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如渔夫打鱼
最近笔者读到两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章。一篇揭示一个脂类调解的内分泌代谢通路直接参与胰岛素的作用和糖综合代谢稳态平衡过程,此成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第二篇是首次发现肌氨酸可用于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来表征前列腺癌的发生和病程演变,该文发表在《Nature》周刊上。
两篇论文可以说是代谢组学(分支脂质代谢组学)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杰出典范。综合分析两篇论文,笔者对创新的一点体会是,科学创新犹如渔夫打鱼。
一、好的科学家犹如好的渔夫,下网之前要知道哪里有鱼、哪里鱼多、哪里可能有大鱼。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犹如渔夫的经验,首先我们应该先知道哪里有鱼,哪里鱼多,哪里鱼少;嫁接到科学上,就是我们在获得创新之前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如果你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没有起码的知识,你根本不会知道哪些方向或哪些点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哪些是有希望有所突破的。上述两篇文章的做法亦是如此:第一篇文章的主研课题组前期一直专攻于代谢类疾病和脂类相关代谢类疾病研究,在这一领域有很好的知识积累;第二篇文章的主研课题组前期长期从事癌症方面的翻译研究,对前列腺癌有很好的知识积累。
二、好的科学家犹如好的渔夫,下网之前不会凭运气捕大鱼,而是挑鱼多的地方下网。
再有经验的渔夫也不会百分百判断哪里全是大鱼,哪里全是小鱼。要想捕到大鱼,而且获得最多数量的大鱼,最好的渔夫的做法是先不管鱼大小,而是挑鱼最多的地方下网。先打到鱼再说,打不到鱼又何谈鱼之大小。创新之路也是先将研究范围由大到小锁定起来,任何科学假说不会直中要害,否则不符合科学规律。好的科学家应该采取渔夫的精神,针对自己的科学假说,第一步要全面锁定目标,信息最大化占有。上述两篇文章的做法均是如此,两篇文章都不是直接锁定研究目标,即目标脂类代谢产物和氨基酸代谢产物;而是对目标进行全局分析,即进行系统代谢组学和系统脂质代谢组学进行分析,先最大化地占有信息。
三、好的科学家犹如好的渔夫,打到鱼之后,要善于分门别类,获得最大价值。
好的渔夫,打到鱼后有按鱼的种类大小进行分类定价的本领。因为不同种类的鱼,即使同一种类的鱼大小不同,它的价格是截然不同的。创新的核心就是目标高度集中,就是找到最有价值的鱼,犹如代谢组学研究,高峰度代谢产物(鱼之大小与鱼之种类相比,种类的价值更大)不一定价值就大,而代谢产物的种类属性最重要,两篇文章都验证了这一点。一旦占有了研究目标的系统信息后,好的科学家的做法,就是进一步精炼目标,去掉无关信息,通过挖掘分析找到最重要的信息,这是创新点所在。如只停留占有研究目标信息层面上,信息再大,也不会有巨大创新。两篇文章沿着这一条思路,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由系统代谢组学和系统脂质代谢组学分析过渡到目标代谢组学和目标脂质代谢组学分析,最终才有了重大发现。
上一篇:检查为何要“空腹”
下一篇:优质小分子水成生命科学亮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