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公安技术化学教材的改革
【摘要】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对公安技术化学的旧版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新版教材的改革特点。
【关键词】公安技术化学 教材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42-01
《公安技术化学》是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与公安工作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如《微量物证采集与检验》、《毒物与毒品物证的采集与检验》、《痕迹物证采集与检验》、《文件物证的采集与检验》等课程)打下一个扎实的化学基础。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贯彻落实,国家对公安技术化学方面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1],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势必将发生极大的改变。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本参考[2],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旧版《公安技术化学》教材明显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及时进行教材改革将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兴趣以及贴近公安实践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笔者将在分析旧版教材现有缺点的基础上对新教材的改革特点作一粗浅的总结探讨。
1.旧版教材存在的问题
旧版《公安技术化学》教材原名《司法化学基础》,自2004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我院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指定教材。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教材内容繁杂,致使重点不突出
旧版教材的内容包含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然而,想要在有限的篇辐与教学课时内面面俱到地普及这三类化学知识,未免力不从心,其结果是每类化学知识在编写时都只能简单地一笔带过,貌似什么都有,却又语焉不祥,最终往往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且因内容过于繁杂而使知识点零散杂乱,重点不明,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与融会贯通。
1.2教材中部分知识陈旧,缺乏新技术的引入
旧版教材由于编写时间较早,查阅和借鉴新知识、新技術的范围有限,使得部分知识没能及时更新,也无法融合本学科的最新成果与最新发展方向,目前仍停留在过去的研究水平上,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陈旧,从而跟不上科技时代的发展脚步。
1.3教材内容缺乏同公安专业之间的课程联系,实用性差
旧版教材内容只涉及到化学基本理论及原理方面的知识,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缺乏同刑事科学技术等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对公安系统这种实践性较强的院校来说,其教材更应该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否则,学生不但缺乏学习兴趣,也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公安工作之间关联不大,学好学差一个样,难以从心理上重视这门学科,动手操作实验的欲望也不强。
1.4教材中没有与之配套的化学实验内容,结构不完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更能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3],同时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认知精神。然而,旧版教材中没有编入相应化学实验内容,仅仅是本院教师自编了一本实验教材来配合使用,这本实验教材内容简单、陈旧,印刷错误较多,并不利于长期使用。在这个问题上,新版教材应增加相应的内容,革除让化学学习流于书本理论的弊端。
2.有关《公安技术化学》教材的改革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编者通过查阅普通高等院校、公安院校编写的化学教材以及微量物证、毒物毒品物证等方面的教材,并在参考借鉴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一本适用于基层公安机关“卓越刑事科学技术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力求在新教材中实现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2.1重构教材内容框架,创新教材体系
新版教材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溶液、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下篇为物证化学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微量物证化学、生物物证中涉及的化学物质、电子物证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化学与毒物物证、化学与毒品物证、痕迹检验中的化学物质、文件物证中的化学物质。
根据上述内容,在每章节后都精选出相应的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后练习的基础进一步理解、掌握本章内容。教材最后附上新编的化学实验内容,这部分内容强调对化学分析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仪器操作实验(如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分析五氯苯酚、常见毒品的气质联用法分析等),使教材内容结构更加完整,增强了本学科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2.2优化知识内容,突出重点
结合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同其它专业课程的关联程度,新教材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予以精选、优化,删除了部分应用性较弱、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如胶体溶液、电化学等;同时,新教材增加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保存和处理情况、缓冲溶液在化学分析和刑事化验中的应用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这样,整个教材体系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实用性强,易于掌握各类知识点。
2.3引入新的方法技术,扩大知识层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分析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在新教材中引入了新的分析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的原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应用的介绍,等等;删除了物证检验中一些不常用的分析方法,如电位分析法、络合滴定法,使物证检验方法以高精端仪器分析为主。这一改变不但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保持与尖端科技同步,充分体现了新教材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4增加与物证相关的化学知识,强化教材的实用性
为了能紧密联系日后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新教材中特地增加了与犯罪现场中所涉及的物证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塑料、橡胶的化学组成与性质;毒物和毒品的理化性质;电子物证中存储介质的化学组成;血痕物证显色剂鲁米诺的理化性质、显现原理及其显现的优缺点;汗液手印显现剂(如茚三酮、硝酸银、502胶等)的理化性质和显现原理等。这些内容为公安工作中的痕迹物证、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生物物证等的采取和检验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更贴近公安人员的基层实践,与学生的就业实际密切结合,从而大大增强了新教材的实用性。
3.结语
《公安技术化学》新教材的内容既涵盖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增强了刑事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性,适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但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学生未来公安工作中的参考书。该教材自2016年使用以来,其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实用性强等特点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调动了他们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1。
[2]李珺.对大学化学教材编写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1(02): 10~11。
[3]王勤.充分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