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时有发生,人类正面临着传染病的巨大威胁。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着生物医学、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内学生众多,容易发生与流行传染病。高校对新发传染病防控普遍存在认识不足、人员和经费缺乏以及机构不健全等问题。高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包括防控机构、规章制度和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等),经常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搞好校园公共卫生,充分发挥上级疾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防控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发传染病 预防控制 问题 对策
1.新发传染病发现状况、危害及成因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具有传染性、暴发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的一类疾病。大部分传染病的病原体为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1998年10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阐明了21世纪的战略,即预防新发传染病( E m e r g i n g In f e c t i o u s Di s e a s e s )。依据美国医学研究所1992年提出的定义,新发传染病应包括过去20年人类中增加或可能增加的传染病。因此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新发传染病的发现大致有3种情况:一是以前已经存在的疾病,因病原体的发现而被重新认识;二是以往的非传染性疾病,因病因的新发现而归入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三是由于病原变异等多种复杂原因而新发生的传染病。3类疾病的典型代表,分别是新发现的伯氏疏螺旋体引发的莱姆病、新认识的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消化性溃疡和新发生的冠状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至今已报道新发传染病约50种,其病原数量达60多种(或型)[1]。
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传染病的流行可导致人类严重的灾难。每年全球死亡人口中大约有1/4是死于传染病。欧洲每年死于传染病的人口占总死亡人数的5%,但是在非洲,60%以上的死亡人口是由于染上了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把艾滋病、腹泻、肺结核、疟疾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列为5种主要的传染病,死于这5种疾病的人数占死于传染病的总人数的9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死于这5种疾病的人口比例是发达国家的13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传染病将随着商品和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传播到发达国家。有一些在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如霍乱、鼠疫、疟疾、肺结核和白喉等开始重新出现。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宣布,肺结核成了全球危机,因为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因为病毒对原有的药品产生抵抗能力,导致病人死亡比例持续增加。即使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无法幸免于难。1953年美国的肺结核病例为84300起,到1984年减少为22200起,但是从这以后肺结核病例开始以每年14%的速度不断增加。原有的一些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大。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由传染性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癌症病人人数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5%的新增癌症病人受到传染病菌感染。
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以来,一些新的传染病开始粉墨登场。最著名的当属艾滋病(AIDS)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RAS)。2001年全世界共有大约3360多万艾滋病人,每年都会有560万人感染艾滋病,相当于每天有16000多人被感染。在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5到1/4的成年人为艾滋病人。1976年出现的埃博拉病毒不断肆虐刚果、加蓬、乌干达等非洲国家,这种致命病毒的感染者死亡率达到50%-90%。很多人对2003年发生的SRAS和2005年发生的禽流感还记忆深刻,2009年4月又在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暴发了甲型 H1N1流感疫情并在全球迅速蔓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2]。
美国医学协会提出了导致传染病卷土重来的主要原因:(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携带病菌的病人从一个国家到达另一个国家, 传染病也随之周游列国;(2)人类消费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可能来自遥远的他乡甚至异国。在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出现污染,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疯牛病和口蹄疫就是这样的例子;(3)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发达国家进人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疾病的免疫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病毒击溃。城市化导致人口居住过度集中,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的贫民窟,卫生条件极端糟糕,成为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但也是病菌最容易藏身的地方;(4)战争和自然灾害是瘟疫的催化剂。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会进人城市或逃往其他国家,加速了传染病的传播;(5)农业灌溉、砍伐森林、砍伐完森林重新植树造林,都改变了携带病菌的昆虫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很多传染病的爆发都是因为生物习性的改变,比如疟疾的传播范围超越了热带地区就是因为带菌的蚊子活动范围扩大了;(6)静脉注射和不安全的性生活;(7)微生物本身也有进化过程,进化机制使得它们能够适应新的寄主细胞或找到新的物种作为寄主,它们会生产毒素,破坏人们的免疫系统,它们会对药物和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而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抗生素,加速了病毒抵抗能力的发展;(8)永远都有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们进人热带雨林和其他人迹罕至的地方,并带回了很多人类原本未曾接触过的病菌;(9)20世纪中期人类对抗传染病取得的胜利使得大家变得麻痹大意,原有的防控传染病的系统逐渐衰落,公共健康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心血管病和癌症等“现代病”,疫苗的提供没有跟上,财政支持不够,人员培训和公众教育都落伍了[3]。
2.高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
高校是一个人群集中且人群年龄结构特殊的场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传染病暴发与流行在高校时有发生。高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如果防控不当,将迅速流行蔓延,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疫情严重时,还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被迫采取停课、停学措施等。高校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分析高校的特点及其与疫情发生的关系,有利于人们了解、认识高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及其规律,为减少高校传染病的发生、控制疫情暴发提供理论依据。
高校中的一些场所,为疾病提供了传播的条件,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寝室等,学生们在这些地方学习、用餐、住宿,呼吸着同室的空气,使用着室内的物品。而当这些场所存在结构不合理(如场地空间狭窄,人均占有量小,设施不全,如通风、消毒、排污设施不全等)和管理不善(如卫生制度不健全)时,室内的空气、物品就易受到污染。在此环境下,一旦受病原体污染,这里的人群就会受到疾病感染的威胁。不仅如此,高校内还存在着大量污物,如生活污水、粪便、垃圾等,这些污物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校园环境的污染,如污染校园空气、污染食堂饭菜,或成为媒介昆虫的孳生之地等。
