两者的特点,希冀向用户展示产品本身的一些特点。指示功能常常体现在引导用户正确利用正确的操作动作,如推、拉、抬、合、按、旋、挤、握、捧、戴、挂、贴来操作产品。象征性语意反映的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等象征价值。”[1]相比于象征性语言,指示性语言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具方向性。
指示性语意,通过对产品功能、结构、材料、包装的语意暗示,它能告诉用户:
(1)产品的功能。这里主要采用图像符号,使形态与其原型有较大的相f以性。例如用牛奶壶的形象做成的售奶亭则是用形态关联让人们凭直观的形象了解建筑的功能的。
(2)操作方式。可以借助产品形态与使用动作之间的关系刻画产品的语意。专注延续并拓展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丹麦设计公司Menu在2012春季推出了这款专为夏季享受花园而设计图钉花园桌Pintable,设计一如既往延续着北欧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从外观上就可以判断,这款没有桌脚的个性小桌不是给室内设计的,图钉一样尖头的桌腿最适合插在花园的泥土中,这个按图钉一样的简单动作之后,你就拥有了一张小边桌可以用来放饮料。[2]如图2-1
(3)零部件如何连接。目的是为了方便拆卸与安装。电脑主机机箱内部各个预留位置的就明确了硬件的安装的位置以及连接方式。螺纹的形状就说明两者可以通过旋转来结合或分离的。
2.2 恰当采用标准化设计
有些相同的操作方式、显示状态、反馈信息可以用在不同的产品之上,而且效果等价。这就是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的益处在于,使用者只须学习一遍,就能适应同类产品。例如电脑的键盘分布设计。
2.3 不起眼的图标文字发挥效用
在设计领域,文字有时被喻为最蹩脚的工具,但在一些特定的实用领域,文字由于其精确到位的特点是图片、图标所无法取代的。作为一种通用符号,文字能最准确地描述设计师的目的,尤其一些涉及参数调节,只能用文字表达。例如,简短的“250V,10A”就精确地传达了产品的额定功率。
有时内涵与意义又不需要表现得如此精确,毕竟阅读文字是一种费脑力的活动,而图标就简单快速说明了操作方法。优秀的图标设计可以超越文字的障碍,能够高度概括产品的典型特征。
3 “物易我用”
我们有理有相信,一流的学者能够用最浅显的语言把最深刻的原理直白地告诉大众,而非装模作样地“掉书袋“,另听者不知所云。同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过于复杂的物品会给用户带来沮丧,让人们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聪明。因此,应当把产品的操作化为易于使用的设计语言。
3.1 建立预用联想
例如,平板让人觉得是用来推的;旋钮式用来转的;狭长的方孔可以用来插东西;贝壳状两个物体提示可从中间掰开;小圆环提示我们用手指进去勾拉。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意图总是难以和用户联想模型完全匹配,那些涉及到产品安全性的操作还需要尽可能配备其它更精准的提示方式。
3.2 砍掉不必要功能
有谁想到,lphone手机外观如此简洁得体是被Steve P.(aul) Jobs在传统机子的基础上“砍“出来的?部件与功能的消减最终造就了这款上帝的杰作。
不可避免地,功能复杂与繁冗会增加产品的尺度,设计人员为了平衡产品的美观与秩序,不得不把一些操作信息隐藏起来,导致产品进入了“暗箱“状态。这样一来,产品的预设用途、限制因素都缺少了。所以,在考虑是否增加产品次要功能之时,一定要三思后行。
3.3 让操作部位更显眼
产品本身要清晰地体现:哪些部分是可以移动的?哪些是固定的?操作的时候,应该握住产品的哪个部位?对哪些部位进行操作?手要伸进什么地方?与操作前的状态相比,产品发生了什么改变?
