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门牌发展现状浅析
总结了二维码门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二维码门牌;城市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1-013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1.03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impl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de Doorplates
XU Xi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nagement process of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doorplates,and analyzes the urban pilot cases that have been put into us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doorplates was summarized,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wo-dimensional code doorplates; city information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二維码门牌即建筑物上带有二维码的门牌,不同于传统的门牌,其上所附的二维码包含了大量信息,二维码门牌的普及对于优化管理流程和推动城市信息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关于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对该行业的商务模式、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改进策略等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注意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服务和金融,它对一个城市、国家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对二维码的单纯研究较多,但是将二维码和城市信息管理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研究只是描述二维码的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潜在市场预测等方面,很少去研究该行业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与问题。二维码的研制确实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专家,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二维码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而从这一角度研究二维码门牌的文章尚未见报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从信息管理系统的角度研究二维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众多资料,分析二维码门牌与城市信息化建设间的关系,想要达到的目的及效果,对其进行描述,并探讨了其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存在的优缺点以及目前应该采取的解决策略。旨在为国内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1 二维码门牌发展概述
1.1 二维码门牌发展现状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码作为信息自动识别处理载体的条码,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的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信息交换媒体的作用。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二维码将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加大其应用深度和广度,并且反作用于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其不断更新变革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对二维码门牌的研究也将是对政府管理方式和效率的一项重大突破,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也必将引起其他传统产业的巨大变革。
二维码门牌让普通门牌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以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刚上墙的二维码门牌为例,具体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它的规格比普通门牌要大。门牌上除了标注建筑物本身的编号外,还标注了周边门牌号码的大致范围。假设这条路是南北走向的延安路,如果在图1所示的延安路484号上设置了一块门牌,上面的信息不仅仅有484号的标记,还有两个箭头指示,即往北至下一路口为546号,往南至下一路口为462号。路人只要在这个号码区间内“按号索骥”,找到目的地非常容易。
门牌右上方有正方形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门牌中的二维码,网页就会跳至“智慧地名”页面,如图2所示。页面最上方显示了所在位置,还标注了以这里为中心,沿途各家单位的名称及门牌号。除了有详细的建筑物、单位机构的地名信息外,还提供交通指南,包括最近的公交站点、地铁站、自行车租赁点位置等。在这些基础上,还有一些隐藏折叠内容,打开后可看到地名文化,如图2上未点开的古武林门和古钱塘门的地名故事和历史变迁。二维码门牌内的地名内容来源于最新的地名普查,信息内容准确权威。相比各类导航软件,使用二维码一扫即出的操作方式更为便捷,操作门槛也更低。
目前在进行二维码门牌推广的城市有海口、广州、杭州、义乌、张家港等,按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还是很有前景的。但有调查结果表明,只有浙江、广东少数地区的城市在进行二维码门牌的推广,而且其中不少城市只是应用于出租屋管理,以便于管理住户人流。只有海口、广州、杭州在循序渐进地进行全市的二维码门牌推广,可见二维码门牌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上虽可以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为此,有必要不断推进对二维码门牌的研究,将二维码门牌可带来的效益深入人心,才能将它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1.2 二维码门牌管理系统流程
二维码门牌管理系统是用于城市信息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发布各门牌的所属信息和周边地区介绍等各种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相关信息,得到更便捷的生活服务[1-6]。业务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
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信息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这个系统的使用者分为三类:城市管理部门、建筑物所有者/管理者、扫码用户。城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分配各门牌二维码段;建筑所有者/管理者登录系统对已分配的码段进行编辑,录入建筑物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查看当前的门牌信息和编码,对相关信息做出更改或删除;而这些更改或删除请求会被提交到城市管理部门那一端,然后他们会对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和调查,如果属实就会通过这些请求,然后公共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就会与建筑所有者/管理者所做的变更同步,也就是录入了城市信息资料库。最后,城市居民也就是主要扫码用户通过带有二维码解码功能的手机扫描建筑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得到建筑物信息及周边地区的介绍,得到一键式的便捷服务。二维码门牌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提高了人们获得服务和帮助的速度和质量。
2 二维码门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维码门牌由于使用方便和信息储存量大,在现代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三方面:二维码门牌的受众群体较单一、普及二维码门牌的使用有较大几率加剧病毒传播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首先,受众群体单一。据调查,中国众多四五线城市或者西北西南并不发达的城市中或大部分中老年人,用非智能手机或者无解码功能手机的用户不在少数。如果不能将带扫码功能的智能手机更广泛地普及,这个系统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意义[7,8]。
其次,加剧病毒传播。在现在二维码使用高峰期的背景下,借此嵌入垃圾网站,生成病毒等不法现象也逐渐增多。如果扫描的内容是被挂上木马的网址,则有窃取用户手机通讯录、支付宝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的风险[9,10]。
第三,个人信息泄露。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效率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几率泄露个人信息。势必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利用门牌上二维码的信息大做文章。
3 对策及建议
3.1 普及智能手机
全面淘汰非智能手机,加大有扫码设备及智能手机使用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对通信运营商的价格控制,让人人都能使用带有扫码功能的智能手机,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3.2 扫码前注意检测
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安全检测软件。用户在扫描二维码的时候,软件会自动开始检测扫描的二维码中是否有各类安全威胁,保障了用户的扫码安全。用户也需要养成良好的二维码使用习惯,不随便扫描二维码。谨慎用码,看清网站域名,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
3.3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对用户进行知识普及,不要将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的信息上传。也可以加强二维码加密技术,使用类似支付宝随机生成付款码的技术,就更能完善信息保护,但是这样一来建设成本势必大大提高,用户门牌也不能再使用普通的金属门牌,需要与管理系统连接的电子显示屏,以实时生成新的二维码以供安全扫描。或者设置密码,扫码后必须输入用户设置的密码才能得到加密的特定信息。城市信息化的主体还是“人”,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这个关键点下手,不仅是对技术的完善,使用者如何对待这项技术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尹艳华.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建设[J].求实,2003(z2):191-192.
[2] 胡孝鹏,董 强,于忠清.基于图象处理的QR码识别[J].航空计算技术,2007,37(2):99-102.
[3] 陈 姝.二维码在广告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4] 于英政.QR二维码相关技术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 陈春林.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二维码识别技术实现与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5.
[6] 刘 洁,徐维维.二维条码证件管理与防偽技术综述[J].福建电脑,2009(7):34-35.
[7] 张 玲,胡东红,孔华锋,等.二维条码码图结构特性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3):226-231.
[8]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廖东方.二维码电子标签的安全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10] 王 杨.二维码传播信息的应用及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3.
下一篇:事业单位应用电子发票报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