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
教书育人,人的素养更多的是育出来的,作为音乐学科教师,我们同样也要育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优秀品格。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当前的音乐教学内容正趋向于多元化,体现了多角度的综合性和文化性,尤其是我们正值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正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时期,音乐学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契机,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融合,以音乐之美来激发、强化和引导,达到培育学生文化之美和精神之美的目的。
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中华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人们通过吟诵触摸文字的温度,深刻体会中华古典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从而让古诗词学习成为一种享受。笔者曾于2016年暑假参加了“北京市教委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国学教育培训项目‘乐府社’师资培训班”。通过学习,我被吟诵的魅力所深深折服。于是我在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身就是吟诵的文学;古典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宋词,有许多词牌如今已被改编为流行歌曲,如《满江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唱起来朗朗上口且铭记不忘;元曲更是词曲兼得的文艺形式,影响了中华戏曲的发展。面对如此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古诗词,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力呢?
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在初二年级的音乐选修课中有意识地和语文老师合作开设了“槐香——乐府社”,用吟诵的方式,来分析、教学中国的古诗词,取代学生枯燥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例如:古诗《关雎》是初三年级才学习的中考必考内容。作为音乐教师,我先教学生吟诵,用现代乐器吉他来伴奏,如此学生吟诵起来特别有时代代入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大家都很自覺地去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之后语文老师再进行系统的讲解,并融入视频欣赏环节,还让学生穿上古装表演,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学生获得了精神享受,也更好地学习了语文知识。
音乐活动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后来,我们将课堂成果搬上舞台,参加了第二届京台基础教育校长峰会文艺演出,以及学校举办的两季大型“印象理工——中华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在排练集体吟诵节目时,有一部分是初一刚入学的新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还沉浸在兴奋与好奇中,还没有形成自我约束与管理的意识。我充分利用排练活动这一教育契机,首先从“晓之以理”的角度告诉学生进入中学就要学会自我管理,然后通过平时节目的排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有为有担当的意识和习惯。在每排学生中选出一个“排长”负责本排学生的纪律、训练和服装的叠放等,整个节目找出负责人,负责监督“排长”以及节目的排练。经过半个月的磨合,学生已经可以自己收、发服装进行练唱了,有条不紊、高效做事的良好习惯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养成,这将成为孩子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演出结束后,有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这次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尤其是我形成了对团体的责任心和做事的认真态度,我将把它们逐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也深深感慨:教书育人,人的素养更多的是育出来的,作为音乐学科教师,我们同样也要育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优秀品格。
青少年正处于文化启蒙、人格养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非遗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校,教育集团的领导和老师们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以执着、担当、自觉和尊重去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通过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我深刻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能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把每一种感官都调动起来,让音符、旋律、节奏,让线条、色彩、形状成为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新的方式和途径,从而打通感官之间的屏障,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我相信,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形式下,将逐渐理解与学会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懂得不同表达方式和意义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激发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情趣,丰厚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