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研究
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病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抽取其中的43例和50例作为研究对象,脂肪肝组中有男25例,女19例,年龄32-79岁,平均(54.2±14.3)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2.1±0.7)年;健康组中有男27例,女23例,年龄33-78岁,平均(53.7±14.6)岁。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脂肪肝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而后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
1.2.2 检验方法 在接受检查前的3天内患者食素食,在检查当天抽取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5ml,在完成离心操作后,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展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检测,其中TC、TG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而FBG的检测则是采取己糖激酶法[2]。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观察指标检查结果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糖与血脂检测结果 经统计得知,脂肪肝组患者的TC检验结果为(5.8±1.3)mmol/L、TG检验结果为(3.3±0.9)mmol/L、FBG检验结果为(7.2±1.5)mmol/L、HDL-C检验结果为(2.4±0.1)mmol/L、LDL-C检验结果为(3.9±1.4)mmol/L,以上各观察指标的检验结果均较健康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1。
2.2 肝功能检测结果 经统计得知,脂肪肝组患者的AST检验结果为(42.5±8.1)U/L、ALT检验结果为(45.2±9.3)U/L、GGT检验结果为(52.6±10.1)U/L,以上各观察指标的检验结果较健康组均发生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非乙醇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得出的结论为该病症为非乙醇性因素以及一些其他明确是肝损伤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研究证实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早期病理表现主要为单纯性脂肪肝,存在明显的可逆性,经简单治疗以及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便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若晚期确诊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进展成肝炎、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从而使治疗的难度以及成本均得以显著增加。因此,对非乙醇性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对于疾病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已有诸多临床研究证实,血脂异常为诱发非乙醇性脂肪肝的一个高危因素[4]。在本次研究中脂肪肝组患者的TG、TC、LDL-C以及HDL-C。曾有研究表明,高血TG症同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机制存在十分密切的相关性,诸多学者均明确指出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机制实质为“二次打击”学说,也就是肝脂类合成以及代谢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调节功能出现明显障碍,最终引起TG水平堆积,这是肝脏的第一次打击,而后的各种损害则为肝脏所受到的第二次打击[5]。
肝功能与脂肪肝的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一结论已经在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ALT与AST能够对肝脏是否发生受损以及损伤程度进行充分的反映,大多数情况下ALT分布在细胞浆中,而AST则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以及线粒体中。若是肝细胞遭到损伤,ALT与AST便会自细胞中逃逸,进入到血液当中,从而导致血清中AST与ALT浓度发生急剧升高。一般情况下GGT分布在肾脏,而在肝内则主要是分布在细胞浆以及肝内胆管上皮中,诸多肝胆疾病均会增加GGT活性,因此GGT水平能够对肝癌、肝硬化、肝炎等的发生进行准确的判断,然需要同其他指标进行结合,在不同疾病中该物质的升高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6]。在本组中脂肪肝患者的ALT、AST以及GGT水平均较健康组发生了明显升高,这一结果对以上结论予以了证实。
曾有研究证实,肝脏疾病不但会对患者的血脂代谢和肝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的糖的代谢。本次研究中脂肪肝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明显升高,这一结果便证实糖代谢异常同样为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张健,姚洪森,贺南方,等.脂肪肝的诊断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0,25(12):121-122.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乙醇性肝病学组.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S].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1(15):71-72.
[3]董威.脂肪肝患者体质指数、血脂、血糖、丙氨酸转氨酶水平[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03):326-327.
[4]张敏,孙华明,刘华.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及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9(07):318-320.
[5]陈晓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0,18(02):389-390.
[6]武涛,相芳,王晓旭,等.关于脂肪肝和高血脂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8(10):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