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肿瘤的影像诊断48例分析
小肠肿瘤较为少见,占胃肠道肿瘤的2%~3%,肿瘤好发于小肠两端,本文分析了近12年来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8例患者,男21例,女27例,平均50岁。临床表现:腹胀、腹痛26例,占54.2%,消化道出血18例,占38.5%,腹部包块12例,占24.1%,消瘦8例,贫血6例,腹泻便秘交替6例,不全肠梗阻6例,间歇性发热5例。病程1~25个月。手术所见部位:回肠19例,十二指肠15例,空肠14例。肿瘤性质:腺癌26例,腺管癌2例,恶性淋巴瘤5例,网织细胞瘤2例,淋巴肉瘤1例,腹膜后转移癌2例,小肠平滑肌瘤6例,血管瘤1例,腺瘤2例,脂肪瘤1例。其中恶性占79.1%。
1.2 检查方法 42例钡餐检查,检查前空腹10~12 h后口服钡剂150~250 ml,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改变,充盈及加压相,然后每隔30 min依次检查小肠各段,并分别点片;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10例,检查前30 min清洁灌肠后,患者仰卧在X线监视下,由肛门加压注入钡剂约1 500 ml,待小肠对比充盈良好时摄片。22例采用西门子螺旋CT检查,患者空腹8~12 h,检查小肠前一次性口服2%泛影葡胺800~1 200 ml,患者取仰卧位,平扫结束后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100 ml欧乃派克,于动脉期、静脉期分别扫描。
2 结果
2.1 钡餐及钡灌肠X线表现 腺癌表现,局限性狭窄15例,多位于空肠、回肠,管壁僵硬;充盈缺损6例,粘膜破坏,管壁僵硬;肠梗阻及肠套叠3例,粘膜破坏,肠腔狭窄,伴充盈缺损及龛影。间质性肿瘤表现,局部粘膜皱襞变平、破坏、消失2例;肠腔偏侧性狭窄1例。恶性淋巴瘤表现,动脉瘤样扩张2例,肠壁僵硬,粘膜皱襞消失,可见多个指状压迹,局部成动脉瘤样扩张;假性憩室样大空腔3例,表现为巨大溃疡,并于邻近肠管形成交通性假性憩室;不规则无蒂息肉样充盈缺损2例,1例呈多发息肉样变,伴肠腔狭窄。良性肿瘤8例,为小肠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可见单发或多发充盈缺损,表面光滑,有蒂或无蒂。
2.2 螺旋CT表现 腺癌表现10例,表现为肠腔狭窄,充盈缺损,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间质性肿瘤6例,表现为腔内或腔外肿块,形态不规则,肿块内出现明显低密度灶性坏死区,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淋巴瘤3例,表现为肠腔内息肉样多发性肿块及节段性狭窄,肠腔向心性肥厚;良性肿瘤3例,为圆形、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明显均匀性强化。
3 讨论
小肠肿瘤较为少见,占胃肠肿瘤的2%~3%,肿瘤好发于小肠两端,临床以反复发作腹痛为主要症状,可有慢性消化道少量出血,腹部肿块出现较迟,不全性小肠梗阻多出现在中晚期,其症状体征无明显特异性,小肠管道长,肠腔迂曲,胃镜、肠镜难以到达,因此,小肠成为腔道内镜检查的盲点,临床诊断较困难。目前小肠病变的检查仍以传统的X线检查为主[1],包括小肠钡餐和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腺癌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及肠腔内充盈缺损;间质瘤表现为粘膜皱襞变平或消失,部分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病变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恶性淋巴瘤表现为动脉瘤样扩张,假性憩室,大空腔,较广泛的结节样或不规则无蒂息肉样充缺[2]。螺旋CT的普及使小肠病变在CT图像上清晰显示,CT检查不但可观察腔内病变,亦可同时对腔外及病灶周围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为手术提供方便。尤其是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3],恶性肿瘤呈不规则外生,内生性肿块边界清晰,临近肠壁增厚,中等密度,肿块内可见坏死,病变形成多灶性低密度区,近端肠曲可见扩张;良性肿瘤,呈规则的肿块,增强扫描不强化或均匀强化。
参 考 文 献
[1] 宋鲁新,蒋学祥,任全敬.小肠原发性肿瘤的X线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11):645.
[2] 周建春,郭亮.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影像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2):131-134.
[3] 梁宝贵,杨玉秀.小肠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初探.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3,9(4)267-272.
上一篇:斑马鱼作为肺癌模型的应用进展
下一篇:上海市中医医院巡礼之三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