高校学生众多,常常聚集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可积累一定的易感人群。学生群体与社会群体相比,具有同一低年龄段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与他们的易感性高低有关。人群的易感性取决于他们的免疫力,而机体的免疫力的获得,则取决于他们既往感染史和免疫接种史。低年龄者由于人生历程不长,期间感染某种传染病的机会较高年龄段少,显然,低年龄人群易感性高。
一所高校的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寒暑假常常回家,学期中常常外出参加社会活动,流动范围和流动性非常大,这无疑增加了高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可能性。
3.高校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不充分
不少师生员工对传染病的认识基本停留在肺结核、肝炎等上,对其它传染病的认识不充分,认为肺结核已消灭,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离自己还很遥远,却不知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耐药的结核杆菌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控制;而艾兹病的漫延速度超出大家的想象。国内高校中已经确诊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2009年在全国多个地方,特别是学校发生的聚集性甲型H1Nl流感的疫情更应引起大家的警觉。
3.2人员和经费缺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传染病防控方案,但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具体执行起来却不如人意。一是没有配备专业人员,由于传染病防控的专业性很强,责任心要求高,缺乏专业人员就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施;二是经费难以配套,传染病的防控需要准备不少防控用物品、器械等,以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而这些物品、器械的准备没有配套的经费是无法解决的,而且也经常需要对这些备用的物质进行更换,确保其在有效期内能正常使用。人员和经费的缺乏,人财物配套的不完善,将无法及时、正确地对校园内的传染病进行处置,无法应付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3.3机构不健全
许多高校传染病防控缺乏相应的机构,虽然上级疾控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建议学校设立相应的防控机构,但一直流于形式,未能形成能发挥实际作用的防控机构,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传染病信息,以迅速消除高校传染病流行的隐患。特别是有些高校着重于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未能在学校传染病防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高校将传染病防控工作交由学生部门或学校办公室来承担,显然不利于学校传染病的防控。甚至有的高校将其医疗机构转包或承包给个人经营,姑且不论其作法违反了国家有关法规,单就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来说,就是非常不妥的。
4.高校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
4.1 建立健全高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
近年来,早期发现并识别传染病疫情已是我国公共卫生监测最主要的任务。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一要设立相应的防控机构,可设立校领导负责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工作小组,下设传染病防控办公室,校属各部门都须设立相应的防控机构,要配备相应的人员、物品和经费;二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及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三要建立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系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应用数学理论,做到对校园传染病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要能以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对疾病疫情进行预测,将传染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4]。
4.2 经常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在校园内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经常性宣传教育是保障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学校整个传染病防控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条针对学校传染病起治本作用的预防措施。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可采取一般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个人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或举行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多种新闻媒体,如广播、 电视、网络、宣传栏等,进行广泛的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5]。
4.3 搞好校园公共卫生
当今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任何疾病的发生不仅仅有生物医学原因,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及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社会因素有重要关系。因此,在高校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中,要重视对师生的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改变师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寝室是学生们集中学习、休息的场所,这些场所的人均空间应达到相应的标准。要采取湿式打扫卫生方式,保持教室、寝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的整洁卫生。要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可采取传统的醋熏方法、漂白粉澄清液喷雾消毒法等。蚊蝇繁殖季节采取灭蚊、灭蝇措施,积极开展除“四害”(鼠、蚊、蝇、蟑螂)活动。
4.4 充分发挥上级疾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防控作用
高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要及时上报上级疾控部门,密切协作,及时发现、了解病毒特性和传播方式,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较快地发现了病因和病毒的特性,并根据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易感人群和疾病的症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医疗方案,这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2003年的SARS防控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困境、防控效果不明显,与病毒研究工作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没有明确病毒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对待突如其来的急性传染病,要立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易感人群。应该将群防群控放在重要位置,注意依靠传统的公共卫生手段,全民动员,全民防控,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五早”措施的落实。疫情信息要及时向公众公开。2003年的非典,由于信息的封锁,人们对非典传播情况的无知,不仅造成了恐慌,而且造成了疫情的扩散。及时普及传染病有关的知识,公布当前防控工作情况,公开隔离人员的生活、医疗状况,有助于提高群防群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 2010FJ6021)。
参考文献:
[1]张乐辉,李阳,吴群科.综合医院传染病信息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6):2464-2466.
[2]吴小敏,吴永胜,程锦泉.气候变化与传染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01):127-128.
[3]何帆.传染病的全球化与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J].学术月刊,2004,(03):34-42.
[4]卢亮平,马芬,王丽,等.人兽共患传染病暴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07):676-679.
[5]黄建始,任赟静.对禽流感流行及有关传染病应对策略的思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02):53-55.□
下一篇: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传染病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