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应用自拟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对肝硬化腹水缓解情况。方法 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例明显增加, 无效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健脾益气花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 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无毒副作用, 有效减少腹水再发。
【关键词】 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鼓胀”, 多有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以及黄疸积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气阴两虚、水液停聚而成, 病理特征为肝、脾、肾三脏受损, 病程缠绵, 病情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2009年~2011年收入院患者, 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40人, 男28例, 女12例, 年龄30~70岁, 病程2~5年, 对照组40人, 男25例, 女15例, 年龄30~70岁, 病程1~5年, 均系超声或腹部CT结合实验室肝功化验及临床症状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教材, 中医辨证分型气滞湿阻15例, 寒湿困脾12例, 湿热蕴结15例, 肝脾血瘀13例, 脾肾阳虚15例, 肝肾阴虚10例, 80例排除意识障碍和出血等并发症患者。
1. 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肝硬化失代偿诊断标准并伴腹水。②无心脏、肾脏、糖尿病等严重其他疾病。③排除心源性、肾炎性, 结核性及腹膜炎引起腹水及癌性腹水。
1. 4 治疗方法
1. 4. 1 一般治疗两组均控制钠摄入及输液量, 常规保肝, 补充白蛋白。
1. 4. 2 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口服利尿药物, 螺内酯40 mg/次, 1次/d, 速尿片20mg/次, 1次/d, 严重者静脉应用速尿针。15 d 为1疗程。
1. 4. 3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 服用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 组成:黄芪30 g, 党参20 g, 茯苓15 g, 白术10 g, 泽泻15 g, 陈皮15 g, 郁金10 g, 醋柴胡10 g, 当归10 g, 鳖甲20 g, 丹参20 g, 大腹皮20 g, 姜皮10 g, 甘草10 g。1剂/d, 黄疸明显者以湿热为主加茵陈,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血瘀明显者加赤芍、莪术, 水煎两次, 兑匀, 分两次服, 15 d 为1疗程, 待腹水消退后, 本方制成蜜丸继服, 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
1. 5 疗效标准 观察临床症状, 如纳差、乏力, 腹胀, 尿黄和肝功能各项指标, 超声检测腹水消退情况,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肝功能基本正常, 超声提示腹水无, 有效, 临床症状好转, 肝功有好转, 超声提示腹水减少,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肝功能无改善, 超声提示腹水无减少或增多。
2 结果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①门脉压增高;②血浆蛋白及胶体渗透压降低;③肝淋巴液泛溢;④激素及电解质、水代谢紊乱。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鼓胀”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形成主要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肝气郁结, 血脉瘀阻, 脾气虚弱, 水湿内停, 而导致气滞、血瘀、水聚为基本病理变化, 本虚标实, 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 故治疗当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 扶正当健脾益气为主,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 摄血生血, 脾气的衰败在肝硬化腹水的病理中居主导地位, 气、血、水的行滞与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通过健脾而运水湿, 生气血, 调气机, 使诸症得以改善, 腹水消退, 祛邪则以活血化瘀, 软坚利水为主, 本病始肝脏, 肝郁血瘀, 脾不运化, 水湿内停而成腹水, 本院在西医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 意在健脾益气, 舒肝解郁, 活血利水, 软坚散结, 方中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 柴胡、陈皮、郁金舒肝解郁, 当归、丹参、鳖甲, 活血软坚散结通络, 大腹皮、姜皮利水, 诸药配伍, 攻补兼施, 虚实并重, 扶正祛邪, 共奏益气活血、健脾利水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芪可保护粗面内皮网, 增加肝脏血流, 降低门脉压, 减少腹水形成[1], 益气药物还具有调整免疫, 生白蛋白的作用, 能够改善肝功能和帮助维持有效血容量, 丹参、郁金, 保护肝细胞膜, 促进肝细胞再生, 抑制肝纤维化[2], 化瘀药物还能改善微循环, 增加肝脏血液供应, 并能降低门脉压, 促使腹水消退, 肝脏病变减轻, 祛水药物不仅排除肠道的水分和气体, 缓解胃肠淤血, 且能排除毒素和改善肾功能, 提高利水效果。
经观察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 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不仅缓解症状, 还可改善肝功能, 缩短腹水消退时间, 减少腹水复发。
参考文献
[1]杨文,石西运.消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2(3):161.
[2]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747.
上一篇: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