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以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进行后处理,观察肿瘤血供情况,并分析其与肝脏、周围组织关系。结果:多期增强CT检出率(97.22%)明显高于常规CT平扫(8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MIP、VR三项后处理技术中,MPR供病灶血管显示效果最优,MIP血管连续性显示效果最优,VR动脉解剖识别效果最优,三者对血管形态的显示效果均良好。结论:以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肝肿瘤,诊断效果明确,其处理技术在肝肿瘤血管扫查中的应用各具优势,联合使用能提高肝肿瘤定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后处理技术; 肝肿瘤
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06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9.032
肝肿瘤属临床常见肿瘤疾病,该疾病发展迅速,但患者发病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因此临床确诊多为中晚期,病死率较高[1]。早期确诊肝肿瘤对于临床救治肝肿瘤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数据参考,而且能够为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提供重要指导。目前临床常用的肝肿瘤疾病诊断方法有多种,如超声、CT、MRI等。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64排多层螺旋CT及相关技术检查肝肿瘤取得良好诊断效果,文章现以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实验室检查、B超诊断、穿刺检查均确诊为肝肿瘤。其中,男19例,女17例,患者年龄44~71岁,平均(63.65±4.72)岁,23例既往肝硬化病史,7例慢性乙肝,15例甲胎蛋白阳性。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证实,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9例,肝腺癌5例,肝透明细胞癌2例。
1.2 扫描方法
全部患者均以飞利浦Brilliance64排CT进行扫描诊断。患者入院后常规体检,碘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具备CT增强扫描指征后,择期检查。扫描前12 h,患者禁食,训练患者屏气。检查时,患者服温水800~1200 ml用以充盈胃部。准备工作完成后,患者仰卧于床,先以螺旋CT行常规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肘正中静脉穿刺,取300 mgI/ml的碘海醇以自动高压注射器快速静脉注射,造影剂注射完成后,患者遵医嘱屏气行增强扫描。全部患者均行四期增强扫描,扫描于不同造影时期进行,扫描时间具体如下:(1)动脉期2~25 s;(2)门静脉期50~55 s;(3)平衡期2~3 min;(4)延迟期5~7 min。
1.3 图像后处理
扫描所得数据于工作站以后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处理依据临床需要可采用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以观察肿瘤血供及其与肝脏、周边组织间关系。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1)图像多平面重建(MPR):调整图像至与肝脏主要血管走行基本平行后,重建层面图像,再以曲面重建技术依照血管走行对图像重组,以实现最佳角度观察血管。(2)最大密度投影(MIP):以透视法获二维图像后,构建同肝脏主要血管走行基本平行的图像,图像保留密度最大像素,投影于二维平面完成图像重建,用以显示病灶血管平面。(3)三维容积重建(VR):分整体和层面两种显示形式,立体感强,可实现旋转观察,并可依据诊断需要灵活调整显示范围及去除结构,丢失信息少,层厚20~70 mm。
1.4 图像评价方法
0分:动脉解剖识别仅能显示腹腔干;无供病灶血管;血管未连贯显示;无法判断血管形态。1分:可显示腹腔干及分支,无法进行肝动脉解剖识别;部分血管显示,但未及供病灶血管;血管多节段显示;血管影形态模糊。2分:可判断并解剖识别肝动脉,但操作复杂;供病灶血管显示仅限于病灶内部;血管形态可辨1.5 mm以上,大节段显示。3分:肝动脉影像完整,解剖识别容易;病灶供血管清晰显示,可判断来源;血管显示完整连续,可辨1.0 mm血管形态。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6例患者CT扫描结果
36例患者中,肝肿瘤平扫检出29例,检出率80.56%。四期增强扫描检出率分别为91.67%(33/36)、83.33%(30/36)、77.78%(28/36)和88.89%(32/36),综合多时相增强扫描结合来看,35例检出,1例未检出,检出率97.22%(35/36)。增强扫描检出率明显高于平扫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详见表1。本次临床研究36例患者中,原发性肝血管瘤患者9例,平扫均为低密度表现,增强扫描则8例见强化,1例不明显,通过后处理技术可辨别是否形成癌栓。
2.2 三种后处理技术的血管显示价值
得分统计结果显示,VR的动脉解剖识别水平优于MPR和MIP,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的血管连续性显示水平优于MRP和VR,MIP和MRP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供病灶血管显示水平优于MIP和VR,MIP和MRP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形态显示方面,MRP、MIP和VR均具备良好显示效果,均值均在2分以上,MIP得分略优于MRP和VR,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代谢功能强大,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内脏中最易发生肿瘤的器官之一。术前诊断是临床确定肝肿瘤治疗方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2]。以传统CT扫查肝肿瘤存在一定局限性,特别是肝血管瘤等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并不理想。文献[3]报道显示,传统CT 1 cm以下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仅为20%左右,整体检出率也不足90%,而且成像依靠单光子能量光线束,图像对比清晰度不足,伪影出现率高,整体图像观察效果不佳。相比较来看,本次临床研究选用的64排螺旋CT突破了原有CT设计,它能够利用滑环技术更好、更快、不间断的完成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使用后,不仅其扫描范围扩大,用时缩短,而且适用于肝组织内所有病灶的检测,原有CT无法检测出的小病灶螺旋CT也可以检测得到,大大提高了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4]。
本次临床以螺旋CT对患者行四期增强扫描,不同时相的检出结果存在差异。文献[5]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动脉期肝脏密度差最明显,肝脏转移瘤门静脉期肝脏密度差最明显,而延迟期在小肝癌临床诊断中最具价值。本次研究病例中,以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病例居多,其中原发性肝癌的多期增强CT表现为动脉期强化特点显著,门静脉期则明显降低,显现出阶梯状变化,边界清晰,延迟期密度低。而肝血管瘤的多期增强CT表现为,直径不足3 cm者,动脉期结节样强化,直径3 cm以上者,则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点状、云絮状强化,延迟期等密度影或稍高等。研究结果显示,多期增强CT检出率(97.22%)明显高于常规CT平扫(8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期增强CT诊断肝肿瘤效果更优,但尽管如此,对于影像表现相似者,也应注意区分以降低误诊率[6]。
此外,本次临床以MRP、MIP、VR三项后处理技术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PR供病灶血管显示效果最优,MIP血管连续性显示效果最优,VR动脉解剖识别效果最优,三者对血管形态的显示效果均良好,与既往文献[7]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提示以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肝肿瘤,诊断效果明确,其处理技术在肝肿瘤血管扫查中的应用各具优势,联合使用能提高肝肿瘤定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游兴攀,杨柳,彭吉明,等.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16):1830-1832.
[2]独建库,何伟华,余宏,等.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7):393-394.
[3]王贵生,高建华,赵帅,等.肝脏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能谱CT与传统多层螺旋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4):340-343.
[4]高淑艳,张蕊.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肝癌临床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5):899-900.
[5]杨伟振,包权,董益国,等.64排CT肝灌注成像评价肝癌介入治疗疗效[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6):156-158,164.
[6]曾建勋,章飞.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亚太传统医药,2013,9(2):195-196.
[7]邓建永.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在肝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14.
(收稿日期:201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