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提出从区域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区域智力资本的定义、构成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价值,并分析了欧盟国家智力资本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论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
一、引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基础,正在从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逐渐转向无形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知识或智力资本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重要国策的出台,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大系统的子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如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在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如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的基础上,逐渐成为目前理论研究的新焦点。
如何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揭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趋势,从而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新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借鉴智力资本有关理论成果,将之运用到区域乃至国家层面,提出从区域智力资本研究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区域智力资本的定义、构成和理论特征;随后分析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并分析了欧盟国家区域智力资本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论及对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启示。
二、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
(一)区域智力资本的界定
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起源于人们对知识和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关注和研究。一般来说,智力资本是组织拥有的、符合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以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为存在载体,实质是组织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
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战略管理理论,不仅在企业层面具有重要价值,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同样可以运用智力资本理论指导具体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Debra Amidon是最早承认可以将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学者,他在国家智力资本理论方面作了探索,较系统地梳理了有关研究成果。随着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将智力资本理论运用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中,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开发相关理论及其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逐渐成为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于区域智力资本的定义,一些学者通过较为严格的研究,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解释。如,Nick Bon-tis将区域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和区域所拥有的隐性价值,它们是当前和未来财富创造的源泉”。Andriessen等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国家或区域可以利用的所有无形资源,它能够产生比较优势,通过整合能够创造未来的利益”。本文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指一定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
(二)区域智力资本的构成
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参照企业智力资本研究的成功经验,有必要将区域智力资本按一定规律或原则进行分类分析。参照Ed-vinsson&Malone有关智力资本的构成模型,结合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原理,构建区域智力资本模型如下图所示。为了研究的方便,当智力资本理论从企业层面转换到区域层面后,一些观测点的名称需要作相应调整: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变为区域财富(regional wealth)、货币资本(financial capital)变为金融财富(financial wealth)、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变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流程资本(process capital)变为制度资本(institute capital)。下图中虚线方框表示对Edvinsson&Malone模型的修改部分。
人力资本是指与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有关的无形资产,它们是在实现区域战略目标和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教育和人力资源竞争力等。一般地,区域人力资本以区域内的个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等为载体,体现为区域内的劳动者素质和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内企业的制造和生产能力、设计能力、创业水平等。
结构资本指那些保证区域经济安全、有序、高效运转以及区域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无形资产,它们嵌入于区域创新网络之中,形成区域社会运行平台。区域结构资本由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构成。
社会资本是指区域与外部相联系的所有资源,是“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包括跨国界(区域)的联系与联接、区域合作能力、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等无形资产,它蕴含或者深嵌于社会构架、社会网络与社会文化之中,既非市场因素,也不是组织一体化的因素,但能够通过技术扩散、信息流通、生产组织、市场规模效应等渠道充分发挥其作用。
组织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基础条件,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平台和制度保障,包括区域硬件、软件、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保障条件等。
创新资本是指区域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反映未来区域的智力财富。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专利等知识产权、科研论文、科技合作、文献服务系统、技术转移水平、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定时间内区域的研发投入水平、创新基金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
制度资本是指区域内为人力资本创造价值提供的制度环境和体制保障。它体现为区域法规制度的完善程度、制度的执行情况、区域文化、传统等社会文化心理状况、社会公平等。制度资本客观地反映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政府职能发挥的程度和所起的作用。
(三)区域智力资本的理论特征
区域智力资本与企业智力资本相比,除了研究对象由企业层面转移到地区层面,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区域智力资本研究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而企业智力资本研究属于管理学范畴。经济学讲求社会整体的效率与公平,以提高社会公共福利为宗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而管理学虽然也要兼顾社会的整体利益,但重点是为企业利益服务,以提高单个企业竞争力,改善经营业绩,增加股东回报为目标,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区域智力资本除了具有智力资本本身的无形性、价值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以外,其理论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地域性。
区域智力资本以一定地理空间的经济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虽然不同区域的智力资本状况不同,但其研究结论具有可比性和参照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区域优势和劣
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方案提升区域竞争力。
第二,政策性。
区域智力资本的经济学属性反映了它的政策性,政府的政策制定在区域竞争力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智力资本研究通过分析区域内各行为主体的知识存量和区域网络范围内外知识流动效率等关键环节,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导和依据。
第三,网络性。
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各要素的知识积累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具有复杂的网络特性。
第四,多元性。
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的社会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科研基础设施、中介机构等。这些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第五,创新性。
智力资本的载体是知识,提升区域竞争力,关键就是实施区域知识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等等。
三、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理论价值
区域智力资本理论扩展了企业智力资本理论,将智力资本的测量和管理原理从企业层面转换到宏观经济层面,对于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智力资本理论将研究视角转移到影响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上,强调知识和智力资本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致。