3.4 建立对应联想
(1)形状与目的对应
即产品的整体形态或局部造型能够呈现产品的使用目的和使用状态。例如,刀把手设计就要与一定用户群里的手大小、手指长度、握姿形态相匹配。这样的造型,与实现“紧握”、“安全”等操作目的是匹配的。
(2)方向与变化的对应
根据人的认识惯性。如顺时针旋转、自下而上的变化,人们会自然认为这是量的增加;反之,则是在减小。例如收音机旋钮顺时针旋转会增大音量,逆时针旋转能减小音量;在旋转螺丝时,人们认为顺时针旋转是拧紧,逆时针是拧开。
(3)颜色与所属关系的对应
根据相似律,人们容易把颜色相似的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因此,色相与色相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音箱后面的接线,红色的接孔很明显对应红色的音频线插头。
3.5 巧用限制因素
(1)物理限制因素
利用产品各种物理因素将用户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普通数码相机的闪存卡分宽端和窄端,而能够插进相机插槽的只有一种,因为插槽大小和形状限制了错误的插入方式,排除了四种操作的可能性。
(2)功能限制因素
体现为:用户必须按部就班,严格执行使用程序,不能中途进行超越程序设定的操作,否则产品就会提前停止工作。例如某品牌的洗衣机,在脱水的状态中开盖就会停止工作。而滚筒式工作不结束就不能开门。
(3)语意限制因素
语意限制因素依赖用户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这种认识背景的产品的使用和操作非常凑效,是很重要的操作提示。例如,带箭头的圆形按钮就限制了用户的方向旋转。
3.6 随机而来的反馈
快速准确的反馈信息能够让用户及时有效调整操作中的失误。
例如阻力反馈,它常在用户操作行为失误的出现,常伴随刺耳、摇晃、阻滞等状态,从而迫使用户集中注意力进行矫正。
3.7 自动化万岁
自动化把人们从繁冗复杂的操作中解脱出来:迅雷下载任务完成后可以自动关机;电池充满后充电器实现自动断路;笔记本可以自动进入休眠的状态;电饭锅能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自动化省却了大量的操作时间。
3.8 颠覆传统的操作方法
颠覆产品的操作方法,有时可达到简化旧程式的目的。例如,“魔术贴”就完全改变了绑鞋带的操作性质,并且更方便快捷。
3.9 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不管上述的原则与方法在产品设计中得到怎样的体现,但是产品必须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这是对产品设计的最基础也是最终要求。
4 物悦我心
互动与体验是拉近产品与人距离的桥梁。对设计师而言,情感构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用户的正面情感的源泉,使他们感受交互过程中的乐趣,并结合自身的阅历与认识,体验产品带来的精神意义,进而实现情感升华。
4.1 关怀从细部开始
细节的关怀才能更好地打动使用者。[3]如4—1的勺子设计,弯曲处理后的把手可以“卡”或“扣”在杯子边沿,从而有利于勺子上残留的液体流进杯中,防止其到处散落。
4.2 仪式的魅影
仪式是文化力量的外在表现。图2-15的牙签及其包装,它体现了中国的抽签仪式及祈福文化,使用过程体现了抽签的特点。取名为“上上签”,寓意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之情。
4.3 游戏般地拴释
游戏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最先注意到游戏的本源地位的可能是席勒,他从人的审美性质出发,认为游戏的状态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现。[4]。因此,聪明的设计师会神奇般地把产品的使用方式通过的玩法呈现出来。
4.4 诗意化
诗的美在其意境美,令人回味无穷。
日本设计师面出熏把散落在地下的小树枝收集起来,然后在枝头涂上红色的发火剂,成为“小树枝火柴”。如图4-4:
人们在使用或欣赏它们时候总会涌起一股感激之情:这些小树枝还给地球母亲之前,还竭力地为人类再多做一些事情。
参考文献
[1]曹建中,祝莹产品语意及表达[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第48页
[2]Menu设计[J]北京:<设计>杂志社出版社,2011第48页
[3]曹建中,祝莹产品语意及表达[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