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实验安全
摘 要:安全稳定工作是辅导员的重要任务,必须尽心尽力尽责地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学生平安。化学这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较容易发生意外事故。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发生的实验事故,从实验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与实验安全的内在联系,提出软硬件协调发展,规避实验安全风险的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化学实验;安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更是探索真理和认识真理的重要手段。基于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总会接触到一些有毒、易挥发、易燃易爆、易碎的实验药品及仪器,因此,化学成了潜在危险较大、意外事故较多的学科之一。尤其是研究生进行化学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这种危险性更大,有关研究生化学实验事故常有报导。由此可见,作为辅导员,分析化学实验事故的成因,总结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提出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实验安全工作,保证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事故成因分析
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的灾害理论模型,可以将化学实验研究过程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实验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实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的配套设施、实验仪器及药品等;行为因素主要是指实验员在实验过程中粗心大意、精神不佳,缺乏必要的实验技能及知识,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等。
1.实验环境因素
(1)实验室的配套设施
在我国,许多高校的实验室设施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已使用了几十年,存在设施陈旧、供电线路老化、耐火等级低、防火能力差、火灾隐患多等问题。如2002年湖南某高校两次发生约20支汞管电极报废事件,就是因为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载造成的。同时,许多学校的实验室通风设施落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通风设备,再加上消防设施数量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如2008年3月中旬,南京某高校实验楼突发大火,持续燃烧2个多小时,约30个房间被烧毁,包括约10个实验室,虽然师生及时逃生,没造成人员伤亡,但其中一间资料室全部被烧毁,损失无法估量。
另外,许多实验室的管道腐蚀现象严重,极易发生渗水、漏水等事故,导致一些精密仪器的损坏或化学药品的污染,由此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很多化学实验室没有相应的急救设施,出现实验事故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公共财产的损失等。
(2)实验仪器及药品
化学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常为玻璃仪器,种类繁多且大多薄而易碎。如果实验过程中对玻璃仪器的选择不当,很有可能发生破裂甚至爆炸等,从而引起割伤或化学药品溅出伤人等事故。
研究生进行化学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用到玻璃仪器外,还常会用到一些较为大型的实验仪器,此类仪器常常需要负载较大的电量,如果操作不慎可能会引起漏电事故而损坏仪器甚至会有触电的危险。如2005年初,南京某高校电工电子实验室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由于师生操作不当,一名学生触电身亡。同时,有些大型试验仪器还附带高温设施,存在一定的烫伤、烧伤等安全隐患,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遵守仪器的使用规范及安全事项,以免发生危险。
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很多都是易燃易爆物品或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易燃易爆、含有剧毒的物质。若使用不当或违反一些药品的使用条件,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同时这也是实验室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发生化学试剂事故的频率是上升趋势,l949年至l982年火灾事故占工业事故总数的13.9%,到1998年则猛增到27.6%。
此外,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如果流失或存放不当,将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对于化学研究生来说,因长期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研究,为求方便,会将一些食物放到实验室中专门用于放置一些需在阴暗低温下保存药品的冰箱中冷藏,极易导致误食而带来生命危险。像这类实验室中随意使用或放置化学试剂而导致的危险事故屡有发生,例如,南京大学一实验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里的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饮用而中毒,原因就是该冰箱中曾存放过供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
以此同时,化学实验结束后往往会产生许废气、废液和废渣,我们称之为“三废”。由于实验室废弃物量较少,往往容易被研究生忽视。然而这些废弃物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些含有重金属、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如果随意排放,将会对空气、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验室废弃物量虽少,但危害很大,必须引起研究生们足够的重视。
2.行为因素
仪器设施上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善,但研究生在化学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安全,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导产业,知识成了财富的核心。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潜力和实际适应能力的培养,这是在社会竞争中的第一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道路,以不断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竞争。这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跨专业考研、先就业再考研、在职读研等,这部分研究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与知识方面可能较为薄弱,在化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实验安全问题认识不够,容易忽略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某高校曾对从事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实验开始之前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的调查,其中90%的教师进行了安全教育,然而,对相应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却表明,有90%的学生并没意识到教师对他们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生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研究个体,除了接受导师学术上对自己的指导外,不需要再注意这类安全问题,从而忽略了导师的提醒,研究时一意孤行。这是部分研究生粗心大意、狂妄自大的表现之一,往往给实验安全带来隐患,许多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甚至违反操作规程,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极易引发实验事故。
