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所高校“不一班”
湖南大学“李达实验班”
办学模式
“李达班”第一、二学年由托管学院全面负责管理,为学生组织专门的讲座等学术活动,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加强基础,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拔尖人才为宗旨。第三、四年由学生转入专业所在学院全面管理。转入新的专业后按照所选专业的培养方案执行。
学生学习合格后,在符合学校当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要求的基本条件下,享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其总名额为合格完成两年学习学生人数的50%。
进班门槛
“李达班”学生的选拔从学校相应学科门类的应届新生中采取先笔试后面试的方式择优录取。选拔工作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进行。“李达班”按照“竞争、滚动”的原则进行管理,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学习确有困难,或不适合“李达班”培养方式的学生,通过本人申请获批准后可以回原录取专业学习。第一学年结束后,累计出现2门以上的课程需要补考,或者课程经过一次补考后仍未通过者,回原录取专业学习。
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
办学模式
创新班推行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新模式。进入创新班的学生独立成班,采用学校专门制定的全新的综合培养方案。创新班中进入本硕连读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培养计划和毕业论文后,六年即可授予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本博连读中继续攻博的学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论文后,八年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学校将在课程修读、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上实施创新型教学,并推行灵活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及个人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转专业,攻读双专业、双学位等,也可以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参与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进班门槛
凡报考该校自动化、数学类、机械类、力学类、材料类、化学化工类、轻工食品类、计算机类专业的优秀考生(包括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可在高考志愿表上选择填报相应的创新班,学校会根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吉林大学“理科试验班”
办学模式
该校的试验班也叫“唐敖厌班”,突出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四个专业方向,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部分课程开展汉、英双语授课教学。试验班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吉林大学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该班学生将具有一学年左右的国外学习经历,80%以上的学生可以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进班门槛
试验班单独招生,从自主选拔录取和新生中选拔。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求总分高于考生所在省(区、市)重点线120分及以上,数学成绩、英语成绩130分及以上。非英语语种考生不宜报考。进入该班后,按学年对达不到试验班学习条件的学生进行阶段分流,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班”
办学模式
创新实验班设在该校创新实验学院,属于生物科学类的本硕博连读专业。
实验班体现精英教育理念,采用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一、二年级在创新实验学院完成学科通识教育,这个阶段课程由通识平台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选修模块、数理基础模块、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模块及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共五大模块。学科大类平台根据现有的招生大类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根据其学业规划和今后专业方向的要求,自主选择课程。第二学年末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完成所选专业的学习。
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可选择的专业有: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草业科学、林学、园林、资源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化学等。
进班门槛
创新实验班按生物科学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的条件是:①高考成绩高出本省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50分以上的自主选拔录取的理工类考生;②第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成绩达到高考满分的70%且高出本省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50分以上、英语单科高考成绩达到110分的理工类考生;③第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成绩达到本省高考满分的70%,且高出本省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30分以上、英语单科高考成绩达到110分的理工类考生。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入学后可申请参加复试选拔,择优录取后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该班2012年共选拔录取了90名新生。
中南大学“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
办学模式
学校办实验班的目的,是为工程一线培养一批拔尖的领军人才,所以要求学生在四年期间有一年的工程实践的经验。这一年要求在现场挂职或者顶岗实习,然后在培养模式上设置了“3+1”和“1+1”,也就是六年的培养方案。“3”就是三年的理论课的学习,“1”就是要有1年的工程实践;后面的“1+1”主要讲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阶段也要有1年的工程实践的经验,这样对应了国家卓越工程师的计划。
在“3+1”的这部分学生当中,保送研究生的比例是60%~80%。
进班门槛
试验班全部在提前批次录取。考生依据本省(区、市)的招生计划直接填报即可。
2012年该校试验班在辽宁、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省份招了420名考生,这些考生分布在以下14个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运输。
除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班”以外,有的院校也开设了在招生、学习、毕业等诸多方面与这些“班”有类似待遇的学院,我们不妨探个究竟。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办学模式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各专业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其学习年限可在三至六年内灵活掌握。
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还考虑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及学生本人的综合条件。
进院门槛
元培学院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单独全程管理。每年面向全国招生200人左右,特别受到考生的欢迎,在很多省份都是各录取专业的前一两名。元培学院特别要求考生综合素质强,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选择能力。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写元培学院的文科实验班或理科实验班即可。
2012年“元培学院”新增了3个专业:飞行国防生、外国历史和外国文学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
办学模式
学生在该学院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由学校最优秀的教师授课,外语将由外教任课,部分课程还采用双语教学。两年后,学生可根据志趣自主选择专业,并且每位学生都配备一名专业导师,由本校或外校选聘的优秀教师担任,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学生可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凡被选拔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后,均可获得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其中优秀者可以本、硕、博连读或出国留学。学校对于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的学生,在奖助学金、科研训练项目、科技竞赛、出国留学选拔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性倾斜,以激励拔尖人才成长。
孙越崎学院不设立专门的学生辅导员,而是学生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自主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事务,真正体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进院门槛
学校在高招期间,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对各省(区、市)的高分考生会随录取通知书同时发放一份“孙越崎学院候选通知书”。等新生入校后,再进行申请选拔,考试科目有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笔试合格的考生再进行面试。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
办学模式
实行专业大类培养和本硕连读培养。学生一、二学年按水利土木大类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和基础培养;第三学年分专业方向培养(徐芝纶班为工程力学方向),学生经过双向选择分流到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第四学年,满足一定条件者可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学院推行小班化教学,实行导师制。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一、二年级配备校内教学名师为班导师,三年级开始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尽早让学生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进院门槛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照着当地的招生计划,直接填报“水利类(大禹学院强化班)”“工程力学(大禹学院徐芝纶班)”即可。学校会依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学生入校后,采取滚动淘汰制,将不能达到培养要求的学生调整到相关专业,同时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再补充到大禹学院。
2012年,大禹学院面向18个省份招收了学生130人。其中,水利类专业招生100人,工程力学专业(徐芝纶班)30人。
推荐访问: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