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业设计中人为事物的认识
摘要:本文通过举例对人为事物进行了分析,阐述在工业设计中“人”的设计主体的重要性,“为”的设计原理的根据性,“事”的设计过程性,“物”的设计承载体的表象性。从而说明了在当代工业设计中研究人为事物对当代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为事物;指导作用
中国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04-1
一、前言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未来,造福人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从设计的主题来讲,设计就是创造一个“人———自然———社会”的良好系统,所以单一的去考虑设计品的本身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因此当今的设计必须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来完成。
二、对“人为事物”的解释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为事物”不包括意识。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是在人的帮助下形成了产生联系的条件或基础。联系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客观性。那么人为事物的客观性就是以“人”“为”“事”“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客观性研究。
三、对人为事物“人”的认识
“人”为客观事物,也是设计服务的主题与对象,设计要以人为主体,它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人也是一个群体,所以对人的定义来说它具有群体性。因为设计服务的“人”是一个类的概念。例如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等等。关于对人的分类在设计中则更为具体和明确。比如某宾馆的水龙头把手的设计要考虑到常使用人群、可能使用人群:出差的上班族、科技研究人员、化工研究人员、官员、普通工人、农民、残疾人等等。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经历、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所以对产品的理解也不同,因此设计的产品必须适合于人,以人为出发点,因为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存在的依据。对水龙头的设计不仅要兼顾到常用使用人群还要考虑到不常用使用人群和潜在使用人群,在考虑到这不同人群之后还要考虑到使用人群的使用方式和使用人群的身体行为能力和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产品才更具有操作方便、易识别、更强的实用性,才是符合人的需求的设计。
四、对人为事物“为”的认识
设计中“人为事物”的“为”指向为设计主体人的行为。比如说在手龙头的使用过程中,在水龙头把手活动的范围之内,人手的力量和其活动范围的心理尺度的把握。一个经常在宾馆居住的旅客可能会对水龙头把手的使用非常了解,但是偶尔也会犯下下意识性的错误。这一个下意识性的错误动作可能会造成对使用者身体的伤害或对设施的不必要的损坏。对一个很少进住宾馆的农民来说也许不会很懂这样的水龙头把手的使用方法。如果把手是左右旋转的,而该使用者在不知明的情况下可能会上下扳动,在扳不动的情况下,可能还会认为是用力过小而没有达到出水的状态,这就是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对设计品的使用牵涉到各类人群中人的使用行为,这样行为不仅仅包括外在表现出来的肢体行为还包括使用者内在的心理行为。肢体的行为方式是内在心理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其互动与交流的结果就是使用者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于产品的各种肢体行为。
五、对人为事物“事”的认识
工业设计中的“事”不是一个表示时间点的词,而是表示一个时间段和事理过程的词。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工业设计中“人为事物”的含义是设计主体人的一系列的行为过程和心理感受的过程。所以“事”所指应为一个事理的过程。对事的研究就是对使用者的动作和对使用者使用心理的研究过程,也是使用者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事是人与物发生关系的纽带。人不是直接与物发生关系的而是通过“事”与其使用的物发生关系的。这个过程组成了我们所谓的事件,所以工业设计既是研究人为事物的科学更是研究人为事件的科学。就某使用者使用水龙头的这个过程讲,人使用的一系列动作,揭示了人的存在,也揭示了物的存在。
六、对人为事物“物”的认识
在工业设计中“物”是消费者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消费的直接对象。工业设计中的物是具有普遍特殊性的人造物,这种特殊性是溶于人的情感和思维中的,它的特殊性是通过人的实践而形成,形成后独立于人的广泛的意识中。这种特殊性有以下特点:一,受人的意识支配而产生,在对客观事物理解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客观实践形成人类所要求的人造物。二,物的实用性专一化。人在创造物时,对物的功能具体化,专业化,在进行功能作用时更准确无误。三,人造物的娱乐性。当物成为产品,它要符合人的使用心理,行为习惯,功能需求并要实现其经济价值。所以物被赋予了形式美感,使用功能和人对物的心理需求。以这样一个物,一个能体现使用者和产品本身价值的物,本身具有了或被赋予了人类的心理行为,这样的一个物才能与人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互动与交流。
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并且还要着重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和有限的地球资源。而物就是其最主要的体现,它不仅包括产品本身所固有的使用功能,造型美,还包括它的材料,色彩,以及后续的循环与再利用。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A·西蒙著,杨砾译.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7.
[2][美]SusanWeinschenk著,徐佳,马迪,余盈亿译.设计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5.
[3]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7.
作者简介:
王天亮,汉族,河南开封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下一篇:工业设计院内控管理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