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茶品牌化包装的发展趋势
摘要:茶叶作为具有安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更要求茶叶包装向着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基本法则就是以传统茶文化为灵魂,品牌包装为策略,运用现代表现方法使传统文化既融合于包装之中,又符合现代审美观。
关键词:简洁化;个性化;品牌化;多档次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42-1
最近通过市场调研,总体上来讲,我觉得安徽茶首先产量会持续增加,另外,产业会朝品牌化发展。最早的茶叶企业已经完成了产品的生产,但是,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展,未来的三五年,必定是一个品牌化的关键时期。例如八马茶业,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而在品牌策划之前八马茶业在全国只是一个三类品牌,甚至在安溪本地,它都不算是前几位的。而现在,它不仅会影响到福建安溪的茶叶企业,甚至会影响到全国的茶叶企业。
安徽的名茶品类众多,在中国十大名茶里面安徽占据了黄山毛峰、祁门红茶 、六安瓜片,其中祁门红茶又是世界四大名茶之一,国际友人赞美祁红是“群芳最”、“王子茶”。被誉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安徽有这么多的名茶,为什么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很低。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品牌的力量,在日趋激烈竞争的市场里面,品牌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存亡。
“我们想象一下,随便找十三款茶,比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安溪铁观音,然后把这十三款名茶混合的场景……天啊!光整合的茶叶名字就有56个字,你怎么来设计它跟消费者沟通的视觉或听觉要素?
这需要我们企业具有强大的品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这是需要一个好的设计团队才能完成的重大项目。茶叶包装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渐趋复杂化、奢侈化,茶叶包装市场依附着茶叶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进入大众化视野。经过这几年的市场考验,茶叶包装市场特点也逐渐显现,从高端精致包装到普通精美包装再到简易包装应有尽有,包装的多极层次明显。
一、商业化包装促使茶叶增值
茶叶的包装在茶叶贮存、保质、运输和销售中是不可缺少的。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包装往往会加速茶叶色香味的流失,而良好的包装,不仅能使茶叶从加工制作到销售各个环节中减少品质的损失,还能起到很好的广告效应,同时也是实现茶叶品牌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当前阶段,茶企走向品牌化,不仅需要品质的保证,而且需要商业化包装,与市场接轨,才有高效用。以福建省铁观音包装为例,目前的小泡袋方法,因无需再称量、携带方便、便于贮藏、提升茶叶品尝价值等受到市场的热宠,也是如今礼品茶(乌龙茶)的必备的内包装形式之一,并蔓延至包括武夷岩茶、红茶等其他茶叶种类。近几年,实践证明,小泡袋装对于铁观音的保质作用功不可没,得到了乌龙茶消费者认可,也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这是这几年来国内乌龙茶销售市场得到了空前拓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无疑将影响和带动其他茶叶包装的进步。
二、区别对待礼品茶和自饮茶
春节期间,各种物品的消费量大幅提升,作为送礼佳品的茶叶亦不例外。各个茶叶企业都紧抓销售,打响新年销售第一枪。在福州,九峰茗茶销售门店的一位销售员称:“礼品茶和自饮茶的区别主要还是在于包装,一般而言,顾客送人都会选择较精美的包装,如果自己喝的话,比较无所谓。”
泉州德聚轩的相关销售人员也称道:“要送礼的客人都十分重视礼品的包装形象,送礼送的是面子,茶叶包装自然不能寒碜,都希望包装更好看,更上档次。”但是,真正懂茶、饮茶的消费者却并不很在意包装,他们注重的是茶的品质。除了半发酵的铁观音为保鲜需要真空薄膜包装外,包括茉莉花茶、红茶等在内的茶类均无需太繁杂的包装。一位到理想茶行专卖店购买茶叶的王先生说:“如果是我们自己喝茶,肯定买简包装的,包装盒或铁罐家里一般都有,再买既浪费钱又制造垃圾。”
三、多档次包装符合多层次需求
目前茶叶包装分为多个档次,顶级包装一般是以锡罐为主,包装成本少则一千元,多则两三千元,中等的包装在几百元之间,简易包装在几十元之间。福建红锦堂茶业邱鸿贤董事长介绍,如果推出两三千元的包装盒包装茶叶,包装盒雕刻将由名家打造,物有所值,深具收藏价值,多档次的包装符合了市场化不同层面的需求。对于中低端茶叶,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包装标准要简约而不简单,在突出公司品牌的情况下将更加务实,让消费者在享受香茗和文化的时候,也能兼顾节能环保,还可节约资金。
当前,整个社会倡导低碳经济,在茶叶包装方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已经明确规定,茶叶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茶叶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25%,茶叶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应超过商品出厂价格的15%。业内人士表示,多档次的包装符合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品茶,消费者已经开始更注重茶叶的品质,伴随着消费越来越理性,奢侈的茶叶包装费用最终都只能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无形之中让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加大。这是广大消费者所不愿看到的,也须引起广大茶企的重视。
作者简介:
王冬梅,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平面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肖文婧,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下一篇:传统文化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