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帕金森氏病个案报道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帕金森氏病
神经节苷酯(Gangliosides)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是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神经系统中含量尤其丰富。正由于神经节苷酯是人体本身就有的物质,所以正常人体对于纯化的神经节苷酯耐受性良好。神经节苷酯除了作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外,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神经发生分化、促进突触和轴突生成、促进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等。因此外源性神经节苷酯,尤其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是一种“神经病变修复药物”,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所以神经节苷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包括帕金森氏病(PD)。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8岁,退休干部,2006年以“冠心病”住院治疗。入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感双下肢活动障碍加重,行走更加困难。追问病史,患者自述住院前2年余已出现双上肢不自主抖动以左侧为著、翻身困难、活动缓慢。查体:表情淡漠,声音沙哑,咽反射迟钝。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左侧明显。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肌力IV级。双侧巴氏征阴性。请本院多位神经内科专家会诊一致诊断为PD。患者经多方查阅国外资料,发现美国相关报道称“美多巴等药物治疗PD功过参半”,故拒绝该类药物治疗。期间主要给予改善血液循环等对症处理。2008年2月开始给予GM1(长春翔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执行标准为YBH21022006,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66833)静脉滴注,1个月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前两疗程均为80 mg,1次/d,后两疗程为100 mg,1次/d。UPDRS评分(I+II+III)由治疗前67分降至治疗后的24分(详见表格)。其中第3、4、7、10、12、14、15、17、18、20、21、26、27、29、31条改善均在2分或以上;第24条治疗前后均为1分,改善不明显。整个治疗过程未见不良反应。
2 讨论
PD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障碍。有关PD的病因尚不明了。目前最流行的有:加速老化、遗传及个体的易感性、环境毒物、感染、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等等。有学者指出,亦可能是多于一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简略分述如下:①加速老化:某些人口的研究支持PD发病原因中老化的作用,例如PD与老化的特殊关系,老化过程和PD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减低;随年龄增长单胺氧化酶增加、铁、铜、钙聚集、黑色素聚集;②遗传因素及个体的易感性:其中单胺氧化酶B(MAO-B)是与PD可能相关的酶,因为它涉及到多巴胺的分解代谢,由此途径可产生氧化自由基,这种变化使神经元陷于损伤的危险;③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在多巴胺代谢的过程中,氧化反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通过单胺氧化酶B和A,而且通过自动氧化产生自由基,后者可以和细胞的脂膜相互作用,引起脂肪的过氧化。有学者发现,PD患者黑质自由基增加,脂肪的过氧化可引起细胞膜的破坏和导致细胞死亡。由上可见,衰老、氧化应激和自由基过度生成是导致PD的非常重要因素。GM1可通过以下机制治疗PD:①减轻或逆转衰老所引起的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和自由基生成增多,造成细胞损伤和凋亡;线粒体mtDNA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通过影响能量代谢和自由基代谢进一步引起细胞损伤和凋亡等病理生理改变;②抗氧化作用:a、外源性神经节苷酯进入神经细胞膜,促使膜蛋白磷酸化,与钙离子结合防止其内流,从而保护膜稳定性,减少自由基生成;b、神经节苷酯可直接嵌入受损神经元细胞膜中填补膜缺损,还可以通过其信息传递作用促使受损神经元增强自身修复能力,从而打断自由基-细胞膜过氧化脂质-自由基这一恶性循环,因而也就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此外神经节苷酯还通过促进神经发生分化、促进突触和轴突生成等发挥作用。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神经节苷酯可通过减轻或逆转衰老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抗氧化、促进神经修复等多种机制改善PD患者症状及预后,且正常人体对于纯化的神经节苷酯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所以神经节苷酯正在成为临床医生治疗PD的有力武器。
参 考 文 献
[1] 孙相如.临床神经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82-388.
[2] 匡永锋,曾慧芳,等.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07,14(2):292-294.
[3] 邵震宇,刘忆林,等.单唾液酸四己酸神经节苷酯治疗帕金森病1例.医药导报,2004,23(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