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除草剂致病菌的致病力比较
【摘 要】本实验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简写为AL,下同),弯孢菌(Curvularia , 简写为CU,下同)和白粉菌(Erysiphe,简写为ER,下同)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分生孢子产量,菌丝体产量,杀草活性和作物选择性等方面对3个生防菌进行评价,从中选择有开发应用前景的菌种作为杂草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菌种。
【关键词】杂草致病菌;致病力;除草剂
1.引言
1.1山苦荬杂草介绍
地理分布:山苦荬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原苏联、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生物生态特征:为多年生中旱生草本,它的适应性较强,广泛地分布于海拔500-4000m的山坡草地乃至平原的路边,农田或荒地上,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1.2杂草防治国内外现状
大量的使用化学除草剂而产生的残留药害,水源污染以及抗性杂草问题日趋严重。而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除草剂,避免了上述弊病,没有残留,对作物安全。[1]由于微生物的诸多优点,引起了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的重视,并相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所涉及的微生物有80多种,包括真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除草剂将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日益广泛地用于杂草防治。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本实验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简写为AL,下同),弯孢菌(Curvul
aria,简写为CU,下同)和白粉菌(Erysiphe,简写为ER,下同)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分生孢子产量,菌丝体产量,杀草活性和作物选择性等方面对3个生防菌进行评价,从中选择有开发应用前景的菌种作为杂草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菌种。
2.2试验材料
黑龙江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分离获得的杂草特色病原菌:链格孢菌(AL)、弯孢菌(CU)和白粉菌(ER)。25℃培养箱,PDA斜面试管。PDA培养基,改良Fries培养液(MFL),吐温20,血球计数器,显微镜等。
孢悬液制备:在PDA斜面试管培养基中取一小块放入PDA平板中,恒温培养。15~30d后用吐温20洗下孢子,并将其浓度调至2.5×107cfu/mL备用。
菌液制备:在250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100mLPD培养液,经高温灭菌后,将菌龄为6d的6mm直径菌碟分别放入三角瓶中,每瓶中4个菌碟,放入25℃黑暗空气摇床中(150rpm)培养30d,1200rmp离心30min后,取上层清液待用。
2.3 试验方法
2.3.1特色菌生长及产孢研究
从AL菌的PDA斜面试管中取一小块菌,移入PDA平板培养基,25℃恒温培养7d。将7d菌龄的6mm直径菌碟移入新的PDA平板培养基,分成两组:一组封口,一组不封口。置25℃恒温、黑暗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其它两种菌也做同样处理。PDA平板接菌后,每隔1d测量菌落直径,直到生长最快的菌长满培养皿(培养皿直径为9cm)。并测量3、5、7d的菌落直径。用0.05%吐温20洗下孢子,用血球计数器在显微镜下测量孢子数,计算每皿产孢量。
2.3.2液体发酵三种菌菌丝体产量比较
分别取100mL PD培养液和100mL MFL培养液,分装后高温灭菌,将菌龄为7d的6mm直径菌碟分别放入三角瓶中,每瓶中4个菌碟,置25℃黑暗空气摇床中(150rpm)培养30d后,用滤纸过滤,收集菌丝,在80℃下烘干24h,测量菌丝干重。
菌丝干重=烘干后的带滤纸的菌丝块-烘干的空白滤纸
2.3.3同菌型对山苦荬的致病性研究
将山苦荬播种在小塑料盒中,在两叶期清苗,拔除长势弱的,每盒保留1株。之后分别用3种菌的孢子悬液、发酵液及混合液接种。以喷蒸馏水作对照,每种处理50株秧苗,接种后置25℃光照培养箱(12h光照/12h黑暗),RH 95%培养24h.然后移入25℃的人工气候箱,前2d经常喷水保湿。接种后27d调查发病情况。
3.结果与分析
3.1特色菌株生长及产孢结果
在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皿用胶带封口与不封口对于AL、CU、ER菌生长影响不一。前3d三种菌封口与否影响不明显,从第5d开始,AL和CU菌不封口时菌落生长明显比封口时快,ER菌变化仍不明显。但是三种菌的孢子量与是否封口关系较大,不封口时孢子产量均高于封口时。这说明三种菌株宜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见表1。
3.2特色菌液体发酵菌丝体产量
3个特色菌株在PD和MFL培养液中震荡发酵培养均能产生菌丝团,3种菌在PD培养液中菌丝体产量均高于在MFL培养液中的产量,ER菌在两种培养液中菌丝体产量都最高。见表2。
3.3 生防菌不同类型对山苦荬的致病性研究
试验表明,AL菌的孢悬液与发酵液的混合物对对山苦荬的感病率最高。接种后保持露珠期24h(在人工接种箱种一直细雾喷雾),移入人工气候箱后保持RH95%以上27d,温度25℃的条件下,AL菌可杀死大部分山苦荬。CU菌的孢悬液和发酵液对山苦荬的感病率均不高。ER菌发酵液不利于山苦荬感病,其混合物影响了山苦荬的感病率。见表3。
4.讨论
本试验中,AL菌对4叶期以前的山苦荬的苗有很强的致病性,感病株率达62%以上,CU菌对同叶期的山苦荬苗均感病,但是感病率,死亡率均不高。且CU菌对山苦荬苗均为轻度感染,随后均可恢复正常生长,对新出叶无影响。三种菌的孢子量与是否封口关系较大,不封口时孢子产量均高于封口时,这说明三种菌株宜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ER菌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对山苦荬致病力也较高。CU菌生长速率中等,产孢能力介于AL菌、ER菌之间,但对山苦荬致病力弱,也是最佳生防菌株。
5.小结
发展微生物除草剂,实现杂草生物防治,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除草剂的用量,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作出贡献。[3]期望培育成功孢子产量高、代谢产毒能力强、适合工业化发酵的优良工程菌株。 [科]
【参考文献】
[1]陈永强.国外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8,4(2):5-9.
[2]秦国夫,赵俊.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C].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4(4):60-64.
[3]赵航.微生物除草剂菌种的原生质体融合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36(13):23-24.
上一篇:苗圃地常见杂草及除草剂的选用
下一篇:常用除草剂的药害及在小麦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