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营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建构主义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教学的设想。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改革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 合作学习 交互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14-02
自我院开展《营养学》这门课程后,作为一名课程主讲教师,在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及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新的学习观。
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殿堂,很多人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感到无所适从。中国的教育还处于一个传统阶段,即被动接受式,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作为主体,很难开发出学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并且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潜力,甚至有些大学课堂中还在延续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我们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并且探索出新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有人(Gabrys等,1993)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做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incomplete):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inert):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3)不灵活(inflexible):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这是建构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缺乏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教学中,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批判性和独立性受到压制,而求知欲也被消磨在机械、枯燥的学习活动中。如何发挥学习者在教学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是世纪末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建构主义的发展正是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回应。基于对它的研究,我将建构主义应用到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受益匪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构在教学当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学习观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强调接受,强调重复性学习。我们并不否定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否定接受学习的形式和重复性学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占的位置,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知识在许多同学的眼中是枯燥无味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改变这种现象,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在课堂上有意地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维生素C的学习中,我会调查是否有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在教无机盐铁时,我调查是否有缺铁性贫血的同学。另外,还会在教授的过程中采取给同学播放有关营养方面的讲座光碟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到,食品营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有用的一门学科,因此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为同学们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实验课及教学实习,例如科学的营养配餐是如何进行的,食物中各种营养素通过哪种方法提取,等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学生会自觉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并会为自己和家人设计简单营养食谱,学以致用得到了较好体现。
(二)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实践中,我经常给同学们分成小组。经常给学生们提供一些专题,例如科学减肥的专题,每个小组各讨论一个问题:剧烈运动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吗?素食是减肥的有效方法吗?喝水有助于减肥吗?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学生借助各种资源途径,查找翻阅大量资料及互相讨论,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课外获得的知识,其乐融融,解决了如何科学减肥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
2.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它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有两个特点:(1)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特定、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2)这种教学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教师需要帮助学习者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有时还作为一个成员参与到讨论中。这时,教学活动成了一种对话,一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另一个人回答,其他同学再对这一回答做评价。在交互式教学的开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他要更多、更具体地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而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便逐渐更多地引导学生来使用这些策略(开始还很困难),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教师逐渐提高要求,直到他们能独立地运用这些策略,这体现了教学控制由教师向学生的动态转移,而这正是支架式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在质疑中互相交流
在《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运用“质疑交流法”。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课题发现、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也就是说,让学生具有对知识的好奇,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解除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可借一个问题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例如:针对食品营养的强化这一问题,很多同学会纷纷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什么是营养强化?哪些食品属于强化食品?强化食品的消费情况如何?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何在等等。这时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市场调研。学生从中领悟到:遇到问题,可以去做调查,调查之中发现问题,还可以做第二次调查。科学探究需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这个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从课题的提出到课前的质疑、课外的调查探究、课内的反馈交流、课后的延伸都由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调查解决问题,又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老师只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起点拨和指导作用。
(四)注重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营养学》就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烹饪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标准化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教师要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更要在精选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工夫,搞好整体优化。切忌将新知识机械地叠加或简单地照搬相关专业的课程。此外,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有独创性地学习,使学生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前途和人生道路有美好的憧憬和丰富的想象力,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将建构主义应用于《营养学》的教学改革中,对教育者来说也是一种创新。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独立性,挖掘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正确运用建构主义,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留有足够的余地。建构主义提供的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为教学改革展示出了更宽广的思路和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赵承福,陈泽河.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