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 +ZΉ'key[Sh^}+ޭ^ayizz{Z
躜jwmh}'%.M-b}zwmpy+l,bj["xƧqӑZاZf(OZf(柵yvܦj"ױ%,Vy^%5r+lmkyfz{ai('j{]ޭx4zkyfz{_jb
ejɚ[D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经过血糖及临床症状相结合均符合WHO于1999年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测定为FPG≥7.0 mmol/L或者餐后2 h血糖
(2 h PG)≥11.1 mmol/L。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2~74岁,平均(67.8±5.2)岁;对照组27例患者由于中途出现2例胃肠反应停止治疗,最终
25例接受治疗,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为(68.2±6.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患者患有严重的肿瘤类疾病、严重肝肾不足、血液类及免疫类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20023371)3次/d,0.5 g/次,盐酸吡格列酮(北京太平生产),1次/d,30 mg/次。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武田制药生产),1次/d,25 mg/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卡波糖(中美华东制药)50 mg,1片,3次/d随餐嚼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各项血糖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临床疗效的标准如下:血糖下降30%以上、FPG小于6.60 mmol/L以及2 h PG小于8.33 mmol/L的为显效;FPG在6.60~8.33 mmol/L、2 h PG在8.33~10 mmol/L为有效;治疗后FPG大于8.33 mmol/L、2 h PG大于10 mmol/L的为效果差[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各项指标统计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 PG、BMI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BMI及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 h PG、BMI及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发生1例低血糖,未出现不良消化道症状以及明显水肿症状。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消化道反应,中途停止治疗,5例低血糖,未出现明显水肿症状。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水肿可能与吡格列酮剂量偏小有关。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造成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分泌缺陷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中胰岛β细胞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是至关重要的[5-7]。绝大多数降糖药物只能起到短期内控制血糖的目的,不能阻止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不能起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进而造成大量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病程较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病、糖尿病眼病以及糖尿病足等多种疾病[8-10]。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在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要结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11]。膳食不合理是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饮食文化不同,关于糖尿病膳食结构合理性宣传不全面,因此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升高[12-13]。国家应该加大开展糖尿病正确饮食的教育工作,从传统医院的言传身教,发展到各个社区的家庭健康保健中。运动治疗通过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而控制血糖;同时运动中可消耗肌糖原和肝糖原,随着糖原的不断消耗开始消耗血糖,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传统的降糖药物有不同的治疗机制,其中二甲双胍是通过降低肝糖生成来控制血糖;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来控制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14-15],盐酸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苯甲酸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属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升高人体内胰升糖素样肽-1的浓度,恢复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二肽基肽抑制剂是由766个氨基酸组成的锚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在血浆以及很多组织的细胞上广泛存在,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在免疫系统中存在重要作用。二肽基肽酶是体内外胰升糖素样肽-1降酶失活的主要关键酶之一,因此可以提高胰升糖素样肽-1的浓度,促进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同时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笔者所在医院选择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以及盐酸吡格列酮三者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高于使用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血糖各项指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服用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由于选取的病例较少,下肢浮肿及心功能恶化症状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各项指标,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服药次数减少,依从性高,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华,林梅,张晓洁.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超重2 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或格列美脲的疗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0):792-794.
[2] Ahren B.Are sulfonylureas less desirable than DPP-4 inhibitors as on to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J].Curr Diab Rep,2011,11(2):83-90.
[3]杨升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17-18.
[4]杨建新.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4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77.
[5]张莉.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40.
[6]姜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 (13):153-155.
[7]蒋云芹.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3(10):167-168.
[8]王婷.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 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C):40-41.
[9]梁菁菁,邹大进.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上海医学,2013,36(5):414-415.
[10]毕祥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5):49-50.
[11]董德翠.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山东医药,2010,50(25):73-74.
[12]黄兰香,侯志梅,阿依古丽·玉努斯.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1,41(2):29-30.
[13]王进雄,谭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4):60-61.
[14]谷丽梅,陈亘卓,孙丽.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8-49.
[15]毛焕东.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73-74.
(收稿日期:2015-10-17)
下一篇:蛋白粉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