随着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已有区域产业优势等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中的作用逐渐减弱,知识创新在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上的作用却在不断增强。以知识为载体的智力资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Nick Bontis对10个阿拉伯国家的智力资本情况进行初步研究之后提出,尽管阿拉伯地区以自然资源丰富著称,石油产业是这一地区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智力资本仍是这一地域发展中需要不断更新的资产,必须作为优先发展的事情来考虑,从而为阿拉伯国家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匡家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需要转变以往只重视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区域内以智力资本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等软资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考虑区内资源、地理、经济社会等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和机会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区域内智力资本存量优势,根据区域智力资本的分布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正确定位,明确目标,适度建立区域内的产品开发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知识创新网络,调动区域内各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快速发展。
第二,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加深我们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解,为准确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
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重从智力资本角度——如何开发和运用智力资本——来考察他们的真正财富,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他们依据有关影响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正式的、系统的测量标准,用于整理和报告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如:以色列在纪念建国50周年的1999年。公布了一份关于以色列国家智力资本的报告“A Lookto the Future:The Hidden Values of the Desert”,报告洞察到,在以色列50年发展历程中,为以色列提供比较优势和如此高的增长率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以色列在诸如教育、专利权、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国际开放度、计算机和通讯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的隐性价值。2000年,荷兰发布一份有关经济运行的总结报告“Benchmarking the Netherlands 2000:On the Threshold of the new Millennium”,指出了荷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迎接的主要挑战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有关智力资本的管理。
智力资本展示了知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探寻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知识,寻找增长点。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方法是,通过一定的衡量指标体系,直观地反映区域拥有的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在内的知识存量水平,通过横向研究,与相似地区或国家的比较分析,或者通过纵向研究,与历史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的关键因素,从而确定区域的增长点,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智力资本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解释中国东部地区在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能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Andriessen等人运用多维价值测量理论(Thetheory of multidimensional value measurement),开发设计了一个智力资本监测器(Intellectual Capital Mo-nitor),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方面,围绕投资、资产和结果三项内容来考察欧盟国家的智力资本。Andriessen等研究认为,如果将欧洲看作一个整体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欧洲的智力资本价值相对低于美国,而稍微高于日本。
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或者分析不同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动力方面,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在于,通过建立统一的区域智力资本理论体系,对不同地域的区域智力资本价值进行衡量和对比分析,特别是对照标杆区域的智力资本状况进行比较,能较直观地发现区域智力资本的不足方面和优势方面,从而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强化区域经济中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升区域竞争力。
第四,通过测量一个地区的智力资本价值,凸现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帮助地方政府选择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并提供有关政策建议。
有关国家或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表明,国家或区域虽不需要像企业那样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区内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区域政府的行为决定了区内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如企业生存环境的质量、创新氛围、物质环境等都是与政府行为有关的。区域经济增长和繁荣反映了这个区域竞争环境的健康程度。对国家或区域而言,存在的挑战就是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政策,以此保证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从人口变化、全球化、个人自由需求的增长、信息技术、环境意识的增长、人口流动增加等方面获益。通过区域智力资本研究,形成区域智力资本报告制度(研究并定期公布区域智力资本开发情况),区域政府根据区域智力资本的报告情况,能够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创造、创新、运用的情况,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四、欧盟国家区域智力资本研究的启示
Andriessen DG和Stam CD运用多维价值测量
理论,以欧盟1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首次区域智力资本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欧盟15国的智力资本情况,并将欧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与美国和日本的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结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下面简要分析他们的方法和主要结论。
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Andriessen DG和Stam CD以欧盟的Lisbon Agenda确定的战略目标为欧盟国家的整体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解释成38个具体指标,分别归类到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资产、投资和效果等方面,形成区域智力资本测量的指标体系。
在数据的收集和比较分析方法方面,尽管An-driessen DG和Stam CD认为,他们的研究因为获得的相关数据有限而没有完全实现其研究Lisbon制定的政策效果的初衷,而只能作为一项初步的研究工作,但他们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纳入到研究之中,从而在对比分析欧盟国家之间智力资本的差异之外,还将欧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与美国和日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论对欧盟下一步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此以外,Andriessen DG和Stare CD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信度。他们分析得出的欧盟国家中最具竞争力的前三名与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Forum)2004年的排名(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基本一致的。他们的研究得出欧盟国家的智力资本价值可以划分为三个集团:第一集团的瑞典、丹麦和芬兰的智力资本价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第二集团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法国、奥地利、英国和爱尔兰,第三集团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
采用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研究区域经济问题,Andriessen DG等,以及Nick Bontis等关于欧盟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模式。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而来,许多方面存在中国特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表现出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现象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领域的一枝奇葩,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成为国际经济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同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给区域经济研究提出了较多难题,同时也给发展区域经济理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空间。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研究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智力资本,探索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智力资本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国不同区域的智力资本进行测量和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国家智力资本价值和不同区域的智力资本价值,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将有利于中国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五、结论
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人们对知识和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关注和研究。将智力资本理论扩展到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从区域智力资本的视角去研究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初步研究,本文给出了区域智力资本的定义,分析了其构成和特征,对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理论价值作了分析,并通过欧盟国家智力资本的实证研究验证这一理论。为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作了一些理论铺垫。下一步的研究可以从区域智力资本在中国不同区域的实际分析展开,研究重点应放在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不同区域的智力资本价值的测量,以及区域智力资本报告等方面。
下一篇:浅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