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投资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摘 要:水利以其所具备的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宏观经济协调、健康的发展。水利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调配和投资的流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水利对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投资;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7)01-0086-0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仿佛已是昨天的童话,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对水的需求的上升和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水资源的减少、使水由一个上天赋予人类的无穷尽宝藏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资源,也正是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碰撞告诉我们,经济规律在水事业中悄悄的运行着,“需求大于供给则推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则吸引资金进入”,然而水利的经济规律似乎又不是这么的简单,灌溉、航运、水电、渠道建设中的任何一项投资都不是社会的私人资金所能够一力担当的,而且一项水利投资的效益发挥往往历时数代,隋炀帝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凭空挖河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至今依然发挥着其重大的经济作用,所以,水的供需空挡一般由政府作为主角来填补,反过来说,研究水利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于政府投资的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与一般性投资的效应不同,水利投资有着其特殊的经济效益:(1)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一般性的企业投资大多反映为(或主要反映为)内部效应,即由企业投资者得到的效应,而水利投资主要反映为外部效应,即由政府或私人投资建设的水利事业往往能够给很多未直接投资于水利的民众生活带来便利。(2)可比较效应与不可比较效应,我们很容易比较投资在A土地上所带来的资金升值与投资在B土地上资金升值的大小,但无法将投资在A土地上资金升值的大小与水利投资所带给人们清洁水源所造成的经济影响相比较。(3)水利投资的宏观效益有其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理论上无法从总量上分析250亿的水利投资和300亿的水利投资,哪一个带来的宏观效益比较大一些,因为100个l亿的小型水利工程效益是无法与1个100亿的大型水利工程比拟的,所以宏观效益的分析不适合从量上做——对应的比较,一个小型的水利工程到底会对整个流域或是小的支流本身带来多大的宏观经济影响也是难以从其他投资所带来的影响中分离出来的。
本文主要采取定性的分析模式,分析水利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目的是揭示水利投资在哪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为加强本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的统一性,而现实的水利投资项目中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范围广、水利投资项目多,对宏观经济影响大,是有相当的代表性,所以本文的理论分析主要以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
一、区域经济与水利发展的关系
当我们意识到流域上游和下游水质和航运条件的不同、各大水系淡水资源量的不同、水电供应能力的不同成为制约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的时候,区域经济学、流域经济学这样的名词就应运而生了。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全国水资源80.4%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4.7%,黄河、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67%和90%以上,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最不适应、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水资源短缺、供水紧张是制约黄淮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这里的区域与水利发展的关系主要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给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1.供水条件的改善为工程沿线的缺水城市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益理论,对于水源充足的城市来说增加一方水的供应的边际效益一定是低于缺水城市每增加一方水供应的边际效益的,所以,从整体来说,通过水利工程调整供水结构能够促进整个调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2.通过提高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沿线地区的工业生产将因水资源条件的改善而得以升级换代和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调整因此可以实现。伴随着供水条件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大的空间。
3.有利于缓解“三农”问题,水利投资调整区域的供水结构,可将工业、城市挤占的农业用水偿还农业,还可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矛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该地区农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4.增加就业机会,南水北调工程本身就吸引着政府和相关产业资金数千亿的流入,项目建设期间每年可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如项目直接用工、为项目建设配套的生产创造就业、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其他服务。工程建成后,随着沿线地区水资源条件的不断改善,水资源的瓶颈解决了,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也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以发展其优势产业;另一方面,随着沿线地区水资源条件的不断改善,会增加新的有开发价值的土地和矿产资源,而沿线地区各地的经济发展了,就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唐首都经济圈”是我国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增长重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发展极具潜力。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华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尚未完全得到发挥,潜在的生产能力并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将长江水引入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较差的华北地区,将从根本上改变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从而为解决沿线地区的贫困问题创造条件。根据工程的设计,工程建成后,不但增加了沿线地区水资源总量的供给,同时将改善沿线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和供给结构。水资源总量的增加,使沿线44个大中型城市和沿线的农村地区将直接受益,同时减轻整个沿线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在总量增加的条件下,水资源分布和结构的改善,将使沿线地区的水资源分配和供给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原有的保证城市用水而减少山区、农村用水的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从而减轻非工程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压力,为这些地区创造更加宽松的资源环境,进而达到促进发展、解决贫困的目标。
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与水利投资的关系
城市化率(指城市人口和全国总人口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我国城市化趋势不可阻挡,城市化率也迅速提高。1993年城市化率为28.5%,1998年城市化率为30.4%,2000年城市化率为36.09%。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增加有利于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增加就业量,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有力地支持城市化进程。反之,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可能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甚至导致城市衰退的根源。
要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与水利投资的关系,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忽视或是没有水利投资的城市化和工业