2004年6月15日,中科院福建某研究所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有毒气体——光气的泄漏事件,导致260余人中毒,1人死亡;2005年3月19日,成都某高校学生在做化学合成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使金属钠与水直接接触,导致金属钠发生爆炸而引发大火,而此时,实验室内还存放着10公斤金属钠,若一旦引发连续爆炸,产生的威力足以将这座6层的实验楼夷为平地;2006年12月四川某大学综合实验楼化学气相实验室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氢气瓶发生爆炸,造成一名教师死亡,一名研究生重伤,一名研究生轻伤。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不重视操作规范细节、马虎处理或严重违反了操作规程。
还有部分研究生因对导师的一些安排不满意或是苦恼于一些生活琐事而出现学习动机不明确、工作态度不认真,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等,以一种应付的心态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往往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此外,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如某高校研究生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用密闭的玻璃瓶反应器盛放极易挥发的物质进行加热,结果引发爆炸,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
二、加强化学实验安全的措施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积极治理安全隐患,可为实验室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为实验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于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
化学实验室是研究生进行化学实验研究的场所,其安全管理是化学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制度是做好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实验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就是使安全工作规范化。为确保实验室安全,应制定一整套适用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实行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制度、危险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大型仪器使用、维修及保养管理制度、“三废”处理制度等,明确好各岗位的责任以及各岗位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机制,防止推诿、扯皮、拖拉等现象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辅导员经常定期、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安全情况,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确保化学实验研究安全有序地进行。
2.进一步完善实验室配套设施,为化学实验安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新建或改建实验室时,应优先考虑各方面的安全因素。在防火、防爆、防毒、防触电、防辐射等设施上加大力度:实验室一般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设置规范的通风橱或毒气柜用于进行有较大异味或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操作有害射线的实验室应有规范的屏蔽设施和剂量检测仪器;实验室应配有专门存放易燃易爆、有毒药品的药品柜;实验室应配置专门电力变压器供电,以确保实验室的仪器正常运行;在较为醒目的地方配齐各种类型的灭火器材,并注明使用方法;对那些较为陈旧的实验室应及时更换线路和排水管等基础设施。
同时,对不同专业的实验室应根据该专业实验的性质与特点,采取一些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研究生安全和实验室公共财产安全。应在实验室较为显眼的地方放置应急救援方案及急救箱,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如化学灼伤、物理烧伤、中毒、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努力把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或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辅导员应和实验室安全负责人把安全培训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倡导安全教育成为化学研究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化学实验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另外,可通过宣传、安全事故分析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研究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4.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研究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研究个体不应该再让教师手把手地教,需要发挥研究生本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努力配合导师的工作安排,戒急戒躁;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安全知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这样就能保持饱满专注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实验研究中,从而更好地注意到一些危险细节,提高安全意识,规避风险使实验进行得更为顺利。
教育研究生对实验安全要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自觉地关注和学习相关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学会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以防范,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主动排查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隐患,为实验室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实验环境。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研究生进行化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其成因,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以防范,是高校研究生进行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一个巨大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一级领导的支持,在硬件设施上多投入、管理上细心监督,同时辅导员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学会科学处置办法,及时处置,控制事故扩大。只有软硬件设施同步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生、仪器设备及环境的伤害和破坏,为高校化学科研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11).
[3]路贵斌,姜慧敏.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72-175.
[4]顾明文.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03).
[5]余小惠.略论知识经济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02):18-19.
[6]黎前跃,衣福艳,蔡应南,宋以新,许艳华. 研究生扩招的利与弊[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03):100-102.
[7]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04):147-149.
[8]追踪福建光气泄漏事故始末[EB/OL].http://.cn,2004-06-17.
[9]成都化学实验室起火消防紧急抢救金属钠[EB/OL].http:
//.cn,2005-03-20.
[10]刘照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04):112-114.
上一篇:化学工业的重要地位及发展方向
下一篇:浅析油田化学助剂产品标准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