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 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了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并着重对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兴起的一类新型教育,主要以应用为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这既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向。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需要让学生既懂机械又懂电子,教学内容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三大学科,而这三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在两年的有限时间里全部传授给学生,这种专业定位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最终造成了学生既不太懂机械,也不太懂电子的情况,很难实现培养目标。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并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并没有将电气控制以及数控技术应用的地位凸显出来,而后者又恰恰是当前实际应用的重点。
同时,体现现代工业发展水平的课程设置有待突破,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也很少组织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方向单一、市场适应力弱的明显缺陷,难以满足行业发展以及就业岗位的需求。一些高职院校采用的部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内容陈旧,与机电一体化先进技术并不相符,且课程体系内的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之间相关的知识并不能得到有机的渗透,每门课程都要保持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反而影响了彼此之间的融合,忽视了专业知识的综合性,这并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更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的比重要明显大于实践课,教学实践训练水平并不高。由于资金的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机电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训设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开展。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1.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定、课程结构的调整等诸多环节,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要确保能够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改革要从课程重组和教学内容重新选定入手,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中心的单元化、专题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出发,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路径:其一,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堂,以确保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更富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其二,注重市场调研,课程设置要考虑与区域经济的联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贯彻产学结合思想,除了要反映企业的岗位需求,还要遵循学生当前的学习规律和今后的职业成长道路;其三,课程体系改革应建设宽泛的专业基础理论框架,将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快速发展和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其四,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强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制订与学生实践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五,课程体系改革要明确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将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加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总之,课程体系改革要以能力为本位,即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三、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遵循以能力为中心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应强化专业方向
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就要遵循以能力为中心的原则,按照职业岗位群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防止重复现象发生。课程体系设置应强化专业方向,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充分考虑到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拓宽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2.注重“机”与“电”的联系,课程体系设置应更具应用性
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就要注重“机”与“电”的联系,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里,合理安排机械与电子的学习时间,确定相应的课程,注重知识之间的渗透,使其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成为既懂机械又懂电子的综合性应用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设置应强调机械、电子以及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结合,使课程设置更具应用性,而不必完全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制订应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准,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一体化综合实训室
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就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加以调整,将某些与实训课有关的专业理论课,融合到实训课中,采用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以及一体化教室,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既节省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具实用性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实训是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实训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有必要建设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以满足机电一体化技能培训的需要。实训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对学生电机驱动的培训、编程控制技术的培训、传感器检测的培训等,这是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因此,实训课的开展一定要有真实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予以辅助。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的建设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具真实性的综合学习平台,借助职业化的实训设备,培养出职业化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四、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1.机电一体化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职业基础能力课程包含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最基础的理论和知识,主要培养学生较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内容,主要有机械技术基础、电气技术基础以及计算机技术基础。
机械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结合机械CAD进行综合实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产品零件和装配图的能力;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机械CAD技术进行机械设计和加工编程的应用能力。
电气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涉及到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电磁和电磁感应、电容、磁路等内容,电子技术基础涉及到半导体器件、集成运算、集成触发器、直流稳压电源、组合逻辑电路、数/模转换等内容,结合电工综合实训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日常电工工具、电工测试仪器仪表、电子仪器设备以及设备维修的能力,还有运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图以及设计相应的印刷电路板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基础以及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结合单片机综合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此来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全国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师证书”。
2.机电一体化职业技术能力课程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是指那些必须落实到实际岗位能力应用的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用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是以岗位必需的能力为主线来进行课程设置,这部分课程多是技术相对独立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构成,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依靠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来得以实现,因此,这部分课程必须突出应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职业技术能力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控制技术、机电设备检测与维护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其中,机械控制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由电机与电力拖动、电气控制与PLC以及液压传动与气动三部分组成,结合液压传动与气动综合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性能及应用的能力,还有设计、安装和调试典型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获得“全国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师证书”。机电设备检测与维护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机械设备修复技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等,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进行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自动生产线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有自动生产线的基本机构、控制和管理基本方法,结合自动生产综合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典型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的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由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两部分内容组成,结合机电一体化技能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组装、调试、维护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获得“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证书”。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正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对其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福固,王恩凤.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2):31-32.
[2]王恩凤,李福固.以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4):10-11.
[3]陈云庭,钟波.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J].大众科技,2006,13(7):159-161.
[4]施卫保.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9):9-11.
[5]姜鑫,刘龙江,修学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双证融通”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学理论,2011,13(1):252-253.
下一篇:推进我国快递包装立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