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水稻绿色生产问题分析与关键技术
摘 要:通过分析宣城市水稻生产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总结选择优质广适品种、适时育秧机插、合理控水控肥、绿色防控病虫草害等关键栽培技术,旨在指导水稻绿色生产。
关键词:水稻;绿色生产;栽培技术;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2-03)-0029-02
水稻是宣城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单产量、总产值均位居粮食作物首位[1]。促进水稻绿色生产,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2-4],本文分析了宣城市水稻生产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总结了选择优质广适品种、适时育秧机插、合理控水控肥、绿色防控病虫草害等关键栽培技术,以指导水稻绿色生产。
1 当前水稻生产的主要问题
1.1 水稻品种应用较多 据部门调查统计,宣城市2018年稻谷品种200多个,种植总面积在1333hm2以上的品种仅34个。播种面积比例为籼稻∶粳稻为4∶1,杂交稻∶常规稻=2∶1。由于优质品种生产规模小、且产量不稳定;加上水稻不分类存储导致大米质量参差不齐,对品牌经营影响较大。从所处区域、人民消费水平、需求变化等方面看,宣城市作为周边城市农产品供应地之一,优质稻需求量将逐步上升。综合分析认为,中晚稻绿色生产宜选择抗高温能力较强、米质较优、抗病能力强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或早熟晚粳品种。产后加工应加强稻米分级、色选,但目前专用加工机械偏少。
1.2 灾害防控难度较大 气象灾害中异常高温(2013年)、寒露风、连阴雨(易导致穗发芽)、洪涝灾害(2016年)等对宣城市水稻生产影响较大。病虫草害中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稗草等也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同时区域粮食烘干能力不足、生产主体防范灾害意识不强,滥用化学药剂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水稻绿色生产。
1.3 直播面积偏大 调查统计,2018年宣城市直播稻面积9.7万hm2,占水稻总面积60%。受劳动力成本上升、阴雨天气影响秋种导致空闲田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直播面积仍呈上升态势。存在问题包括部分农户用种量大、偏施氮肥利用率低、病虫草害发生重、易倒伏、品质不稳定等。尤其农药、除草剂使用量增大,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隐患。
1.4 绿色生产模式应用偏少 调查统计,2018年宣城市“稻+渔”6930hm2(以稻虾模式为主)、“稻+经(蔬)”7470hm2、“稻+绿肥”及其他8460hm2。综合效益有所增加,部分模式面积有扩大趋势,但存在轻视水稻生产现象。2018年再生稻880hm2,存在的问题包括品种单一、种植技术未规范、头季易受异常气温影响(育秧期低温影响成苗率、灌浆结实期高温影响米质)、机械收割碾压影响再生季产量、品牌化运作滞后等。
2 推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全市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投入,实现水稻绿色生产基地化、精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主体公益性作用,提高农技人员知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提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意愿,促进新品种、绿色生产技术等研发与应用,推进优质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龙头企业+基地+生产主体”品牌粮食产销模式协同发展。
2.2 推进标准化生产 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品种的品质、抗性等性状提出要求,筛选推荐绿色主导品种,引导农民选用,扩大综合表现突出品种的生产规模,控制区域水稻品种数量。同时,在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农药减量控害、肥料减量增效、提高机械化播栽率等,开展水稻绿色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增强水稻烘干、仓储能力建设,促进分等级、分类储藏。
2.3 强化绿色技术服务 积极开展“四情”监测,掌握生产动态和发布技术指导建议;开展水稻绿色生产试验示范,组织观摩,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培训增强新型主体市场营销、成本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综合能力,提高主推技术到田率。
3 水稻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综合分析认为,宣城市中籼稻占比大,抓好绿色生产有利于稳定宣城大米品质,促进品牌发展。
3.1 选好优质广适品种 根据订单要求、茬口特点、生育期、气象条件限制等因素,选择国审或省审、适宜宣城市推广种植的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穗粒协调产量高品种(组合)。如中籼稻品种性状选择可参考国审品种晶两优534,全生育期136d、有效穗數240万/hm2、株高120cm、结实率85%、千粒重24g、抗稻瘟病、整精米率68%、垩白度2.8%、直链淀粉含量16%。
3.2 合理安排播种期 由于宣城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有持续异常高温,水稻品种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对高温敏感,易发生高温热害,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为此,需综合水稻品种播始厉期、前茬让茬时间等因素确定适宜播种期,一般5月上、中旬为宜。
3.3 优先应用机插秧 针对中籼稻直播草害难控费用大、人工栽插基本苗不足等问题,优先应用机插秧技术。选用育秧基质、育秧保姆、种子包衣剂等,开展机械播种、避雨管理等培育机插秧苗。要求秧苗根系发达、苗高12~15cm、秧龄20d左右,秧块苗齐苗匀,根系盘结牢固。在整平耕地基础上,机插行株距30cm×14cm、每穴苗数2~3苗。提高机插水平,控制漏插率和伤秧率,保证秧苗分布均匀。
3.4 科学调控肥水 管水原则是“湿润插秧、浅水活苗、薄水分蘖、蘖够晒田、深水孕穗、干湿壮籽”。可在田间开十字“丰产沟”加强管水效果。当茎蘖苗达到预期穗数80%可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需水关键时段孕穗期要保持水层,预防高温热害,抽穗期至收获前7d采取干湿交替灌溉,防止过早断水影响米质。施肥上,综合考虑秸秆还田、绿肥或有机肥应用情况,以及品种需肥特性、机插秧生长特点、叶色和长势,通过控氮增钾,分次使用以达到调优穗粒结构、防早衰目的。氮磷钾比1∶0.5∶0.8,一般纯氮180kg/hm2左右;基蘖穗肥按5∶3∶2分次使用,磷肥主要作基肥,钾肥按基、穗肥6∶4分次使用。其中,基肥可在耕地时深施,促蘖肥在返青后分2次使用,穗肥以保花肥为主。
3.5 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安装诱捕器、杀虫灯等控制相关害虫。提倡7月初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建立控害种群的生态环境。针对当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坚持病虫情测报、田间发生种类主次有别和达标综合防控,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农药。做到轮换使用药剂,施药时用足药量和水量,田间保持浅水层,另可通过药剂浸种预防种传病害,药剂拌种防控苗情虫害。对杂草可采用提前上水诱发+翻耕灭杀,返青后使用专用除草剂一次性化除、人工除草、生物除草等方式防控。
3.6 适时收获烘干和分类仓储 稻谷9成黄时抢晴分类分级收获,分品种运输。适时烘干或晒干,避免失水过快造成米质变差。实行1仓1品种或同仓分品种堆放储存。防治仓库害虫时,要避免污染稻谷。
参考文献
[1]胡锋,张春平,兰陆寿,等.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与高产栽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29-11131,11137.
[2]陈勤伍.宣城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成效及经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8(9):75-76.
[3]孙瑞,孙作林.宣州区发展水稻绿色生产的做法及思考[J]. 基层农技推广,2019(4):76-77.
[4]胡锋.宣城市优质稻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9(13):63-64.
(责编: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