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输卵管结核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卵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依据,加强输卵管结核导致不孕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输卵管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 16例剖腹探查术、10例腹腔镜手术,组织均病理切片证实为输卵管结核,8例输卵管造影结合临床确诊,2例X线腹部平片见多个钙化灶结合临床确诊。确诊后治疗效果不满意,34例丧失生育功能,仅2例正常受孕。结论 输卵管结核临床表现多样,综合分析病史、症状、辅助检查,尽早确诊及治疗,尽量避免输卵管不可逆损害的发生。
【关键词】 输卵管结核 临床分析 不孕
【中图分类号】 R52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2(c)-0090-01
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量增长,吸毒者增多,艾滋病毒感染及耐药结核(MER-TB)病例呈上升趋势,导致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发病率形成第3次回升高峰。中国是结核病的重灾区之一[1]。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输卵管结核导致的不孕症病例亦逐年增加。为了提高对输卵管结核的认识,对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收住院的36例输卵管结核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年龄20~48岁,平均25岁,其中20~40岁30例;已婚32例,未婚4例;32例已婚者中,原发不孕19例,继发不孕11例,仅2例治疗后妊娠;既往有明确病史16例,有明确的结核接触史3例。
1.2 临床表现
不孕32例,盆腔痛18例,不同程度的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5例,腹泻5例。
1.3 辅助检查
(1)PPD(结核菌素)试验30例,阳性19例;(2)B超:36例中,输卵管增粗,串珠样改变或腊肠样改变20例,见混合性包块12例,内见钙化强回声团2例;(3)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30例,显示宫腔狭窄变形18例,输卵管念珠样改变12例;(4)细菌学检查:经血、宫腔分泌物做TB-PCR检测20例,阳性18例。
1.4 剖腹探查术及腹腔镜手术
剖腹探查术16例,腹腔镜手术10例,术中见输卵管增粗、肥大,腔内渗液,形成干酪样坏死物,管壁钙化、僵硬变形或呈盲段,伞端闭锁。输卵管完全梗阻5例,占19.23%,不全梗阻6例,占23.08%。梗阻部位依次为子宫角部、输卵管伞部、输卵管峡部。分别予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粘连分离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疏通术。
2 结果
确诊后,均采用2HRZS/4HR方案治疗。36例患者中,仅2例受孕。
3 讨论
20~40岁育龄期妇女生殖器血运丰富,结核杆菌易在该年龄段女性潜伏。输卵管结核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如肺结核、肠结核、腹膜结核等。常见传播途径是血行传播,其次是直接传播,淋巴传播较少见。结核菌感染肺部后,大约1年内可感染内生殖器。由于输卵管黏膜有利于结核菌的潜伏感染,故结核杆菌首先侵犯输卵管,腹膜结核、肠结核可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消化道结核可通过淋巴管传播感染内生殖器[2]。结核杆菌多同时侵犯双侧输卵管,致输卵管僵直变粗,串珠样改变,管腔内形成干酪样物质,输卵管丧失正常功能而致不孕。
临床上确诊输卵管结核时,输卵管基本上受结核杆菌破坏已丧失功能,不孕症发生已不可避免。造成输卵管结核不能早期发现的原因考虑为:(1)输卵管结核多为继发性,病程缓慢、隐匿;(2)非结核科医师对输卵管结核的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3)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化,体征无特异性;(4)不同妇科疾病与输卵管结核有相似的超声表现,B超鉴别起来很困难;(5)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常规辅助检查无法确诊等特点,造成诊断上易误诊,治疗上延误病情或过度治疗[3]。为及时诊断输卵管结核,及早治疗,尽最大可能保留输卵管功能,临床医师应该:(1)详细询问病史,注意是否有结核病史,是否有结核接触史;(2)不孕症患者经一般妇科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输卵管结核的可能;(3)输卵管碘油造影可了解输卵管形态、通畅情况及梗阻部位,应重视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输卵管结核诊断中的意义;(4)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5)肺结核病灶可能扩散至输卵管,故确诊肺结核患者应该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化疗原则彻底治愈,避免输卵管受侵;(6)疑难病例行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手术取组织病理检查及早确诊。
总之,输卵管结核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孕患者应考虑输卵管结核的可能。对明确诊断输卵管结核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结核及有关治疗,避免输卵管不可逆病变的发生,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如确诊输卵管结核时,输卵管受结核破坏严重,功能丧失,条件许可,可考虑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耐多药结核发病率创新高[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4):2.
[2] 王琳,史常旭.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妇女生殖器结核的发病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1):641~642.
[3] 高绿芬,罗新.女性盆腔及生殖器结核特征的再认[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61~263.
【收稿日期】 2012-01-19
上一篇: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辐射预防
下一篇:阳和汤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