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智造”新变局
不久前在南京举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和智造相关的、世界最前沿的技术、产品集体亮相,科技感十足,引爆众人眼球。人们在现场可以和服务型机器人“侃侃而谈”,也能看到车间机器臂协调自如地“双龙戏珠”。智能车间、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VR……智能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企业正在迈入“智造”新常态。
智能化是近年来的核心话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持设备及相关芯片、智能硬件、软件产业的发展,智能化在各行各业都有了井喷式的发展。2016年12月7日,工信部也正式公布《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在2025年前,我国将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关于智能制造,事实上,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在国内,经过专家多次讨论,2015年工信部在相关文件中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即: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本刊案例中提到的“智能车间”恰恰是智能制造环节的“破题”所在。因为智能制造正是从智能车间开始,慢慢到智能工厂为载体,直至实现整个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智能制造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以恒安集团的智能车间为例,生产智能化以后,次品率从原来的3%降到1%多点,而用工人数却大大减少,特别是原来用工最多的包装环节,本来需要20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5个人,人工成本降了70%。仓储环节也大大减少了用工,使用机器运货搬货,基本不需要搬运工。
如同恒安集团一般,智能制造成为国内诸多企业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驱动着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由此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名声。虽然成就斐然,但中国制造业的主要产能集中在低附加值部分,处于产业经济学中“微笑曲线”的底部区域。如今,随着智能化浪潮的涌动,中国制造整体转型升级势在必然,对制造企业来说,与“势”共舞,赶着这波浪潮,实现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言的“换道超车”成为可能。
确实也如此,以我们江苏为例,一批江苏本土企业的“智造”水平正在加速提升。如,吴江亨通集团创建了全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南京“熊猫”已经跨入工业机器人制造行业;淮安的“共创草坪”,是全球最大的人造草坪单体工厂……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的升级变革,并且已经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
总而言之,智能制造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如何赶上这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每位企业家都要积极思考的重大命题。做一个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死在沙滩上成为近在眼前的不同结局。
魏月清
下一篇:荣成最大生猪屠宰场落户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