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规避策略
摘 要: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应变方面比国企更具灵活性,同时能将较大比例的资金用于投资和产品种类的增设方面,能够有效降低资金的占用率。但是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在财务会计方面暴露出了愈来愈多的问题,风险的规避与把控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民营企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必须重视和集中精力解决财务会计风险方面的管理问题。现从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加大的因素切入,结合其中内因,提出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举措,意在为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问题的决策提出合理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因素;规避策略
引言:由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时间和规模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其中财务管理结构和融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更为明显。在合理性欠缺的财务管理架构下,极易出现不当的财务行为,致使财务会计系统运转过程中诸多风险因素随之涌现,进而降低财务收入,并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财务会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和损失两个方面,且均具有波动性,而这种波动会给企业本身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降低财务会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民营企业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从内部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规避风险因素,维护企业正常运转。
一、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控现状
1.投资项目分散,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当前民營企业受到市场的影响较大,因此其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会较多的考虑当前的资本流动情况。许多民营企业会选择分散投资的方式降低投资的风险,但是这种情况下,前期投资项目的调研以及风险评估均十分重要,而大部分民营企业无法做到合理完成项目调研和风险预测,更多表现为盲目进行多个项目分散投资。由此,反而加大了企业的投资资金流出量,且投资的获利过低,容易出现投资和盈利之间的失衡现象,从而进一步加剧财务会计所面临的风险。同时,民营企业在进行分散投资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没有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有效利用率,投资项目的回本和收益时间无法精确化,进而导致企业所投入的资金回收较慢。而新项目的投资资金需要从企业的其他方面进行调动,在长期的分散投资中,会进一步消耗企业的流动资金,并降低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时部分民营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项目的多元化,会投资一些非本行业且不熟悉的项目,而没有专门的人才用于对接这些项目,缺少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进而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回收的风险性。
2.产业整合失衡,资产负债催生风险
当前许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收入,积极进行经营方面的拓展和延伸。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在进行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以及并未对合作方的具体财务状况进行有效调查分析,进而导致产业整合的计划无法有效执行,或是执行之后无法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同时,部分企业在进行产业整合之后,由于无法平衡管理各项产业,致使资金运作出现问题,特别在高负债率的情况下,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总负债率超过了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加剧了负债和破产风险。
3.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链条难以把控
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明显少于国营企业,大多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较高,但是融资的效果得不到保证,这就导致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条稳固性难以保障。一方面,民营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但是由于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且民营企业本身的发展也相对不稳定,这就导致融资渠道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需要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而依靠对该公司的控股,来扩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但企业的资金链条存在明显的复杂性和层级性,不论是通过多层级的借贷或资产抵押、股权出售等方面,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带债权或是债务,将直接形成资金链条存在断裂的风险,进而导致企业的融资风险扩大。
4.关联交易不当,内部债权利益受损
民营企业为了强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交易,一般会产生关联交易。在许多上市民营企业的报表中显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是降低税收成本,大多会采取关联交易的形式。例如,上市民营企业与下属公司之间就股权进行变更和交易;企业内部的资产和产品交易;关联企业之间就融资、业绩进行的担保和承诺等。而这些关联交易与内部债权利益存在直接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将会直接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二、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形成的内因
1.融资环境发展艰难,企业缺乏资金支撑
当前民营企业的整体融资环境较差,许多民营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融资,甚至于部分企业因为没有获得及时的资金支持进而出现破产。民营企业在外部融资环境中所遇到的困难较大,其一在于大部分民营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其中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其二在于当前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借贷申请的审批时间较长,整个申请贷款的审批流程通常要12个月左右,且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贷款信用均有一定的限制,这就导致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存在较大的阻力。
2.投资视角相对狭隘,责任机制尚未明确
民营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是家族式的,其特点在于投资决策权较为集中,加之当前民营企业管理层的整体投资素养水平偏低,大多并未具备对投资环境进行专业判断的能力,投资视角相对狭隘。虽然大部分民营管理者对于企业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研究造诣,但大多也并不擅长内部管理工作,这就导致诸多民营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出现格局较小的情况,缺乏统筹调度意识,难以从宏观层面看待投资过程。另外,当前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多会伴随投资资金分散化、投资过度等问题,而民营企业中并未就投资失利或是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责任落实和追究,即缺乏投资行为的责任机制。
