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同行
摘要:化学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教师既有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又负有培养学生的思想、意志、性格和品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本文拟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化学;德育教育
引言:在中学阶段,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化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化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能力。化学教育不仅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而且还具有极大的精神道德价值,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品质、观念和道德价值的深刻变革。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依靠化学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人生观的树立,实现人格的长成,现代课堂教育中所展开的学生活动是他们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在化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科学家的人格力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这种求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
二、通过化学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化学史,有目的地进行爱国教育,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祖先最早发明了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在商代就可以制造青铜器,春秋晚期就能够冶铁,战国晚期就可以炼钢。我国在现代化学发展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巨大热情,使学生了解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更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利用化学思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有这样一篇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其中为了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列举了“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的事例。中学化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
1.全面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利也有弊;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规律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例如,化合与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与还原、溶解与结晶、风化与潮解等等。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观点的教育。当进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的教学时,可以提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的观点。在化学平衡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好像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事实上两种相反的过程却从未停止过,只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罢了。如果条件改变,平衡状态就被破坏,并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四、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环境状况令人堪忧,臭氧层遭到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都有增无减。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从化学与环保的层面上加强德育教育。
结论:德育教育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化学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力求站在哲学的高度分析教材,处理教材,阐述教学内容;要加强化学史的学习,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各个时期的化学思想体系,力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化学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自觉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以端庄的教态、工整的板书、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严谨而活跃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在优美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