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问·雪考·雪思
抗灾工作已经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对一个国家,对政府、对公民,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国家领导人的身先士卒,子弟兵的铮铮铁骨,电力职工的奋不顾身,普通民众的理智配合,没有出现大灾的瘟疫流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体伤亡事件,没有因为物品短缺引发严重骚乱,我们交出的答卷是合格的。然而,在成功和胜利面前,必要的总结和反思也不应该视为多余,更不应该成为忌讳,因为我们毕竟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面对未来。
问责预警应急机制
全球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我国南方低温冰雪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拉尼娜现象对灾害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所谓“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如此大面积的天气变异,气象部门应尽早启动应急措施,及时发布警告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指南。广大民众可能会考虑谨慎出行。2005年12月,美国东北部也经历了一场暴风雪。12月3日,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天气”的警告。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连篇累牍地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还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这主要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预防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相比之下,我国的预警系统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端义宏坦承,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雨雪具体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还存在一些误差。“我国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我们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总体上来说,在这次雪灾中,各大媒体的跟进,使得公众可以多角度了解雪灾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雪灾导致的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时,我们的铁路、公路系统未能尽到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的职责。当时旅客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电视台报道难免笼统,客运咨询电话很难打通,客运公告只有到达车站的旅客才能看到。目前铁路、公路等客运部门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但在大量旅客滞留期间,没有几家网站及时发布信息,车站现场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指导与公布。滞留旅客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车次情况,人群的集体的急躁,导致突发事件暴发的几率大大增加。专家认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当事群体进行信息公布,制止谣言的流传,稳定民心。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一个尴尬的危机,那就是我们的“危机信息管理的危机”。
此外,面对灾害,我们的职能部门只习惯于简单的“关”和“堵”,但却缺乏“防”和“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下雪时直接将高速公路关闭了事,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实践证明,遇到极端天气,高速公路宜“疏”不宜“堵”,最好是在引导车的带领下,低速行驶,车动起来,可以利用车辆的碾压和低速通过产生的热气加速冰雪的融化。江苏有两座高速公路桥,在雪灾期间一个封闭,结果雪越积越厚,最后不得不动用武警铲冰;而另一个保持低速通行,结果一直保持畅通。交通部门和交警部门之间一定要加强协调。有些交警部门为了保安全,在高速公路遇到大雪大雾时常常一封了事,而公路的养护责任又在交通部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行交通部门最清楚,却无法作出决定。
考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人习惯于乘用相对于飞机廉价、相对于汽车快捷的火车出行。但是,地域广阔的中国大陆铁路里程,只占全球铁路总里程的6%,却承担着全球24%的客流量。我国铁路人均仅5.8厘米,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只有一条京广铁路,京广线不堪重负。每年有3000万春运人口的广州,每次春运都像打一场恶战。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曾说,春运客运的日需求量是5000万人次,可是中国铁路每日的最大承载力只有300万人次,只达到需求量的6%。去年,在中央以人为本精神的倡导下,铁道部承诺春运“不再涨价”,但其人性化的承诺背后却缺乏有力的物质支持,铁路的运力没有跟上,春运的压力更加紧张。这根脆弱的动脉,稍有外力打击就会阻塞。
雪灾导致17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华中、华东部门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了40至60毫米厚的覆冰,而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架设规范,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大多为10毫米。短期行为使得不少地方官员把公共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建设,官员腐败也“造就”了不少豆腐渣工程。电力、管道顷刻“冻伤”,突出了冻设计的薄弱,众多的建筑、设施迎雪而塌,映射出各种工作不力、应急缓慢,更映射出安全检查监管督促不到位。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把以往光鲜政绩掩盖着的薄弱的基础设施,以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形态展现出来。
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为50年一遇的雪灾去建高标准的电力设施,这样做成本太大。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一些官员在发展房地产等看得见的政绩方面不遗余力,但在维修关系民生之关键基础设施的紧要关头,却暴露了无能。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大剧院、举世惊叹的奥运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但是这次雪灾,使我们明白:我们还没有真正完善的密切关系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更没有切实有效的应急后备系统。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切实可靠的铁路网、真正切实可靠的电力网。
重庆电网在这次大灾之中无大害,有赖于2005年对重要输电线段提高了设计标准。南昌市是重灾区,却基本保持了水、电、气供应正常,他们得益于几年来城市建设管理“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技术系统管理、高效率应急调度”。实践证明,提高设计标准收益都大于投入,遇到故障或灾害,修复和改造的成本至少是原来的2倍。平时功夫到,灾害才损害小。
反思国民素质教育
这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凸显出民众的危机意识不够。在灾难天气下,许多人仍固执地选择了出行,而最后因客观原因滞留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自救和相互救助,完全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有人情绪失控,有人晕倒,更增加了政府救援的难度。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不足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们的安全教育却严重缺位,实际上公众在面临危机时,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雪、火灾等各种灾害。日本2005年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仅有61人受伤,无一人死亡。在震惊中外的“9·11”事件中,人群虽然惊惶,却没有失措,撤退一直有序进行,没有相互践踏。正是这种有序,让被撞击楼层以下的几乎所有人生还。
除民众的自救能力不足以外,整个社会的互助能力也不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化资源,几乎看不到民众有组织地向困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列车上的同胞提供救助。
在国外,民间救助组织很发达,出现灾难事件,常常是政府还没赶到,NGO已经在组织志愿者救援了。有海啸亲历者回忆说,在受灾国家之一的印度,一听到灾难消息,大大小小的NGO组织立刻行动起来。无数的企业也通过各种渠道捐资捐物。不到10天,就有反馈说救援物资已经过剩,多出来的物资和钱物不但足以救灾,还可以用作以后建学校和房舍。在某些特殊灾害面前,政府再强大的力量也有鞭长莫及之感。社会救助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员和组织加入进来。政府应该为民间机构创建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扶持发展各种服务型的民间组织,使得危机出现时各种力量都能尽力发挥作用。
我们还有很多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造成这种大规模定期迁徙的主要原因。打工者是所在城市的纳税人,却享受不到社会福利,这使得他们无法在一座城市安居乐业;罕见的雪灾暴露了电煤储备的如此短缺,煤矿、电厂、电网的利益博弈由来已久,能源的调控协调已是当务之急;近年频繁发生的灾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高度重视由雪灾引发的次生或衍生灾害,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对有实际需要的地区和建筑提供供暖防寒设施的新时期,50年前以长江划界供暖的规定早已过时;我国的保险覆盖面很低,这次雪灾赔付金额尚不足损失的1%,而在国外巨灾保险赔付可达30%,发达国家可达60%、70%;由救灾想到慈善事业,我国每年需要救助的灾民6000万以上,而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仅有,10多万家企业曾向慈善事业捐过钱物,全国1000个亿万富翁、300万个百万富翁的慈善事业热情需要激活。
本栏编辑 闻 应
推荐访问:雪思
下一篇:机械类专业达人的就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