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高职数学教学要“面向专业需求,融入建模思想,淡化严密形式,关注应用思维”的教学指导思想与全新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考试考核要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能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也就是说只要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主动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转变数学教学观念,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不能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和重复,而忽视应用过程的分析、抽象、概括,忽视了影响应用意识的诸多因素,如数学语言、阅读理解等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应该渗透数学教育思想,使课堂少一些枯燥乏味的纯数学问题,多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题意成为解应用题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学生就是由于读不懂题意而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学生对于数据和材料的感知能力和对问题形式结构的掌握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二是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问题是关键。数学建模的问题是多样的,应该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其他学科等多方面。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促进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思想、方法应与高职数学课程内容有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实现问题数学化,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模型的材料,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际问题,选择好合适的基本建模类型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是数学应用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和思想方法来描述、理解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数学地“翻译”成数学问题.“翻译”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的概念、背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有一定的生活实际经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课本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参加实践,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以及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入贴近现实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为实际背景的开放性或探索性例题,引导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要主动用所学过的数学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方面,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熟悉一些数学模型,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与传统的数学课程相比,数学实验课更侧重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创新意识和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包来取代那些繁杂的推演和复杂的运算技巧。因此,数学实验课是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数学实验课的内容可以取自工程、贸易、经济管理等的实际问题,介绍如何通过建模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介绍各种常用的数学软件。通过在计算机上做实验,使学生掌握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为切实有效地贯彻教学模式的改革,还需要改革考试方法与之配套。首先要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多项考核指标,然后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测练、开卷考试、学习报告、数学试验报告和小论文作为考核内容和方式,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核方法已不单纯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途径,是教学活动的延续,是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最后手段,起着既把关又锤炼的作用。合理高效的考试方法,对于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也是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王信峰,张翼.高职教育数学课的教学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高教研究,1997,(1):69-70.
[2]郭大力.能力型数学素质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初探[J].工科数学,2001,(6):30-34.
[3]杨宏林.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2):56-58.
上一篇:小学STEM校本教材的开发
下一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