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究式教学策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学生通过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类似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即是探究式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技能和方法、科学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科学的观点,以此来树立科学学习的精神。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效教学模式之一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近年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大规模掀起了研究热潮,可以说,这不仅是科学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68-02
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物学科在拓展学生创新、培育学生智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则有效加快了这一进程,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从生物课堂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方式出发,分析它对于生物课堂教学带来的有效性。
一、在生物课常教学当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与优势
1.1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独特优势
同其它学科相比而言,生物课程的拓展性更强。生物学科可谓是人文与自然并重,定量与定性互补,这些特点是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焦点。生物界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实验手段的丰富性,生命现象变幻可谓是千变万化,这一切都为生物探究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材料,容易激发广大学生对于生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来,具有贴近实际、生动有趣、选题广等诸多优点。此外,生物学自身的发展历程、生物学家所赋予的道德示范作用蕴藏了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永不言败的献身与探索精神,为广大学生留下了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千姿百态的自然万物容易使人产生美感、环境与生物的关系也大大推动了广大人民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进化理论所隐含的丰富哲理等等都对生物学习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将这些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可很好对学生的人文品质及学科素养进行全面提高。
1.2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特殊意义
首先,在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是时代发展所需。当今信息知识迅猛发展,传统的学习模式已被打破。当前,教师的重点就在于更多考虑学生应该如何处理、提取和收集这些信息,怎样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将问题解决,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发挥自身的创新力与思维力。而探究式学习的引入,恰恰与此相符。探究式学习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观念的一种摒弃,它将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型学习改为主动参与,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收”者。因此,在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其次,在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是使教学焕发勃勃生机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不易实现因材施教。当前课堂改革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将降低教师在课堂上“演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力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动性,确保课堂教学不断焕发活力。在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在矛盾中寻求突破等等,这些都是笔者所建议的改革授课模式的有效做法,如若能与实际相结合,那么班级教学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二、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1在生物课堂教学当中运用探究式教学
生物教学最为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教学,在生物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对于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如果想要在生物课堂当中贯穿探究式教学,那么对教师则也提出了更为高深的要求。第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生物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生物技能。只有这样,当学生所面临困惑之时,教师才可以有所针对地进行指点,同时也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兴趣。第二,教师自身要具有探索的基本素质,打破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老师自身只有半碗水的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一桶水。因而广大教师只有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方能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与探索。就生物课堂教学而言,设置有效探究问题情境、精心备课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参与,以培养广大学生不断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可设置这样一系列问题:(1)构成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有哪些?它的生活方式如何?(2)可用什么方法将蛋白质和核酸区分开?(3)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核酸的哪种元素?为什么?用其它的元素行吗?(4)如何标记噬菌体?能用32P和35S标记同一噬菌体吗?为什么?(5)怎样使噬菌体与被感染的细菌分开?(6)赫尔希和蔡斯如何进行实验的?两组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7)细菌裂解以后,在释放的噬菌体中检测到有放射性元素32P,而不能检测到放射性元素35S,说明了什么?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紧紧围绕“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这个主题内容而展开,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分析、思考、讨论、交流、探究。再如,在“光合作用”这节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切记直接告诉关于光合作用的应用、意义、公式与概念,而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之前找寻有关前人探索相关的资料,对这些研究的成功之处进行比较,并对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再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行研究与探索:首先,怎样验证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其次,光合作用产生的条件为什么会是光?等等相关问题,让学会可以进行自我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再如学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时,可设置:探究最适光照强度?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探究。
2.2在生物教学实验当中融入探究式教学
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融合,就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与兴趣。比如,让学生基于预习基础之上同,提出对此项实验的研究假说,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理,此举必会投入自已的热忱不断进行自我探索与设计,这个过程的目的,并不只是局限于对于结果的探讨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全身身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从中获取方法与经验。而如何引导学生不断关注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最好就是将学生分成试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3至5人最为适宜,每个学生必须分工明确,确保每个人有事可做,以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参与到其中,只有基于对学生实验情况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避免言之无物、空洞说教现象的出现。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实验中设计四组:第一组:等量先加NaOH溶液后加CuSO4溶液;第二组:等量先加CuSO4溶液后加NaOH溶液;第三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第四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不等量混合。探究检测试剂的不同处理对实验结果的的影响,得出科学结论。再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每组学生分成三小组,将自变量温度计设成00、600、1000三组探究结果。
2.3将探究式教学落实到课外活动当中
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课外活动它有不受教材约束的特点,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质,它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自行设计、自己动手,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处于辅导与指导的地位。因而在这个环节,对于老师而言更易落实好探究式教学。比如研究洗衣粉毒性与危害性这个课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如下活动:测试在洗衣粉水的包围下,水螅的活动及存活时间,分析不同洗衣粉各自的毒性情况,对不同品牌、不同浓度的洗衣粉实行去污力分析,探讨不同洗衣粉的毒性及去污力之间的关系等。通过此项实验,学生进行将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随时提问,学生给予解答,最后由师生一起评价研究的价值所在。如在讲授“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做糖拌西红柿或腌咸菜;或给萎蔫的蔬菜撒些水使其恢复原状;观察它们前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对此类事实比较感兴趣却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于是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
总的来讲,与传统接受学习和灌输教学模式相比而言,探究式教学更具开放性、参与性、实践性以及问题性。经过探索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智力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自行掌握解决问题方法。但由于生物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因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在探究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金利. 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1年32期.
[2]刘恩山. 最为活跃的课程改革领域之一: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改革十年回顾,[J], 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Z2期.
[3]田丽.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教育科研),Academy,2012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