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下牙龈就能测艾滋病,等
广州医生发现乳癌转移奥秘
乳腺癌远处转移,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是如何发生远处转移的?这一奥秘已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教授团队破解。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CANCER CELL上发表,首次破解了“乳腺癌‘种子’如何破土而出”的难题。
大约有30%~40%的乳腺癌病人会出现远处转移。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刘强教授介绍,在乳腺癌各种亚型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三阴”乳腺癌发生脑、肺、肝和骨转移的比例分别为20%、40%、20%、10%。
“肿瘤细胞就像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就需要合适的‘土壤’,也就是肿瘤微环境。”宋尔卫表示,“上皮—间质转化”是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的关键步骤,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作为肿瘤生长的“土壤”中数量最多的炎症细胞,也对肿瘤转移有重要调控作用。
乳腺癌的“种子”既受“土壤”影响,也可反过来影响其生长的“土壤”,形成促进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刘强指出,研究揭示,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以及大量肿瘤代谢产物乳酸,共同激活巨噬细胞,使得原本应杀灭肿瘤的巨噬细胞反而变成肿瘤生长的“帮凶”。
研究还发现,通过降低细胞因子GM-CSF或趋化因子CCL18的功能,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转移。研究对乳腺癌新型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尤其是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不敏感的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擦下牙龈就能测艾滋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TVPS组织为了实现“正常化”的性健康测试,在英国伯克郡斯劳小镇的乐购店开展了一项免费艾滋病检测活动。
在乐购店,消费者不仅可以买到可口的面包、牛奶,还可以花上一分钟做一个艾滋病检测,只需等待20分钟,就可以拿到检测结果。
做这个艾滋病测试时,测试者在一个独立的房间里,用一根棉花棒各擦拭一次自己的上下牙龈,然后把棉花棒交给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测试者可以和管理测试的工作人员谈论和咨询任何有关性健康的问题。
我国科学家
首创体内3D打印技术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首创医疗电子生物体内3D打印成型技术,有望通过微创手段,将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器械在体内“塑形”,使患者免受外科手术之苦。相关研究文章近日在《自然》出版集团系列期刊《科学报告》上发表。
脑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常用植入式医疗器械,为保障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功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但此类设备植入时,患者要接受开颅、开胸手术,创口过大,易引起手术并发症及感染风险,同时医疗费用也较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静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首创的此项技术,可通过微创方式,直接在生物体内目标组织处喷墨注射形成医疗电子器件。
据介绍,该方法首先将生物相容的封装材料注射于体内,固化形成特定结构,在此区域内进一步将导电性金属墨水、绝缘型墨水(包括配套的微米级或纳米级器件等),顺次注射后形成目标电子装置,通过控制微注射器的进针方向、注射部位、注射量、针头移位及速度,在目标组织处按预定形状及功能构建出最终器械。
美国将进行“生命暂停”实验
科学家们最近准备让10名受到致命创伤的患者进入一种介于生与死之间的状态,过程将持续数个小时时间,他们希望这项实验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命时间。
美国宾夕法尼亚匹兹堡大学的长老医院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家进行该实验的机构,这个实验将由一些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进行,为一些受到致命刀伤或枪伤的病人实施“生命暂停”,持续时间上限是4个小时。据了解,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允许了这项实验可在“知情同意特例”条件下的实施,这个特例只允许在一些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或者不如此做的话就可能导致对象死亡的情况下进行。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外科医生Peter Rhee表示,如果病人在死亡两小时后才被送来他们将无能为力,不过如果在病人濒危的时候“暂停”了他们的生命,医生就有机会在修复了病人的结构性损伤后将他救回。
Peter Rhee参与研发了这项将进行测试的技术,据他介绍,外科医生将通过使用适当温度快速冷冻人体来“暂停”目标对象的生命,此时对象体内的血液将被快速抽出并替换为冷钾或生理盐水,整个过程会把目标的体温降低到10摄氏度左右。这个过程可以让外科医生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修复造成病人大出血的身体结构损伤,然后在将病人的血液输送回体内并恢复其体温,只有在这些都成功实现的情况下病人才有希望被重新救活。
在未来 乳房也能再生
在大多数人眼里,脂肪都不是好东西,它让我们长胖,增加我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不过在整形外科医生看来,脂肪却是修补缺损组织的好材料,尤其是对于乳房缺损的女性患者而言,脂肪再生是帮助她们“再生乳房”的重要基础。
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不存在再生能力,直到三年前,《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即使是在生理情况下,成年人的脂肪组织仍以每年8%~10%的速度自我更新。
脂肪再生现象的发现为缺损后的“乳房再生”提供了理论的可能。但如何在体内诱发出脂肪组织的再生呢?研究团队利用一种简单的装置——生物孵育器,加上脂肪组织的再生特性,人为创造再生环境,经历血管化、脂肪化的过程,最终收获新生的脂肪组织。令人鼓舞的是,这种方式诱发的再生,可以使脂肪组织在原始体积基础上增长10~20倍。这意味着在理想条件下,只需要20ml的原始体积,经历4~12周的构建周期,就可以收获200ml的脂肪组织,实现再生乳房的梦想。
中国原创:食管壁上“开隧道”
在医学领域内,一项由中国医学人员命名的隧道技术,将传统理念中构成人类食管的单层食管壁一分为二,在固有肌层和黏膜层之间打造人工隧道开展内镜操作,为多种消化道疾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为隧道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全球率先开展的隧道技术与内镜下肉毒素注射、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的前瞻性对照注册研究,获得2013年度美国胃肠病学会年度科学大会颁发的唯一杰出科学论文国际奖。这意味着隧道技术——这一由中国元素构筑而成的全新理论和技术,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肯定。
上一篇:用假设法教学“抽屉原理”
下一篇:战略营销学教学研究中的案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