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立体化教材模式构建
摘要:《食品营养学》是食品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实用知识,该课程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该课程在我校具体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构建《食品营养学》立体化教学模式,从多媒体课件的纵向延伸、立体化实验教材和课程考核方法的构建共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立体化教材;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219-02
《食品营养学》是高校食品科学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需要,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的开发等内容,旨在阐明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等[1]。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食品营养素的分类、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膳食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等基础知识,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动向,并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食品营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适应于食品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在食品加工和保藏领域中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2]。
立体化教材是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通常包括以教材为中心的多种资源。立体化教材建设是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收集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3]。构建思路明确、知识结构合理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校传统的食品营养学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主导,通过依据教材内容制作PPT教学课件,逐个章节进行讲述,忽视了立体化教材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对各类食品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未得到较大的提升,因此,构建《食品营养学》立体化教材,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一、多媒体课件的纵向延伸
多媒体技术灵活、方便,尤其是动画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已逐渐成为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规化的立体教材模式。在网络技术逐渐普及的当今社会,各类教学资源随手可得,因此,结合学科特点,挖掘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方便可行[4]。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打破常规,将复杂的课程内容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主线清晰,脉络分明的模块化教学,一方面落实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介入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同时,注重学科前沿性,结合具体章节的知识点,利用百度学术、Google学术、中国学术期刊网、国外期刊网站等资源,搜索研究进展,将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前沿性进行对接,让学生在浏览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能领略到食品科学技术在引领社会发展中的无穷魅力。这种多媒体课件纵向延伸的模式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同时也可间接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也可以和社会需求相对接,《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即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公共营养咨询、开发保健食品等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可将部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食品营养知识进社区,构建“社区食品营养与保健”教学模块,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模板化整合,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宣讲食品营养学和保健学知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奉献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在进社区的实践活动中,也会收集一些接地气的食品营养与保健方面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课件内容,使食品营养学最终成为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
二、立体化实验教材的构建
构建《食品营养学》立体化教材的基本思路是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践及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将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压缩验证型实验课时,同时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课时,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能力发展进程先开设验证实验后开设综合设计实验。通过开设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另外,还可通过各种食品检测和食品设计之类的竞赛性、探索性、创新性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不同性质的实验应有不同的运行模式,验证性实验基本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运行,而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强、实验过程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需要根据设计内容进行灵活的时间设置。为此,需要全天候地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专门的实验时间完成部分实验内容,其余实验内容则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性实验室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随时遇到各种实验问题,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可能就会挫伤学生的实验热情,而培养学生实验热情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科研素质,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或走上研发等工作岗位做铺垫。因此,需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建立QQ讨论组或微信群等,实时与学生交流、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实验兴趣,也可上传科研文献,让学生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领会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及科学性。
三、立体化课程考核方法的构建
结合上述理论和实践,需要在学期末打破传统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的禁锢,重新定位考核目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学生是否掌握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是否具备批判、创新思维、超越精神和综合理性推论的能力;在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的实践中是否具備沟通协调能力;在答题过程中文字书写是否准确、流畅等。因此,需要拓宽考核内容,考核内容除教材、课件外,兼顾课外知识、创新实验、学生进社区之类的社会实践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所得出的创新成果等内容。考核方式多样化,不拘泥于期中和期末考试,增加考试次数,实践创新、进社区之类的社会实践等均纳入考核范围[5-6]。
《食品营养学》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学生将来从事与食品的生产、加工、新产品的研发和营养保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多年来,我校《食品营养学》日常教学囿于照本宣科,教学资源仅限于教材和课件,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考核模式陈旧,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因此,积极推进立体化教材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网络资源将《食品营养学》多媒体课件向纵向延伸、构建立体化实验教材及立体化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远明.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聂小华,孙培龙,何晋浙,等.基于建构主义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食品与机械,2015,(31):275-280.
[3]孙红杰,孙钰塽,贾银江,等.“计算机导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5,(10):53-57.
[4]李桂峰,肖春玲,高誉嘉.基于网络环境食品营养学课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41-342.
[5]余华,张崟,刘达玉.卓越工程师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80-82.
[6]王莉,高平.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1,(30):40-41.
上一篇:“儿童营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初探
下一篇:营养学中看《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