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心愿,享妙计,人人健康新一年
他们是医学专家,是大众的医学顾问,也是芸芸众生一分子,
他们中有忙人、闲人,有懒人、胖人,也有“三高人”。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渴望母慈子孝、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只是比普通人更深知这一切的基础,是“健康”二字。
忠于医职、热爱生活、热心科普的他们怎样规划新年健康?怎样关照自己和家人?
让我们分享真实心路,畅想美好明天,一起走进更健康的2017年!
晒心愿,享妙计,人人健康新一年
策划/许蕾
支持专家/陈晓东、马冠生、闫杰、陆颖理、石宏成、高芹、许樟荣、冯明、陈四清
专家简介
张晓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主要包括胃、肠、食管、肝、胆、胰腺肿瘤的内科化学治疗;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的胃镜下诊断和治疗;消化化道肿瘤光动力治疗。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食品法典专家组委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闫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肝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治疗,尤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经验丰富。
陆颖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大内科教研室主任,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高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以体外助孕-胚胎移植(试管婴儿),人工受精为主的各种辅助生殖技术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石洪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擅长PET/CT、SPECT/CT及核医学显像与CT、MRI等影像的对比分析,甲亢、甲状腺癌及肿瘤骨转移等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许樟荣解放军306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全军糖尿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2届足病学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
冯明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医师协会中医分会副会长,中国气功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藥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山西药膳养生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陈四清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张继泽工作室主任,孟河医派(马家)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眼见母亲一天天老去,我也想多陪陪她,但身不由己。感谢新媒体给子女和老人带来新生活……
写给“孝子女”:带领爸妈,紧跟时代最抗衰
张晓东
我身边有很多老人,我的母亲、同学的父母、公婆都已经进入老年,他们渴望与子女交流、关心子女每天在做什么、想什么?可是现在谁的工作不繁忙?眼见母亲一天天老去,我也想多陪陪她,何况为了排解孤独,老人们还时不时地被骗子吸引过去。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微博、微信已经将手机的电话功能排挤到旮旯里。同时,也让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教会我老妈用微博、微信哪?那样不是更方便老妈与我们联系和互相关注吗?说干就干,那年春节表妹为老妈买了手机,儿子教姥姥应用,我把我和家人的微博、微信都加上,还给她链接了新闻头条等网页。
于是乎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妈热情高涨,还学会了建群。用手机照相传给我们看,在微信和微博里关注我,比我还活跃。新媒体为八十多岁的老妈带来了新的世界,她不再感到孤单,每天都与我们交流,看到新鲜事还时不时地转发给我们看,生活丰富多彩。
我同学的老妈是大学教授,72岁退休后开始学画,因乳腺癌在我们医院做的手术。术后为我画了一幅牡丹,那时画得还不是很好,但我和同学都“夸张”地惊呼“太棒了”!之后,为我画牡丹就成了老人最高兴的事。现在阿姨已经成山水“画神”了,还加了我的微信,时不时为我点个赞。生活有乐趣,当然年轻了,不像80多岁重病后的人,可硬朗了!
再给大家介绍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我中学同学的父亲,是个老华侨学者。他从八十岁开始不停地写作,在九十岁生日时己出版了7本书,所有文稿全部自己打字完成,令我敬佩不已。现在,老人还开了微博,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写给网友看,最近看到他的《老头的精神》《老头的心态》很有感触,外表格外精神的九十高龄伯伯,内心比我们还年轻。
新媒体给这些老人带来了新的生活,他们得以了解社会、与子女生活同步,时时互相关注,他们的心态也越来越年轻。作为子女,我们更加欣慰。
“最好的防衰老,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新的一年里,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运动的好处多多,不运动的借口也多多。新的一年里,像我一样走起来吧!有各种借口的读者,且看我……
写给“不动人”:行走生活,健康随时随地
马冠生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西方人说:运动是良医。研究证据表明,运动确实能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经常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及癌症的风险,还可以有效消除疲劳感,提高警觉性,提高注意力,提高认知功能,稳定情绪,降低紧张感,改善睡眠,提高自信心。
通过运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实现的。从战略上需要打“持久战”,持之以恒。从战术上,可以用“游击战”等灵活打法。最好能天天运动。如果不能天天运动,每周至少也要进行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活动。如果没有时间一次进行半小时的运动的,那能动多长时间就动多长时间。一天进行几次10分钟的运动,对健康的益处有累加作用。每天整块的时间运动,可以采取游击战,有时间就走几步,在家时抢着做家务,走着看电视,原地跳跳绳,做做俯卧撑。动比不动好!
上一篇:胃出血如何正确处理
下一篇:“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胆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