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80例,年龄37~76岁,平均(58.7±10.5)岁。诊断标准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均有心绞痛反复发作史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消心痛(5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丁钙片(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法国雅维施公司生产,20mg,每日3次,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除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外,停用其他扩张冠状动脉药物。
1.3 观察项目
用药后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改变,血压及心率改变,疗程始末分别测定血、尿、粪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和血流动力学等。
1.4 疗效评定
(1)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不到50%;
(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次极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0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的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达不到上述指标者。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心电图的影响 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心电图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男性及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在发病人群亦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稳定型心绞痛常于劳累、激动、饱食等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发作,当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供血水平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常在同一诱因如劳累、激动、饱食等情况下发生,产生疼痛的原因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刺激神经纤维末梢产生疼痛感觉。曲美他嗪抑制线粒体内长链3一酮酰辅酶A硫解酶(3一KAT),使能量代谢从脂肪酸氧化转移到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ATP并增加磷脂的合成,从而减少组织酸中毒,提高心肌收缩功能,保护细胞膜;同时,能维持缺血或缺氧细胞的能量代谢,避免细胞内ATP水平下降,保证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钠钾离子的跨膜流动,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笔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结果示疗效显著, ECG缺血性sT—T的改善也较明显,且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故曲美他嗪可作为一类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同常规治疗相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2] 许晓晗,张维君.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418-421.
[3] 罗先虎,罗勇.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瘸杂志,2009,17(12):1114.
上一篇:生物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几种能力
下一篇: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