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本文通过生物化学教学实践过程,利用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表扬鼓励、探索实验和兴趣小组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04-02思维是人类大脑的特殊行为,创新思维是人脑的一种主动的高级行为,是人对事物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和能力。当今是创新知识的时代,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做起。职业学校各项专业课的开设也正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平台,同时职业学校学生活跃的思想,萌动的个性也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所以职业教育是铸就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环境,职业学习也是学生创新意识行为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成就创新思维的关键。生物化学教学,属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教,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本生命科学知识的诠释和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生物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另辟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去探究,“沿着”科学家原有的探索实践足迹,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生物化学中创新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勇于置疑,敢于“另类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精心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而教师更神圣的职责就是给每个学生寻找到他成长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创新意识培养的适宜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的新的思想和疑问,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拥有创新思维习惯与胆识。在课堂上,要适当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没有得到答案之前产生求知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如在《绪论》一章中,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列举生物化学当今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生物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结合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航天工程等尖端科技为人类带来的重大福音,使学生体验到生物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与此同时,发动学生搜集媒体报纸上生物化学相关信息,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化学世界的神秘与新奇,使他们在一开始接触到这一学科就感受到生物化学是一门“无所不能”的、充满奥秘的学科。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生物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生物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探索兴趣,及学生学以致用,造福人类的思想动机,才可能挖掘创新思维潜能,才可以激发创新欲望。
二、积极鼓励表扬,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自己的观点。这时的老师要给以全力的鼓励表扬,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他(她)们对自己所学、所看、所听的事物大胆地质疑,“放飞”想象,甚至为一种相关的奇思妙想而争论不休。彻底地解放学生思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糖代谢一章时,教材在讲到糖的有氧氧化时,指出糖的有氧氧化是生命能量的最主要来源,而摄取糖的重要途径就中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即主食部分,既然如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质疑:如果几天不摄入主食,生命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大脑就会因缺乏能量而停止工作吗? 有了这样的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会引申出一系列的新问题,也许学生会想,一定有一种方法将糖在体内贮存,即糖元的合成;一定还有别的方式来代替糖,即糖的异生;既然糖能被别的营养所代替,糖能否代替别的营养成分呢, 即糖的转化。其实这些重点都是后面要讲解的知识,是在同学们想象之中的新知识,也许同学们还在对自己的想法困惑时,就很快得到了科学的证实,这无疑是对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大的推动和褒奖。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是无限的,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鼓励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对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计探索实验,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设计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具体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不定期下的生物化学知识的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科学史上大多的事实证明,没有理想的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往往就是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Watsong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Jenner的牛痘疫苗接种、中国的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等,无不是设计性实验成果,所以,在设计实验通例我们的和体思维能力发生多层次的飞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它常规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如学习酶的知识后,可以开设一个课外实验:利用本科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原理,设计一组验证相似底物对酶结合基团竞争性结合的事实。学生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参考其他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磺胺类药物致敏大肠杆菌,同时用青霉素作以对照,这样,细菌经培养后,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细菌的生长规律居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与否均在自己的思维当中,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通过自己的探索设计成了生动的事实,“生命就这样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同时还可以再接再厉,引导学生对酶的专一性及生物化学相关的其他知识作新的分析设计,让一个个创新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四、开展兴趣小组,展现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展现就是开展兴趣小组,举行科技小活动,是创新思维的应用升级。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兴趣小组,倡导科技小活动,利用课外兴趣小组,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舞台。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小活动。可以由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进而倡导科学饮食,科学减肥科普知识;可以由肝的生化,让学生了解肝功能的重要性,并宣传养肝护肝的意义;由维生素的作用,强调全面营养均衡膳食的概念等等。当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活动中,还要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比如在学习基因工程一章时,带领学生到工厂、医院、药店、超市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了解转基因食品、生物制药和生物医疗等相关事物,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条件时,还可以带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实施。
总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也是导向教学的升华。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作一名“别有用心”的教师,从各方面着手,多动脑,勤总结,教师必须要提前多做功课,精心设计和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全新的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探索过程,才能解脱职业教育中学生厌学的困局,突破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瓶颈。学习本来就不是被动的听从,而是主动的探索,敢于实践和创新,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实质性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