3.会计人员门槛偏低,辨析能力良莠不齐
就当前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的人员配置而言,大部分的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入行门槛也相对偏低,部分财务人员在面临财务风险因素时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进一步催生了财务会计风险。由于民营企业中大部分财务会计在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未达到会计机构的评估要求,或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进行会计人员招聘时,并不要求应聘人员具备相关职业证书,直接导致财务会计人力资源趋于低质量建设状态。这一趋势下,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力队伍中,大部分的人员并不具备财务风险识别和分析的能力,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的财务方面的发展需求。
三、规避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相关对策
1.健全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加强风险意识建设
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是规避财务会计风险的基本措施。首先,可通过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结构,进一步落实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治理方案,为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管理提供组织结构这一基础,进而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率。同时,在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同时,需要引入监督机制作为配套,即加强财务管理权限的制约,为保证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还应当全面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建设工作,主要针对财务治理人员,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以培训和会议形式加强部门成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而从意识层面确定财务风险管理的地位。此外,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全面支持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工作,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及时支持和指导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2.构建相关风险应对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国家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导主体,因此应从政策完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健全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而规范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例如,就当前民营企业存在的融资困难和投资过于分散等问题,国家可以从融资/投资环境的优化着手,强化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并进一步扩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如鼓励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放款等。同时,根据风险因素及类别,还可构建专门的应对体系,使企业在规避财务会计风险的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另外,由相关部门进行引导,组织各民营企业积极进行投资市场的调研,分行业和类别发布调研结果,最后根据取得的调研报告选择相应的投资方向,进一步规范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
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推动资金合理循环
民营企业内部需要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流程,重视资金流通工作,特别是投资/融资的资金往来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行为,从而降低由于这两方面的不当行为引起的财务会计风险。同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需要对不同的财务管理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如针对采购和报销方面,设定相应的采购权限和采购成本预算,以及报销权限和报销的具体限制,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减少不当的财务行为的发生,进而有效降低财务会计风险。另外,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财务人员应当就资金利用和财务管理责任方面进行再学习,并根据学习和培训结果,开展定期的考核,从而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资金利用意识和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最后,企业可从自身需求出发,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以专业的眼光审查资金流动所涉及的一切资料和审批文件,进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率,实现资金结构的合理循环。
4.规范财会人才队伍管理,高度发挥监督职能
针对财会人员队伍素质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決定着最终的风险防控成效,首先,要求企业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入行门槛管理,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招聘门槛,从而把控企业人才构成,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整个财务会计队伍的质量。同时,以定期培训、专岗专训等角度着手,将职业道德与纪律教育渗透至培训工作当中,稳抓人才队伍质量建设,并同步开发配套考核方案,确保所有参与财务会计工作的人才都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另外,可通过设立专门的财务会计行为监督岗位,来加大针对财务会计不当行为的约束力度,扩大职业道德要素的宣传普及范围,告知渎职后果,强化意识建设。最后,为保障监督职能的最大化发挥,企业还可出台相应的奖惩方案,针对潜在的不当行为做出警告,贯彻落实岗位职责权限制度,使财会岗位与监督岗位相互制衡,形成创新形态下的全新运作格局。
四、结语
基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较大。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意识,并进一步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航.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规避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14-215.
[2]李宝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182-184.
[3]关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J].中国商论,2018(12):88-89.
[4]韦艳华.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规避策略[J].纳税,2019(13):83-84.
[5]于艳芬.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及规避策略[J].财会学习,2019(27):145-147.
作者简介:孙耀(1983- ),男,本科,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