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至少从两个方向看会发展为恶性的:(1)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经济发→济发展要求工业化水平提高→污染程度提高→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容纳能力、自净化能力降低→工农业成本上升→工农业产出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经济发展遭受资源瓶颈、人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2)经济发展→水电能源需求增加→能源缺口加大→经济发展减速。
以上恶性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链条正是我们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结果,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把水利水环境放到应有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在沿线的工业污染下已经告急,国家多次投入巨额资金为白洋淀补水,但由于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思路没有得到改变,补水的结果往往几个月或是一两年就又恢复了严重污染的情况。所以,忽视水利投资的经济发展是短视的、不健康的发展,合理的水利投资规模不但不会因挤占了工业投资的资金导致国民生产的减速,反而能够提高工业投资的资金效率,保障工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并且能够在环境指标上提高城市化水平。
另外,城市化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一个工业不断发展、人口也不断上升的城市要求更高的防洪标准,要求水环境、大气环境拥有更强的自净化能力。
三、农业发展与水利投资的关系
水利投资有利于缓解“三农”问题,水利投资调整区域的供水结构,可将工业、城市挤占的农业用水偿还农业,还可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矛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该地区农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农业产量的发展最终表现是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农村饮用水、农村用电、乡镇企业的发展都要求水利投资的支持。
由于缺少充足的水资源,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始终没有减少,而南水北调沿线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小麦和棉花、油料、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业生产用水条件,促进沿线地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而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将趋于稳定,而肉、蛋、奶类的副食消费将逐步增加,人均粮食需求在结构上更多元化,在总量上会不断增加,农业种植结构上发生变化,对有效的耕地需求也相应上升,因此,灌溉补水是保证农业产量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着重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水利投资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大,而农业用水、灌溉投资等占水利投资比例又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也正是由于在经济上对农业不够重视,农业的水利投资不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农业灌溉等水利投资不提高,农民扩大生产就得不到保障,农村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农民消费上不去,就把整个国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则财政政策的投资乘数低,那么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在水资源和供水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受到约束的。虽然既定的水资源约束下通过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发展节水产业等措施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制约是刚性的,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还是受到很大的制约。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给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较为宽松的水资源环境,在坚持节水、治污并举的前提下,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将进入新的时期。
四、三峡工程与湖北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与水利投资。三峡工程静态投资达1176.22亿元(1993年5月不变价,其中枢纽500.9亿元,输变电275.32亿元,移民400亿元)。考虑价差、三峡输变电三广直流工程等新增建设项目投资等因素。动态投资约2400亿元左右。湖北企业积极参加三峡工程竞标与建设。经统计测算,湖北省企业承接三峡工程项目年均合同金额为35.85亿元,最高年份的1997年达到86.57亿元,最低年份的1993年为21.4亿元;对湖北国内生产总值绝对增加值增长的影响最高年份达18.07%,最低年份为6.22~/6,10年平均值为8.59%。也就是说,由湖北省承建三峡工程项目的投资拉动,在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绝对增加值的比重上,每年至少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
2城市化工业化与水利投资。三峡工程建设加快了湖北省三峡地区交通、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全省上下通力合作,先后建成了横贯鄂东、鄂西,长达350km,总投资28.43亿元的宜黄一级专用公路;可满足波音737.747.767.运七等主要机型起降,年旅游吞吐量达140万人次,总投资7.1亿元的三峡机场:宜昌市一期8万门程控电话,2002年底达到30多万门程控电话工程;夷陵广场、菜篮子工程等。宜昌市服务大三峡,城市主干骨架向江南发展建成连接长江两岸318国道的关键工程——宜昌长江大桥,连接宜昌市江北、江南两大城区的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宜昌市东山大道等一批市区主要干道得到扩建改造,一批车站、码头、深水港和仓库等相继竣工投产。随着秭归、巴东、兴山等县城和一批乡镇的动迁,三峡库区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空间得到拓展,布局趋于合理。库区4县区抓紧修建等级公路、输变电线路通信线路和一批中小水电站,使库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湖北三峡地区的投资硬环境大为改观。2002年.4县区新增公路建设长度为777.3km,比上年(下同)增长8.14%公路通车里程1051km增长6.17%。全社会货物运输量达1635.6万t,客运总量达4497万人,分别增长4.93%和9.05%;年末邮电业务总量达18234万元增长23.03%。
在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过程中,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库区城镇规模得以较快地扩大。同时,小集镇和小场镇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促进了三峡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和农村人口居住面积大为改善。2002年,库区4县区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72.66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23.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35.7平方米。
3.工农业发展与水利投资。三峡工程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湖北三峡地区和宜昌、恩施等鄂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该区域成为湖北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02年包括姊归、兴山、巴东、夷陵4县区的湖北三峡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1992年增长7.36倍,年均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31亿元,增长10.42倍,年均增长26.4%;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7.41亿元,增长4.67倍,年均增长16.7%;工业总产值达到102.93亿元,增长6.31倍,年均增长20.2%;农业总产值达到34.48亿元,增长1.45倍,年均增长3.8%;财政收入6.47亿元,增长3.61倍,年均增长13.70%;农民人均纯收入1965元,增长3.64倍,年均增长13.8%。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夷陵区在工程建设的直接带动下经济超常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分别比1992年增长10.18、4.93、4.6和4.04倍。
总之,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水利投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持,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为水利事业提供更多的资金。
责任编辑 杨小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